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近日报道,美国拜登政府正在酝酿推出新的《核姿态评估报告》,并有可能写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
不久前,包括美国前防长佩里在内的多名美国军控专家致信日本首相菅义伟等日本政要,要求日方支持拜登政府可能推动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鉴于日方此前的反对态度,此信一出,引发外界诸多对于拜登政府核军控政策的猜想。
本期论坛特请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胡高辰解读。
新政仍有现实考量
问:拜登政府为何考虑推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一核政策?
答:拜登曾在竞选总统的纲领中就提到,如果他顺利当选,会推动美国政府宣布核武器的“唯一目的”是威慑所谓对手国家的核进攻,如必要则用于对对手核打击的报复。鉴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核心要义是对手使用核武器时,本国才使用核武器,拜登的核武器“唯一目的”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观点非常相似。
相较前任特朗普政府强调核武器在各种场景下的使用,拜登政府未来或会持续强调淡化核武器的作用,这与特朗普政府谋求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扩大核武器使用场景有着巨大的不同。可以说,拜登的核武器“唯一目的”就是美国版本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
就其本身而言,“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是积极的核价值观,因为它正确理解和看待了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相对作用。如果有核国家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则逻辑上意味着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而也就不会造成核冲突的不可控后果。这是一种以阻止核战争、减少核战争风险为目的的核战略。
但是,拜登相关政策的出台仍有其政治考量。其一,特朗普曾造成美国在国际军控体系内的“离群”和失信,而拜登政府如果未来寄希望于利用条约规制限制对手、谋求美国利益,则需要“回群”,弥补特朗普政府在国际军控格局中的信任漏洞,就需要拜登政府做出一些积极的涉核举动,换取国际社会的好感。
其二,特朗普的涉核举动招致了国内外战略学界的众多非议,而拜登团队成员有多位军控领域的专家。拜登深受美国国内军控推崇者的青睐,再加上美国国内政治生态,拜登做出与特朗普完全不同的、相对积极的涉核举动,也符合美国国内两党博弈的常态。
但拜登并不是近年来提及美国核武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第一人。2016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在卸任前夕提及考虑宣布美国版本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只是由于美国内外多方反对而作罢。如今拜登重新提及该观点,表明拜登的军控政策会在较大程度上延续其党内前任奥巴马的思路。但是,拜登所处的时机和环境与奥巴马不同。奥巴马尝试宣布“唯一目的”是在其即将卸任美国总统之时,而拜登则还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拜登在任期内能否顶住国内外压力、协调说服各股力量,把民主党人的核政策思路贯彻落实值得关注。
图说:拜登与俄总统普京6月首次会晤,同意开启战略稳定对话。 本文图GJ
实施前景阻力不小
问:美国之前为何没有采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
答:不久前,包括美国前任防长威廉·佩里在内的多名前政府官员、以及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多名学者在内的二十余人公开致信日本首相菅义伟和日本其他党派党首,呼吁日本不要反对拜登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立场。
但是,这一立场在美国内外都有巨大的反对力量。这涉及核战略的一个重要概念,即核保护伞。核保护伞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向没有核武器、但于自身而言有着重要利益的国家提供核保护的行为。美国的核保护伞政策最有代表性,它是美国维持与盟友安全关系的重要基石。按照美国的核保护政策,在盟友遭受核打击、或者即将面临核攻击的时候,美国将使用自己的核武器对给盟友带来威胁的国家进行打击和报复,或者威慑试图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不去使用核武器。历史上,美国的核保护伞涵盖了北约、东亚、中东等主要盟友,苏联也曾把核威慑延伸到华约成员国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然而,美国对盟友的核保护伞在后冷战时代显得尤为不合时宜。早在小布什政府时期,“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就表示将使用任何手段在内的武力,打击对美国及其海外驻军、盟友发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的对手。这其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既包括核武器,也包括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意味着美国核保护伞的保护范围已经超出了核领域,扩大到了非核领域。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的核政策文件也在实际上表达了以核武器保卫日韩的态度,哪怕日韩面临的威胁并非全然来自核领域。今年3月日美“2+2”会晤上,美国再次重申了对日本的保护承诺。
这些承诺意味着美国对日韩等国的核保护伞,已经从用核武器保卫对手不对盟国使用核武器,变为了用核武器保卫盟友的绝对安全,延伸核威慑的范围已经大于核领域。
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针对不同威胁的全面核保护可以强化盟友国家对美国的安全依赖,更有利于美国对盟友国家的“控制”,实现盟友与美国的安全捆绑。另一方面,美国借应对各种军事威胁为借口,可以把核保护伞与其他战略举动挂钩,例如在朝鲜试射导弹时,美国就派遣了战略武器装备飞越半岛地区,参与美韩联合演习,呼应韩国国内希望美国重新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的声音。
但美国的类似承诺对东北亚地区造成严重威胁。延伸核威慑范围超出核领域放大了爆发核冲突的风险。以此衍生出的萨德反导系统问题更严重破坏了东北亚的战略互信与稳定。
图说:美军核动力航母进入日本横须贺。 本文图GJ
日本或将坚持反对
问:日本将对拜登的核政策采取怎样的立场?
答:在日本看来,美国的核武器已经成为保卫这些国家既不遭受核威胁、又不会遭受非核军事威胁的保护伞。如果美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日本会担心其核武器的使用场景将会仅局限于对手国家使用核武器,把美国的核武器使用场景与常规冲突剥离。换句话说,如果日本面对非核的常规军事威胁,美国的核保护伞则基本无效。
战略学界用“稳定-不稳定悖论”的逻辑来表述这一态势,即:当两个国家构建核层面的稳定态势后,由于不再忌惮对手的核武器,常规军事层面的激进举动会增加,两个国家会陷入常规层面的不稳定状态。在日本看来,按照这一逻辑,这放大了地区爆发常规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西方设想日本面临的所谓常规军事威胁的主要对象指向中国。基于上述逻辑,早年间就有美国学者在分析中美之间有关构建战略稳定性的问题时提出反对,认为这不利于保障美国和亚太盟友的安全。
但这一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美国等西方学者设想的过程,实际上忽略了美国在中美安全互动中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而只考察了中国一方的行为、且考察的还是基于他们想象的中国的行为。从实际情况看,美国从历史上一直是亚太地区安全环境不稳定的始作俑者,是破坏亚太地区战略稳定的行为体。近年来,美国在中国周边不断实施的海空抵近侦察,抑或打着“航行自由”旗号、派遣军事力量进入中国周边海域。
实际上,美国是中美两国、以及亚太地区导致常规层面不稳定的一方,而美国学者通过设想、把一直在努力维持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中国假设为破坏稳定的一方,反而忽略了美国自身的行为对亚太地区安全稳定环境的破坏。基于这种设想的种种批评和担忧,恰恰反映出“稳定-不稳定悖论”的逻辑错误,也显示出了美国在安全领域的有失公允的思维。
可以预见,日本势必会一如既往地反对美国任何修改核武器使用场景的政策主张。在日本看来,美国的核保护伞是日本应对所谓各类军事威胁的主要保护伞。但在周边国家看来,这却鼓励了日本在安全问题上愈发肆无忌惮。
日本不应忘记,其对自身安危的担忧,本质上是美国搅动的乱局带来的消极结果。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对别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地区事务的干预是导致地区安全局势紧张的根本原因。
日本等美国盟国真正关切的应当是如何不被美国的霸权政策深度捆绑,如何不被美国推到大国竞争的前沿、充当美国维系霸权利益的马前卒。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环球论坛丨日本为何反对美“不首先使用核武”》发布于2021-8-21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