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某日,当时中华民国的最高军事统帅部蒋介石与一位来自德国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总顾问塞克特在一起讨论关于未来的中日战争。
塞克特问:“委员长,如果日军向中国大举入侵,您将如何对付?”
蒋介石很自信地说:“我主张不惜代价,建设与强化据点。”
塞克特表示疑问:“若是日本人干脆从据点旁绕过去,那该怎么办呢?”
蒋介石语塞:“……那,那就是他们没法赢得据点……”
他陷入苦思冥想,显然心中无底。
塞克特回答:“一个国家的国防,只有占据战区才是稳固可靠的。”
这次讨论对蒋介石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他接受了塞克特的建议,在抗战前的二三年中,军事委员会拟定的作战计划都是按“战区”这一地理上的空间来制定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很快由一场小规模的冲突演进成一场中日两国间的战争。
8月20日,军事委员会划分冀鲁、晋察、苏浙、粤闽为一、二、三、四战区,尔后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扩大,设立的战区亦随之增多,追至八年抗战结束,军事委员会共划分了14个战区.
各战区所辖的作战地域,兵力配置依据战略需要而定。战区设司令长官一人,受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直接指挥,负责指挥该战区军事及政治;设副司令长官若干人和参谋长一人,襄助司令长官指挥军事。战区之下辖若干集团军,集团军下辖若干军,军辖师等等。
各战区概况及沿革如下:
1937年8月20日,军事委员会为指挥平汉、津浦两路北段的对日作战,将冀鲁两省划为第一战区,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
9月中旬,军委会将津浦路划为第六战区,下旬,由程潜接替蒋介石任司令长官。该战区在1937,1938两年中进行了平汉路北段沿线作战和黄河两岸作战,1939年初,军事委员会调整战区战斗序列,该战区辖区为河南省和晋南中条山区,程潜调任天水行营主任,卫立煌接任司令长官。
1941年6月,经过调整,该战区原辖豫东、豫南部分地区划归第五战区。
1942年1月初,卫立煌他调,蒋鼎文接任司令长官。1939年后,该战区参加了冬季攻势作战,进行了中条山会战。
1944年春,日军发动“一号作战”,该战区所属一触即溃,败退到豫西山区。7月,陈诚接替蒋鼎文任司令长官。
1945年初,该战区所辖地区为豫北、豫西、陕南和陇东地区。胡宗南代理司令长官。
抗战胜利后,该战区在郑州接受日军的投降,不久改为西安绥靖公署。
1937年8月20日,军事委员会划晋察绥省为第二战区,阎锡山任司令长官。不久,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也编入该战区战斗序列。
8月,该战区进行了南口、张家口作战口不久,在八路军的配合下,进行了忻口、娘子关、平型关和太原保卫战,其中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火烧阳明堡飞机场震惊中外。
1938年11月,经调整该战区的辖区为晋省和陕北地区。
1939年3月,朱德任副司令长官,也就是战区二把手。尔后该战区辖区无大的变化。
抗战胜利后,该战区在太原接受山西地区日军的投降。
1937年8月20日,军事委员会将苏(南)沪浙地区划为第三战区,以冯玉祥任司令长官,指挥淞沪会战。9月下旬,冯玉祥调往第六战区,蒋介石亲任司令长官。1月底,蒋辞司令长官职,顾祝同接任。
1938年11月,经调整,该战区辖区为苏(南)沪浙闽和赣省赣江都阳湖以东地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编成之后,受该战区指挥,在皖南一带敌后进行抗日作战。1941年初,该战区在蒋介石指使下,制造了皖南事变。
1939年4月,该战区与第九战区共同进行了南昌会战。1942年5月进行了浙赣会战。1944年底,该战区辖区除赣省调整为赣东外,其余同前。抗战胜利后,该战区在杭州接受日军投降。
1937年8月20日,军事委员会将闽粤两省划为第四战区,何应钦兼任司令长官。1938年7月,何应钦辞兼职,司令民官由蒋介石兼任。
自成立战区始,该战区未成立司令长官部,致使1938年10月11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而长驱直入广州。11月,该战区调整辖区为粤桂两省。12月,司令长官职由张发奎代理。1939年11月实任。不久进行桂南会战,在昆仑关给日军以痛击,这就是名垂青史的“血战昆仑关”。
1941年6月调整后的辖区为桂省。1944年秋该战区参加了桂柳会战。1945年3月改编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第二方面军。
1937年8月20日,军事委员会将鲁(黄河以南)苏(长江以北)和皖东地区划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任。9月中旬,李宗仁接任司令长官职。
1938年春,该战区组织了徐州会战。同年夏秋又进行了武汉会战。11月,辖区改为安徽淮河以南、河南信阳以南和湖北长江以北地区。1939年后进行了冬季攻势作战,随枣、枣宜会战。
1941年6月,辖区改为安徽皖北和豫南鄂北部分地区。
1944年春,该战区参加了豫中会战。1945年2月,李宗仁调任汉中行营主任,刘峙接任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该战区在许昌、漯河接受日军投降。
为进行津浦路北段的抗日作战,1937年9月中旬军事委员会将第一战区所辖的冀省津浦路沿线和鲁南(黄河以北)地区划为该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
该战区进行了沧州、德州作战,10月因该地沦陷,战区遂撤销。
1939年10月,军事委员会将第九战区所辖粤汉铁路以西、鄂南、川东和黔东北部分地区划为本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1940年2月,商震曾一度任司令长官。
1940年5月,该战区被撤销,7月又恢复,司令长官仍由陈诚担任。
1941年6月,辖区调整为湘西和川黔东地区。1943年2月,孙连仲代理司令长官,不久实任。同年进行了宜昌会战。
1945年初,辖区经调整为鄂西和川东地区。6月,孙蔚如接孙连仲任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该战区在武汉接受日军投降。
1937年10月下旬,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失利,为保卫南京,军事委员会将苏南、浙北和皖南东部划分为第七战区,以刘湘为司令长官。该部在南京保卫战外围进行了作战。1938年初撤销。
1940年8月,军事委员会将属于第四战区的广东省划为该战区,余汉谋任司令长官。
1944年底,辖区调整为广东省珠江以东地区。抗战胜利后,该战区在广州接受日军投降。
1937年11月,军事委员会将甘宁青和陕西西部地区划为第八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任。1939年,绥远划归该战区。同年1月,蒋介石辞任司令长官一职,由朱绍良升任。
1941年6月,辖区为甘宁青绥四省。
1943年1月,新疆盛世才归属国民党,辖区扩大到新疆全省。该区曾在绥远进行了抗战,大部队主要用来围困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是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战区。
1945年6月,绥远省划归第十二战区,其余如前。抗战胜利后撤销。
1938年6月,为进行武汉会战,军事委员会将湖北长江以南,江西都阳湖以西,湖南全省划为第九战区,武汉卫戍司令部扩编成司令长官部,陈诚任司令长官。
1939年初,陈诚任政治部部长,司令长官职由薛岳代理。同年进行了南吕和第一次长沙会战。10月,薛岳实任司令长宫。同时将湘鄂西地区划归第六战区。尔后该战区进行了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5年初,该战区辖区调整为江西省。抗战胜利后,该战区在南昌、九江接受日军投降。
1939年1月初,军事委员会为围困中共领异的陕甘宁边区,将陕南划为第十战区,蒋鼎文任司令长官。
1940年5月战区撤销。
1944年底,将第一、第五两战区所辖地区并为第十战区。该战区范围由郑州沿平汉路至长江,再沿长江至宝山海口,北由郑州东北沿黄河故道出海。李品仙任司令长官。
抗战胜利后该战区在徐州、蚌埠等地接受日军投降。
1945年6月,军事委员会为接受日军投降,将冀鲁热三省划为该战区,有“钢头”之称的孙连仲任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该战区在北平接受日军投降。
1945年6月,军事委员会为接收日军投降,将绥察两省划为该战区,傅作义任司令长官。
抗战胜利后,在张家口等地接受日军的投降。
1939年1月,军事委员会为加强在敌后的游击作战,将鲁(黄河以南)苏(长江以北)划为该战区。
两地虽为一战区,但鲁苏两地不相属,各自为政:鲁南在沂蒙山区坚持抗战,由于学忠总司令指挥;苏北由副总司令韩德勤指挥,受第三战区影响较大。
两地由淮海铁路分成南北两部分。该战区与由序号表示的战区不同,级别较低,故长官称总司令不称司令长官,在后勤供应、指挥军队上也较少。
在日军和伪军的围攻下,该战区在敌后难于立足,于1943年夏将该战区撤销。
1939年1月,国民党为在敌后进行抗战,将河北和察哈尔两省划为该战区,以鹿钟麟任总司令,其级别与鲁苏战区相同。该战区所占地盘仅冀南、豫北一隅,所属不仅不抗日,且经常同八路军搞摩擦。
1940年4月,鹿钟麟被免职,总司令一职先后由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蒋鼎文、陈诚兼任。
1940年以后所属军队大批投敌,是国民党投敌最多的战区。1943年后,在日伪夹击下,退到河南。
1944年7月,总司令职由高树勋代理,1945年2月实任。6月,军事委员会将该战区撤销,并入第十一战区。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蒋介石为何接受德国人的建议划定战区?十四个战区是怎么划分的?》发布于2023-6-22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