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生物丰富而多样是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是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浙江愈加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不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现了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和新物种。

龙观乡发现的独花兰特写,叶片呈卵圆形,叶面散布有明显的黄色和紫褐色的斑点。林海伦摄
日前,宁波植物研究专家林海伦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的深山中考察植物资源时,发现一片生长正旺的独花兰小居群。这是近几十年来,宁波四明山区首次发现独花兰,意义重大,表明龙观乡具有很高的物种多样性。

龙观乡发现的独花兰叶片背面特写,叶背呈紫色,具7-9条叶脉。林海伦摄
独花兰是兰科独花兰属的珍稀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种类,为单种属植物,是兰科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种类,在植物系统分类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最早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种类,被誉为“植物熊猫”。

龙观乡发现的独花兰花苞特写,通常花期在4月上旬,花苞则是秋季已经形成。林海伦摄
据了解,本次发现的独花兰小居群,生长于一个比较湿润的小生境,其地下假鳞茎上的根只有一条,植株相对都较小,假鳞茎只有两节,判断为较为年轻的独花兰居群,总共有20多株聚在一起,其中两株已有花苞呈现。另有一处与小居群相距数米远,有一株较大的植株,基部有花苞,与一株小苗相伴。可见这里有三个年龄阶段的植株,应该正处于繁衍的旺季。

2016年4月2日林海伦在宁海看到的独花兰花朵特写,花朵直径约5cm,呈淡紫色,是宁波产兰科植物中花朵较大的种类。林海伦摄
林海伦表示,独花兰不仅只有一朵花,每个植株的叶片也是只有一片。这里的独花兰叶片上多数具有明显的黄色斑点,这可能与比较潮湿的土壤环境有一定关系。之前,宁海也曾发现过独花兰,通过两者所处环境来比较和推断,独花兰都是喜欢生长在沟谷附近光线较亮的环境中,宁海的那株,叶片较大的叶片上还有显著的紫色花斑纹。(裘保莉 李园 王薇)
责任编辑:张灵
【来源:新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浙江宁波海曙龙观乡首次发现“植物熊猫”独花兰》发布于2022-1-20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