大象新闻记者 吴净净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成长的故事。 “万物生长的夏,勇气与信念正萌芽。愿把时光留下,奔赴青春整装出发……”5月5日,立夏,河南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中国节气”第三期《立夏奇遇记》上线播出,提炼了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的特征内涵,不少网友在赞叹唯美画面的同时,也被故事打动。总导演陈雷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立夏奇遇记》正以“五四运动”为背景,通过两次“梦境穿越”,展现百年前为了救国救民奔走呼号甚至牺牲生命的青年们,与剧中主人公形成反差,“表达出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也希望让观众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讲述“人的成长”
提炼夏至“长大”内核
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立夏奇遇记》中,正提炼立夏时节“长大”这一特征,进行艺术性升华,表达人从懵懂年少到炙热青春的“长大”。
在“节气先生”时空幻境中,北斗七星指针指向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一个奇遇故事也由此开始:青年叶空(金瀚 饰)是一名编剧,将在立夏之时迎来自己30岁生日,却工作、生活不顺,渴望成名偏偏“怀才不遇”。在郁郁不得志中,突然,叶空连续两次“穿越”到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里,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学生干部,目睹身边的夏先生(王劲松 饰)、小白(白举纲 饰)、钟老板(高冬平 饰)等平凡志士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毅然走向危难,反观自己备受触动,开始重新理解人生成长的意义,最终在思想上决心“三十而立”。
相较于前两期“中国节气”奇遇记,《立夏奇遇记》对于节气特征的提炼和表达显得更加“聚焦内在”。总导演陈雷表示,从春至夏的转变,其实也像是人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这一期故事正是从“立”这一关键词中汲取共性来进行讲述。
当然,细细观察,主创也将立夏的物候特征和习俗埋在了故事线中,例如立夏尝三鲜,吃杏子正成为这次奇遇记的一个关键线索,而刚刚成熟的杏子本身,也成为“成熟的青年”的隐喻象征。
用“穿越”形成反差
传达平和心态给予观众面对生活的力量
打造“中国节气”系列节目,主创团队希望能够贴近当下,前几期节目中,主人公的设计都是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同样,《立夏奇遇记》里的叶空,也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小人物,作为一名编剧,渴望成功成名,但抗挫折能力不足,经受一些失败和打击就一蹶不振,甚至自卑自闭。
“这其实可能是当下社会中一些年轻人的心态和状态,渴望着成功,但其实成功的道路没有那么容易,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而他们遇到一些小事就感觉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另一方面许多人对于成功的定义过于片面,注重世俗化的‘出人头地’,而忽略了其它更多的方面。”陈雷解释,当叶空穿越到了梦境之中,看到在那个动荡年代的青年们为了家国大义毅然走向危难,甚至不被人知道名字,这样的强烈反差让叶空开始“反观”成功,有了全新的理解。
另外,这一期奇遇记整体风格呈现上,也与此前两期春天里的“中国节气”不同,没有太多自然环境的直接性展现,而是通过大量使用移动镜头,以及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线运用,彰显出夏日气温上升所带来的“躁动感”。“立夏正处春夏之交,在换季的时候,人容易烦躁、焦躁,我们也在片中呈现了这样一种情绪感。”陈雷表示,随着故事的推进,画面风格变化,也希望从中传达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一种平和心态,给予观众以此面对当下的生活和工作的力量。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立夏奇遇记》来了,总导演陈雷:希望观众可以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发布于2022-5-7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