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坟不过社,老坟清明日”,这是民间上坟的一个禁忌,也就是说三年内的新坟要在春社前祭扫,因为人们认为逝者刚去世不久,对世间还有很多留恋,因此需要早点祭拜。而过了三年的老坟则可以在清明前后祭拜,因此也有了“前三后四”的说法,也就是清明前三天后四天都是上坟的时间。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周礼》中有记载,据传,周武王灭商后,为了缅怀旧日的忠臣义士,在清明节当天设立了“扫墓”这一祭祀活动。这一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
而且在北京时间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不仅是一个节日习俗,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的孝道精神的传承和体现。
清明节,可以说是一个“尽孝追思、敬祖崇德、传承家风”的日子,在扫墓祭祖的过程中,人们会遵循一定的礼仪和习俗,如为先人扫墓、献上供品、焚烧纸钱等,这些行为都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也体现出了孝道精神的传承,
《论语·八佾篇》中提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如果一个人对已经去世的祖先都能保持恭敬和怀念,那么对于身边的父母和长辈,他们自然会更加孝顺和尊重。因为孝顺不仅是一种对长辈的物质供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关爱和尊重。而且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亲自参与祭祀,那就等于没有祭祀,因为祭祀最重要的是心意,而不仅仅是形式。
清明节就要到了,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比可不一般,可以说是六十年不遇,民间说“5人要躲坟”,指的是哪5人?为什么说六十年不遇?下面我们来提前了解:
今年清明节不一般,60年不遇一、今年的清明节在“闰年”
我们平时用的日历,也就是公历,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来算的。但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并不是整整365天,而是多了几个小时。这样长年累月下来,时间就会对不上,比如可能冬天会变成夏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想了个办法:每过几年,就多加一天,把多出来的时间补上。这样,有些年份就变成了366天,我们叫这些年份为“闰年”。而正常的365天的年份,我们就叫它“平年”。
而今年一共有366天,因此2024年为“闰年”。
在民间有“闰年不上坟”、“闰年不添土”、“闰年不立碑”的说法,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所以大家不用相信。
二、今年清明节在“无春年”
无春年就是在农历年正月初一开始,这一年没有立春节气,而今年就是“无春年”。
为什么会没有立春?这是因为2023年的农历年中有十三个农历月,也就是多了一个“闰二月”,因为农历年中的月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调整的。为了保证农历年与太阳年的一致性,通常是在没有中气的月份之后添加一个闰月,而2023年春分是在农历二月三十日,因此为了填补春分节气的中气,也就添加了闰二月,这也导致今年的立春提前到了春节之前。
最近网上有人说“无春年不烧香”、“无春年上坟要推迟”、“无春年不添土”等等的说法,这些说法也同样没有任何科学一句。
三、今年清明节在“甲辰年”
自古以来,农历年就是采用干支纪年法来表示年份,这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按顺序配对,形成的六十年一个循环周期的纪年体系。
具体来说,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十二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年的名称都是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的,如甲辰年,甲子年,乙未年等等,一共有60个组合。
今年2024年正是天干“甲”与地支“辰”所组合,所以成为“甲辰年”,因“甲”属木,有青之意,而辰为龙,所以也可以成为“青龙年”。甲辰年是一个60年一轮的年份,所以甲辰年中的清明节也是60年不遇。
四、今年清明节是“早清明”
很多人可能认为今年清明节在4月4日,所以才称为“早清明”,其实不是的,因为清明不仅是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的交节时间本身就是在4月4日到4月6日,因此在4月4日是正常的。
“早清明”是因为今年的清明节在农历二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里的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因此清明也叫“三月节”。而今年清明节在4月4日,也是农历的二月二十六,也就是说今年清明是在农历二月,很明显就是“早清明”。
民间有说“清明在二月上坟要推迟”、“早清明热死牛”、“早清明扫墓要提前”等等,这些说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从以上4点来看,今年清明节不仅是一个“早清明”,而且还是在“无春年、闰年、甲辰年”,所以说今年的清明节是60年不遇。
今年清明节,“5人要躲坟”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5人?“躲坟”的意思其实就是“不上坟”,“5人要躲坟”指的就是5种人,在今年的清明节不适合去上坟,下面具体说明:
第一,年迈的老人要“躲坟”。
这里说的“年迈”并不是指年龄有多大,而是说的身体,因为有的老人可能七十岁,但依旧老当益壮,但有些可能才六十,但身体就已经颤颤巍巍了,这取决于生活习惯,个人身体情况等等,年迈的老人为什么不适合上坟?
上坟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偏远的山林,期间的路车子是无法直接到达,是需要自己长途跋涉,而且中途的路因为常年无人走,都是磕磕绊绊的,而且曲折蜿蜒,年迈的老人身体是吃不消的。
而且墓地很容易触景生情,特别是对于老人来说,这种情绪可能会被放大,这对身心健康是不好的,因此建议年迈的老人在家中休息,可以委托孩子们帮忙尽一份心意。
民间虽说“七十不上坟,八十不吊孝”,这其实就是担心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如果老人想去,而且身体比较硬朗,完全是可以去的。
第二,6岁以下的孩子要“躲坟”。
6岁以下的孩子通常心智还没成熟,是不适合上坟的,具体分析:
1、6岁以下的孩子容易哭闹
上坟是一件非常严肃而庄重的事情,需要保持安静和恭敬的态度。孩子的哭闹可能会破坏这种氛围,甚至影响到他人。
2、6岁以下得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孝道”
上坟不仅是一个习俗,更是孝道的传承,曾老曾经指出,上坟并非单纯为了完成一个仪式,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向子女传递一份深厚的家族情感与孝道精神。当我们带着孩子站在祖先的墓前,告诉他们这是祖父祖母的安息之地,虽然我们无法再与他们相聚,但我们的思念与敬意从未减少。我们定期来此上坟,正是为了表达这份持续的情感。
因此,扫墓祭祖的真正意义在于育人,而非迷信。借助对已故的先人,来培养子女的感恩之心与孝道精神。而6岁以下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可能无法理解这份含义,所以可以等孩子大一点在带着一起上坟。
第三,晚孕期的孕妇要“躲坟”。
孕妇往往是需要照顾和关心的对象,孕妇是不适合上坟的,具体分析:
1、身体情况
孕妇的身体往往是不能过于劳累的,要静养,而上坟需要长途跋涉,而且到了地方还要长期站立,孕妇的身体是吃不消的,特别是对于晚孕期的孕妇来说,肚子都比较大了,这时候走这么远的路更是负担,不不利于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2、心理情况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情绪可能会相对不稳定。而墓地的氛围通常比较庄重、肃穆,甚至有些人会感到压抑或悲伤,这种环境确实有可能对孕妇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放大她们原本就存在的情绪波动。
除此之外,孕妇平时自己也应该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自己和胎儿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阅读等来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
第四,女婿要“躲坟”
在我国民间有“女婿上坟耻先人”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其实是老旧的想法,因为在过去女婿被视为外姓人,与家族的血缘关系相对疏远,因此被排除在某些家族仪式之外,包括上坟祭祖。
现在社会进步了,我们的想法也得跟着变。以前老说女婿是外人,但现在我们都说“女婿也是半个儿”。这说的不是血缘关系,而是感情。上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女婿去上坟,不仅是尊重先人,还能加深和家里人的感情。这就是尽孝,也是维护两家关系的一种方式。所以那些老旧的想法,我们得丢掉了,得用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家庭关系。女婿上坟,不是啥丢人的事,反而是好事,说明家庭和睦,感情好。
第五,大病初愈的人要“躲坟”
大病初愈的人不宜上坟,因为身体尚处于虚弱状态,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调理。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后的恢复过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不可急于求成。
首先,上坟通常需要长途跋涉,对于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人来说,这样的劳累可能会影响康复进程。
此外,墓地环境往往湿气较重,这对身体健康也不利,尤其是对于刚刚痊愈的人来说,更应注意避免湿气侵袭。因此,为了自身健康着想,大病初愈的人最好选择在家中静养,避免参与上坟等体力消耗较大的活动。
总结,今年清明不一般,60年不遇,以上5人注意“躲坟”,也就是不上坟,但女婿的话尽量去上坟,毕竟可以尽一份自己的孝心,对于两家的关系也是有利的,你认为呢?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今年清明不一般,60年不遇,5人要“躲坟”,哪5人?啥是躲坟?》发布于2024-3-23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