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
带领团队拿到了全国第一名的他
是个乒乓迷
与众不同的是
他通过研究“马龙张继科”学数学
![](https://img.xz.longsheng.pw/F_bot_1637840206012.png-debk)
他就是同济大学2021年
“追求卓越学生奖(本科生)”获得者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
刘佳琦
他五个学期平均绩点4.91
全年级专业第一
他曾获国家奖学金
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本科组唯一最高奖——“高教社杯”
全国绿色供应链与逆向物流设计大赛
特等奖等奖项14项
![](https://img.xz.longsheng.pw/F_bot_1637840206424.png-debk)
近日
在同济大学2021年
第十届优秀大学生报告会上
刘佳琦讲述了自己
如何靠研究“马龙张继科”学数学
然后彻底“上头”的故事
如何能对学习上瘾
另辟蹊径,研究“马龙张继科”
在刚学《数学建模》这门课程时
还没听几节课,刘佳琦便傻了眼
满屏的公式推导犹如天书
那些习题
上课一听全会、下课一做就废
![](https://img.xz.longsheng.pw/F_bot_1637840207449.png-debk)
“直到有一次,
我看到了一道乒乓球战术分析问题。
马龙和张继科的接球习惯有什么区别?
近台快攻是不是
中国球员傲立世界乒坛的秘密?
想要用科学解释这些问题,
就要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
想要更系统的分析,
还要建立一棵决策树,
但这些我当时都不会,
怎么办?那就立刻学!”
![](https://img.xz.longsheng.pw/F_bot_1637840207919.png-debk)
于是
作为一个乒乓迷的他
动力被调动了起来
他说:
“研究完马龙,
研究张继科,
我是彻底‘上头’了,
我又将自己作为研究的“小白鼠”,
让自己比赛中使用更多侧身抢攻和台内侧拉,
果然成功提升了自己的胜率。”
一道题目
让他学了概率论
提升了球技
更让他发现了书上的公式
原来是那么有趣、有用
后来每学一个模型公式
他就琢磨生活中哪里能用到它
上课、跑步、吃饭时都在想
建模成了他的条件发射
如何能对学习上瘾
他总结了秘诀:
动动脑筋
从另一个角度邂逅知识
找到点燃自己的兴趣点
![](https://img.xz.longsheng.pw/F_bot_1637840208326.png-debk)
“工作量变成了浩瀚的海”
他也一路坚持
刘佳琦还“沉迷”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研究
获得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
面对现有自动驾驶感知算法
在复杂道路中仍然存在感知失效的情况
刘佳琦作为学生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了
“基于代理模型的复杂道路环境
自动驾驶感知能力与运行安全评估”
项目研究
![](https://img.xz.longsheng.pw/F_bot_1637840208792.png-debk)
11万帧视频数据的手工标定
900多个小时
复杂枯燥的工作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和失败
技术路线的数次调整
“工作量变成了浩瀚的海”
他带着他的自动驾驶技术研究团队
从标定新手进化成熟练工
无数个昼夜、一路坚持
终有成果
学霸并不是他唯一的标签
他最引以为傲的身份是班长
“一个人的优秀并不是真的优秀,
一群人的优秀才是真正的强大”
他线下一对一帮扶
线上利用新媒体平台
帮助同学答疑解惑
![](https://img.xz.longsheng.pw/F_bot_1637840209247.png-debk)
他们班级同学共计获得
66人次奖学金
49次学术竞赛奖项
还拿下了同济大学优良学风标兵班
他说:
个人的成长
集体的成长
“让我愈发感到同舟共济的力量”
向榜样学习
一起加油!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全国第一!同济学霸通过研究“马龙张继科”学数学》发布于2021-11-25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