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12月2日,2022北斗规模应用高峰论坛在长沙梅溪湖畔举行,来自北斗卫星导航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将齐聚星城,共商北斗大计,共谋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北斗产业加速全球化应用布局
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上线”,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个公共服务产品,北斗三号系统由30颗卫星完成组网,可提供多达7种服务,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斗已实现规模应用。”会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郭树人介绍,北斗产品现在已经进入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并同多个领域相结合。以交通行业为例,目前北斗已成功覆盖了包括700余万辆的重点营运车辆、4万余辆的邮政和快递干线车辆、1800余艘的公务船舶,为交通物流提供精准时空定位和安全监测服务。
在通讯行业,随着2020年10月14日发布的iPhone12支持北斗信号,标志着北斗渗透到所有的移动设备类型。当前,国内90%、全球50%的手机均支持北斗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北斗正逐步进入包括国际民航、国际海事、移动通信、、国际搜救、IEC等核心行业的国际标准体系,为加速实现北斗全球规模化应用、标配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北斗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总体产业规模达到4690亿元。
长沙加速构建北斗产业完整生态
作为北斗技术创新的核心策源地,长沙是全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三大示范区域之一,形成了以湘江新区为核心,长沙经开区、开福区为支撑,以北斗产业园、中电软件园、星城科技园等为载体的空间产业布局,全市现有拥有北斗企业166家,其中规模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构筑了全产业链完整生态体系。
当前,长沙正打通北斗卫星技术与应用场景相衔接的最后一公里,以“北斗+”实现应用场景的百花齐放。北斗高精度导航在智能驾驶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通信、人防北斗导航系统等特色行业应用火热,催生了一大批本土企业。
今年10月,伴随着既定天窗点的安装完成,由联智科技承接的杭台高铁椒江特大桥健康监测项目圆满完成既定施工任务,本次工程均为(邻近)营业线施工,涉及42个天窗、10个邻近营业线施工。其中,监测系统传感器多达16种182个。“我们重点研发的‘北斗+安全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已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水利、住建等行业的780余个项目上成功应用,布设监测点超9000个,完成安全预警超千次。”联智科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三一智能的北斗定位通讯终端,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现场作业车辆提供工况远程监控与保障服务。北云科技的“北斗+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已在全国400多个城市上千个驾考场地中投入使用。环球信士专注于野生动物追踪技术研发、产品定制和大数据服务,建成全国最大的动物物联中心……行业企业深潜在各自的领域,通过对细分行业的不断研究,正将北斗卫星技术同各行各业“无缝对接”,以实际行动助推从“能用到好用”的蜕变。
打造北斗服务平台是发展关键
“发展北斗产业,湖南拥有较好的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表示,当下长沙、株洲、岳阳的三个北斗产业园基地共同构建了从芯片研制,到终端制造,再到用户软件开发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观天文以查时变。”刘经南建议,未来应积极发展“北斗+服务”,通过将北斗技术同传统服务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基于时空位置的新商态、新业态。同时发展“北斗+产业”,以北斗在精准授时、精准定位等方面的优势,赋能制造业个流程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开辟新的生产方式,打造全新生产场景。
以目前使用了5G网络的工业互联网系统为例,其时间同步的能力为100微秒,仅能满足通信的需求,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实现网络信息的同步控制,其前提需要将网络时间同步精度提升至纳秒级,在北斗高精度授时技术的加持下则可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打通北斗技术到各行各业的最后一公里,北斗服务平台是关键。”刘经南告诉记者,要依托各平台的服务,深度挖掘不同行业的核心需求,实现北斗技术同产业链的同频共振,进而推动北斗技术赋能农业、旅游、物流、医疗等千行百业。“期待一批有眼光、有情怀的企业家出现,打造真正能造福百姓,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北斗服务平台。”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新长沙芯北斗,新时代星未来》发布于2022-12-4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