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0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7日报道,由于有证据显示中国航母打击群在南海以外地区的作战技能和生存能力提高,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军方已经提高了向太平洋更深处投放海军力量的能力。
分析人士做出上述评估之际,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分别完成了由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两艘航母牵头的两次大规模演习。
辽宁舰于2012年下水。它是中国第一艘航母,它领导着由五艘战舰组成的打击群。这些战舰是大型导弹驱逐舰鞍山舰和无锡舰、导弹驱逐舰成都舰、护卫舰枣庄舰和补给舰呼伦湖舰。
这个航母打击群于去年12月16日通过日本附近的宫古海峡驶入西太平洋。它于1月1日返回东海。
对这些演习进行监视的日本防卫省称,为期两周的演习包括一系列海军演习和飞行行动,包括创纪录的约320次战斗机和直升机起降。
这表明“出击率”——衡量一支海军能够发挥多大军事实力的指标——约为每天20次。
日本防卫省称,在该打击群返回的当天,一架中国高空长航时无侦-7“翔龙”无人机在日本主要岛屿之间飞过,从东海飞往太平洋,然后沿同一路线返回。
另外,据报道,中国第二艘航母山东舰最近在南海一个未明区域进行了战斗导向的训练。
据中国央视播出的画面显示,山东舰由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支援舰护航。可以看到,一些歼-15战斗机在飞行甲板上练习起降,尽管它们的数量没有披露。
央视报道说,该打击群还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以及应急响应和损害控制演习。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国际防务资深研究人员蒂莫西·希思说,起飞和降落的绝对数量表明,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已经显著提高。
他说:“对中国来说,每天20次的出击率代表着重大进步。”
他说:“然而,要赶上美国海军,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美国航母能够保持每天多达160次的出击。”
希思说,无侦-7无人机的飞行显示,中国军方正在将无人机整合到海军作战中,这可以提高航母编队的战斗生存能力。
他说:“高空长航时无侦-7无人机可以在侦察和监视方面为航母提供支持……这将有助于航母编队更好地发现和防御潜在威胁。”
康奈尔大学军事历史学家戴维·西尔比也持同样观点。
他说:“中国显然正在努力以达到类似的能力水平。他们在这次演习中实现的有关数量,就是能力增强的明证。”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军事专家认为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发布于2023-1-11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