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刘华专栏|掰棒子

刘华专栏|掰棒子

文|刘华 编辑|淑为 图片|网络

十一小长假,我们单位调休为足足八天,幸哉,我可以回农村老家掰棒子了。

早起五点半,驱车七十里,

回到了老家,娘和弟媳自然欢喜,像肩扛棒子这种体力活,在村里都是男人做,可弟弟去年病逝,这些活儿就只能落在体弱多病的弟媳及年幼的侄子肩上。我这一来,总算多了个帮手。

种禾抢时,收割抢天。天气预报说后天有雨,而且是一连五天,秋雨绵绵呀。无论如何,这两天也得把二亩棒子抢收完。

今年的掰棒子不同往年,棒子地里全是水,进地掰棒子需全副武装。高筒雨靴齐膝,长袖褂子,防晒帽子,戴上囗罩,手套,一番装扮,对镜自照,我笑得前仰后合,娘,弟媳,小侄子也跟着笑……

我,弟媳,侄子,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编织袋,铁桶,盆子,麻绳……骑上三轮车,直奔玉米地,一会功夫,我们雄纠纠气昂昂来到玉米地头,我给侄子开玩笑:“今天一定要拿下这‘101’高地”。侄子笑着向我握拳示意。

弟媳带路,我和侄子随后,双脚刚踏进玉米地里,就像进了沼泽地,拔脚抬腿迈步都很费力,伴着“哗哗”的水声,拔脚时带出的“扑哧扑哧”的淤泥声,我感觉就像红军当年过草地,举步维艰。弟媳走在前,不时扭头向后叮嘱我:“姐,你一定要小心,拔脚时要均匀用力,不可用力过猛,要不,很容易摔倒。”小侄子也鼓励我:“就这一段有水,前面都是干地了。加油,姑。”“好,好。你们先走,我随后就来。”一个趔趄,差点没栽到水里,我急智地双手抓住了身边的两棵棒子棵,站稳,定神,继续蹒跚前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走出了这片“沼泽地”。喘息片刻,开始掰棒子了。我双手拨开眼前的棒子棵叶子,抓住一大棒子,用力撕开它一层一层的外皮,金灿灿的大棒子就露出来了,一手抓住金黄棒子的根部,另一手抓住金黄棒子的腰身中部,用力一拧,大金黄棒子乖乖被拧下来,入桶,桶满倒入编织袋,装之半袋后,开始往地头背,走过“沼泽地”地带,一步一蹒跚,一步一趔趄,东倒西歪,像个醉汉一样,背着半袋子棒子踽踽前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背棒子半低头”,热得我们汗流浃背,累得我们气喘吁吁,将一个个大金黄棒子倒入三轮车厢。喘口气,看着个个大金黄棒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如此往复,掰棒,扛棒,淌着泥水,过“沼泽地”……农谚语“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秋老虎”的威猛让我们挥汗如雨,精疲力尽。“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弟媳拿出带来的“干粮”:面包,月饼,八宝粥,纯奶,桔子,苹果,梨……饥不择食,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能量满满。“生命不息,掰棒不止”。我给侄子鼓劲。弟媳拿出手机拍抖音,我双手举着两个大金黄棒子对着镜头笑喊:“掰棒子了,都来农村老家掰棒子……”弟媳摇着手机,笑弯了腰。

“九成开收,十成入仓”。刹那间,家乡田野经年的往事奔涌而来,金灿灿的棒子又将迎来一年的丰收季,有梦想,就有奔头,农家田野上,收获的都是满满的阳光。

作者简介:刘华,中学教师,喜欢读书,旅游,运动。热爱生活,乐观向上。

壹点号心梦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刘华专栏|掰棒子》发布于2021-10-11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