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丽儿妈咪(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导语
不一样的家庭环境,不一样的父母,塑造出来的孩的性格千差万别。《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写道:“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个性品质的基调。
案例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则视频,观之令人气愤,视频中在公众场合,一位妈妈给9岁的儿子下跪1小时,而儿子坐在椅子上无动于衷地玩着手机。
据了解,事件的起因是妈妈为了劝说儿子回学校上学,多番苦劝无果 ,于是不惜下跪恳求。孩子的爸爸站在一旁,父母俩一起努力劝说儿子,但是儿子不为所动,反而拍下妈妈的下跪照上传朋友圈,并配文:“天天好心情。”
时间一分一秒的逝去,儿子依然低头玩手机,妈妈仍然跪着苦苦哀求,直到男孩同学的到来,扶起下跪的母亲,这场闹剧才至此结束。对于生他养他的妈妈毫无感恩之心,漠视母亲的卑微与爱子之心,这样子的行为是极其恶劣的。
孩子的行为模式受到父母教育的影响,“慈母多败儿”,跪着的父母养育不出站着的孩子。“自虐式教育”更是不可取,它仅仅是牺牲与感动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并无多大用处。
分析“自虐性教育”的日常表现为,父母通过自己牺牲、诉说不幸乃至自残等极端方式以期感化、教育孩子,希望可以规范引导孩子的良好行为。
例如不少父母为了让孩子吃饭,就会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吃饭的话那我也不吃”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往往自打一巴掌,希望以此来震慑孩子可以服从。
“自自虐性教育”一次两次可能颇有成效,但是长此以往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父母往往不自知。
1. 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如果快乐有模样,那一定是自由自在,凡事有商量,不委屈、不被胁迫。如果悲伤有模样,那便是束缚加身、行动受限、心灵困惑。
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心里本身带有愧疚感,如果父母再通过自虐性教育的话,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刚开始孩子会妥协、退让,心理长期受到压迫的话,就会反抗、释放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导致一发不可收拾。
2. 影响孩子性格的塑造
在自由、温和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格更加自信、快乐、勇敢,他们与父母保持着亲密关系,凡事有商有量,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而自虐性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受不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对行为的正确与否无法判断,他们将会缺失同理心,变得冷漠。
3. 孩子容易出现自残的行为
幼年孩子的是非观尚未完全形成,基于自我观念还无法判断是非对错,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当最信任的人做出自虐行为,会在孩子心里留下,原来如果要达到目的的话,可以通过自残来实现。
一些受“自虐性教育”的孩子,成年后婚恋观会受到影响,如果其中一方提出分手的话,另一方就会以“你要是敢分手,我就自杀”的自虐行为进行威胁。
所有教育的初衷都是好的,为了让孩子更好、健康的成长,但是父母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科学育儿,极端方式不可取,自虐性教育不仅伤害自己,也破坏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可谓是得不偿失。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不良的行为,你是如何加以引导的?欢迎留言交流。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小丽儿妈咪,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妈妈给9岁儿子下跪1小时,却被儿子拍照发朋友圈:天天好心情》发布于2020-5-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