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实力定律
心理学上,有个“跷跷板定律”: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人踩跷跷板。长久维系,需要双方能力对等。
如果彼此的价值不对等,这段关系就会像跷跷板一样失衡。”
成年人的友谊,多是势均力敌。
要么给别人创造价值,要么向别人展现你的潜在价值。只想在人家身上找机会,他人凭什么要买账?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你有用的时候,朋友才多;你没用的时候,路人最多。
社交的唯一捷径,就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圈子定律
你知道猩猩每天需要给多少个同伴梳毛吗?
英国进化学家邓巴研究证实,猩猩通过梳毛来交流。这种独特的语言,会在150个同伴之间传播。
为什么?
为了找到答案,邓巴开始研究英国人寄圣诞贺卡的习惯。
他发现,一个人寄出贺卡,收到的人口总和平均是153.5人,约等于150人。
这意味着:即使你有成千上万的朋友,真正对生活起到推动作用的,只有寥寥150人。
这一颠覆性的结果,被称为“圈子定律”:人类只能和150人建立实质关系,数量越多,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淡化。
生活是个圈,年纪越大,圈子里的人越多,留给陌生人的空间越狭窄。
人类真的没办法和太多人建立实质性的关系。
年轻时对谁都热情,总想多认识一些“人脉”,但随着年纪增长,你会发现新认识的人越多,在每个朋友身上花费的精力越少。
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限的人身上,才能产生真正的交情,打造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
错误定律
人们日常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对亲密的人太苛刻,这就是“错误定律”。
放眼现实生活,你会发现一个扎心的事实:
越陌生,越礼貌客气;越亲密,越无所顾忌。
很多人把最好的脾气留给陌生人,却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有些人看来,外人不能得罪,家里人就无所谓,反正家里人也不会记仇,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利益。
殊不知,一味地对家人刻薄,久而久之就会恶性循环,家庭生活便会出现危机和裂缝。
愿我们都记住:幸福的家庭需要经营,好好说话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评价定律
不必好奇别人怎样评价你,想想你是怎样评价他的,这就是评价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别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其实就是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如何评价他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个人自身的人格特征。
如果对他人的评价多为正面,那么这个人往往具有积极的人格特征;
如果对他人的评价多为反面,那么这个人可能自恋、抑郁或有其他人格缺陷。
你积极地看待他人,就能显示你自己具有积极的人格特征,对方对你的评价也是积极的。
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我们不要轻易评价一个人,因为许多事情并非眼见为实;
另一方面,我们要多看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多给他人积极的评价,多传递正能量。
分寸定律
人际交往上,有个著名的“心理距离效应”:
一个寒冷的冬夜,两只刺猬拥抱在一起取暖。但它们身上长满了刺,紧挨着就会刺痛对方。
于是,两只刺猬退开一段距离,但冷得难以忍受,又抱在了一起。
如此分分合合,折腾再三,它们终于找到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既能够取暖,又不会被扎。
这个“刺猬法则”,也就是我们说的八分待人。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错觉就是“亲密无间”。
太不拿自己当外人,对任何关系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反之,对人八分好,留有界限感,才能浇灌出细水长流的感情。
本期编辑 | 王思楠
资料 | 洞见、有书;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哲思|社交中的5条黄金定律》发布于2021-4-1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