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麦雕、粽子、松花饼

麦雕、粽子、松花饼

记忆中,那些年的端午,总有麦雕、粽子、松花饼可以解馋,总有母亲脸上满足的微笑和父亲哼唱的小曲相伴。

端午过了,百花次第盛开,时令水果也是粉墨登场。田野里的芬芳随风舞入农家院子,尤其是栀子花,喷香喷香,母亲喜欢采一大捆插入花瓶中,花香盈袖。

端午那天,母亲是忙碌的。

一早会去池塘边采几束菖蒲和艾草,菖蒲剪成宝剑状,艾草做成宝剑穗挂于门口。似乎就辟邪了。家人平安是母亲的最大愿望。我喜欢闻艾草的香气。

接着母亲就开始张罗端午的食品了。

做麦雕是一件非常盛大的事情。

揉面,劲道必须足够,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需要适中。揉面后开始摊面,这是个力气活,也是个巧活,母亲摊的面团子总是如机器制作一样又圆又厚薄适中,然后开始剪花,只要你愿意,一条条的面花你可以想象成无数个花瓣,接着把花瓣装点成花朵形状,也可以是动物形状。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做这个,一会儿一只螃蟹,一会儿一朵月季,一会儿一朵榴花,想象空间在嬉笑颜开中可以放成无限大。

村子里有人叫这个为麦花的,也有叫麦蟹的,但我们家始终跟着母亲叫麦雕。很形象,就如浮雕一样。

最后在滚烫的油锅里炸。炸也是个技术活,火候要刚刚好。时间不够,会韧性太足而松脆不够;时间太久会炸成焦糊状,这个火候全靠经验和意会。而母亲,似乎从没失手过。

小时候,咬一口,咔嚓一声,“好吃”,母亲便微笑着忘记了一天的劳累,脸上顿时写上了满足的模样。

如今,咬一口,恍若咬住了童年亲切的味道以及母亲殷殷的期盼和深情。

《枕草子》说:“端午节的菖蒲,过了秋冬还是存在,都变得很是枯槁而且白色了,甚是难看。那时节的香气却还是剩余着,觉得很有意思的。”其中,对很多景物的描写,最后都会加上一句“觉得很有意思”,想起做麦雕的过程,也觉很有意思。

除了麦雕,粽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端午食品。

从前没有冰箱,怕食物变质,母亲就做碱水粽,馅分红豆和酱肉两种。碱水粽,色泽橙黄,晶莹透亮,入口软糯,味甜而具有粽叶特别的清香,和如今市面上买到的粽子完全不同的口感。

前几日,友送了粽子给我,当时不以为然,解开粽叶发现是碱水粽,欣喜万分,似遇见老朋友般地温暖和亲热,煮后,叫母亲一起品尝,拿出好酒。“好酒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松花饼,按理是夏至才做的,可我们家,端午这天下午,母亲一定会做这道点心。

松花是春天去山上采来的,采松花非常有讲究,需要含苞待放的,然后在家捂一晚,第二天需晴天出太阳,在太阳光下一晒,松花就落下来,不然松花就不肯跑出来。轻轻地拍,嫩黄的松花粉,糯糯的,有点小清新。

揉面,松花铺在擀面板上,擀成圆状时,两面已沾染了嫩黄的松花色,馅是芝麻加红糖,芝麻要炒熟碾碎,散发香气。母亲用一只碗扣着做好的饼,一按,就是一个成型的松花饼,貌似简单,却不易做好。松花饼母亲会放在用竹子编的竹篮里,撒一些松花粉,防止黏着。

松花饼在锅里是干烤的,先把锅烧热了,再放上去,正反面反复翻几次,松花的香味飘出来的时候,基本已烤好。那个香味,似乎从我的文字里还能飘出来。

父亲最喜吃松花饼,所以母亲会乐此不疲地一直做,当然也使我们有了口福。“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记忆中,夏日的午后,总有父亲哼着小曲品尝母亲做的松花饼的场景,虽父亲酒量不好,可这良辰,怕也是醉了一辈子的。

《本草国历》说:五月鸣蜩、插艾和菖蒲。端午,充满了夏天的香味,这一天,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享受了一次美好的夏天的盛宴,这已经足够了。(玉兰儿)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麦雕、粽子、松花饼》发布于2021-7-20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