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大张家镇农民用来储藏粮食的铁皮囤。用这种囤子存小麦,三年内可以说一粒不损。
6月16日中午,骄阳似火,莘县大张家镇东仓村村内街道上,没见到有人在晒新麦。这个村的麦收,10天前就结束了,趁着天气晴好,村民早已把新收的小麦晒干扬净后存了下来。
村民贾玉仙家的4亩小麦,收了5000多斤。新收的麦子,被她存进了巨大的、用白铁皮打造的粮囤里。她的邻居张和京今年的5亩小麦,收了6000多斤,也同样被存进了铁皮粮囤。
莘县大张家镇今年的新麦,粒粒饱满。对这样的新麦,收购小麦的唐德平是太满意了。
唐德平在晾晒收购来的新小麦。
这个村既种粮又收粮的村民唐德平说,今年他们村的小麦,真没想到这么丰产,“一亩地实收小麦一千二三百斤,高的达到1400多斤,平均一亩地比去年增产二三百斤。”
唐德平这么解释今年小麦丰产的原因。小麦在扬花期时,没下雨没刮大风,小麦授粉很好。水浇条件也好。全村有50多口机井,这些机井有建设高标准农田时打的,有村集体打的,有村民自己打的。全是用电抽水,该浇小麦了,刷下电卡,水就流进麦田。“整个生长过程中,小麦没受一点委屈,产量当然就高了。”他说。
唐德平说,当地农民今年刚收下的新麦,有30%收下来就卖掉了,根据湿度等,每斤的收购价格是每斤1.3~1.4元。他从周边村庄收购了60多万斤这样的新麦。剩下70%的新麦,被农民晒干扬净后,在家里储存起来。
往年,小麦收获后,当地农民会把50%~80%的新麦,直接从地头拉到收购点卖掉。“今年农民新麦卖得少,是因为大家都看好后期小麦的价格。”唐德平说。
东仓村有1400多口人,1500多亩粮田。按唐德平的说法,这个村至少有120多万斤新小麦被村民在家里存了下来。这么多新小麦,村民有地方存吗?
“有地方,村民家家都有用白铁皮打的粮食囤。”陈德平说,“这种囤有大有小,平均一个大约能存下2500斤小麦。没人数过全村有多少这种的铁皮粮囤,我估计至少有500多个,有的一户就有二三个。”
作为种粮人、收粮人,说起这种铁皮粮囤,唐德平话多起来。这种囤子是全密封的,小麦只要晒干了,存进粮囤,封起囤子,老鼠拉不走,虫子蛀不了。“今年麦收时天气这么好,谁家都是把小麦晒得干透了,再存起来。这样的小麦存上三四年坏不了,打开囤子,一粒小麦也少不了。”
今年莘县的小麦收获面积是89.5万亩。在当地农村收了20多年粮食的唐德平57岁了,对莘县粮食收获、销售情况,心里有个大概的谱。“我估计全县各地农村新麦销售、存储情况,和我们村差不多。”他说。
存下这么多小麦,当地农民自己家根本吃不了。“我家一年吃不了1000斤小麦,剩下的都要卖掉。”贾玉仙说。当地农民会在什么时候卖掉自家储存下来的小麦呢?
6月16日,唐德平开出的新小麦收购价格是每斤1.52元。到了下午4点,还没有人来卖新麦。他说,往年也是如此,拉回家的新麦,短时间不会卖掉,除非存满了囤子,还剩下二三百斤,不值当再用另一个囤子存,才会接着卖掉。
“一个月后,会有人卖小麦,但也是零零星星的。“唐德平说。当地农民卖小麦,主要集中在三个时候:秋种前、春种前、麦收前。前两个时候,是想卖些小麦,好买种子化肥之类的;后一个时候,是为很快就要收获的新麦腾仓。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唐峰 通讯员 翟大帅 唐庆喜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晒干扬净后密封可放3年多,500多个铁皮粮囤存下120多万斤》发布于2022-6-18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