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20日讯(通讯员 舒丽)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人体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主要是用于营养物质的消化、部分食物的吸收、水分的吸收,大肠的功能主要是形成、传输、储存、排出粪便以及重吸收部分水分。如果肠道的消化与免疫功能出现障碍,就容易引发便秘、腹泻、肠炎、息肉、肿瘤等肠道健康问题。
而肠道健康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不良的生活习惯往往是导致肠道问题出现的诱因。那么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会损害肠道健康呢?一起跟随长沙东大肛肠医院副主任医师余仁贵来了解下。
1、饮食不规律
不吃早餐,三餐不规律或暴饮暴食,都会打乱肠道正常的消化规律,诱发或加重相应的肠道疾病。
2、高脂饮食
长期高脂饮食不仅容易引发肥胖,还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生态失调,进而引发肠道炎症,增加肠道肿瘤的发生率。
3、饮食过于辛辣刺激
食用过多的辛辣刺激食物,会对肠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使其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4、吸烟、饮酒
吸烟可使肠道运动功能紊乱,造成蠕动亢进或抑制,加重腹泻或便秘的症状。此外,饮酒过量会导致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打乱肠道菌群平衡,诱发肠道疾病。
5、经常食用有添加剂的食品
食用过多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会破坏身体里面的肠道菌群,引起肠道出现炎症,对肠道健康造成损害。
6、久坐不动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会导致大肠蠕动减慢,大便中的水分会被过度重吸收,可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进而引起便秘。
7、压力过大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较大,过重的精神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易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造成肠道生理生化环境改变及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使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8、经常熬夜
如果经常熬夜或睡眠不足,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或者是便秘、腹泻等症状。
9、节食减肥
在减肥过程中过度节食,很容易造成肠道环境失衡,消化系统变得紊乱,进而引起便秘等肠道问题出现。
10、滥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不仅会杀死有害细菌,还会杀死肠道中有益的益生菌,肠道中菌群出现失衡状态,就会影响肠道功能。所以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避免滥用抗生素。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以上都是伤害肠道健康的“罪魁祸首”,如果生活中有以上不良习惯,建议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保持肠道健康,减少肠道问题的出现。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10个损害肠道健康的坏习惯 看看你有没有》发布于2022-12-26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