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钟南山院士用英文详细解答“轻症感染者如何护理”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很多人不仅赞叹他在医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更被他的流利的英语口语折服:
在网上,也流传过这样一句话:“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
可想而知,在疫情面前,钟南山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支柱”。
他的一言一行仿佛都牵动着全国千万人民的心,提出的各种提醒建议也深入人心。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外媒的注意力: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国内接受采访,用一口带着广东味的粤普侃侃而谈的样子,相信大家一点也不陌生。
但你可能不知道,除了普通话和粤语,钟院士说起英语来也是很不错的!
钟南山用英文接受采访 :
早在几年前,钟南山院士的一场纯英语教学课堂,纯正的英语口音,流利的语言表达,就让许多人都大开眼界:
可能有人会说,“作为一位高级院士,英语好不是很正常吗?”确实,有实力的人往往是样样精通。
但从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天才,钟南山院士也不是一出生就精通双语。
84岁高龄的他在外媒面前依旧能够用英文对答如流,专业名词信手拈来,殊不知他是35岁才开始学英文。
35岁之前,出生在医学世家的钟南山,还未曾想过继承父亲的衣钵,也未曾思考过自己在医学界能做出多大的贡献。
那个时候,他的兴趣爱好是健身和竞技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是他的强项。23岁的时候,他还作为一名非职业运动员参加首届全国运动会,在400米栏项目中以54.2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全国纪录。
这些兴趣他也一直保留到现在,成为支持他能应对繁重医疗任务的动力来源之一。
改变他的,是父亲的一句话——
钟父的这句话,就算放到今天相信也依然很经常听到,比如“25后焦虑症”“中年焦虑症”等等。
而这句话,也点醒了他。从那之后,钟南山开始将重心投入到医疗事业中。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同时还挤出时间来研读医学专业术语和专业英语。
在8个月时间内,他写下了四本医疗工作笔记,体重掉了整整12公斤。
八年之后,改变钟南山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出现了。
1979年,那年43岁的钟院士通过了国家外派学者的资格考试,赶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院及伦敦大学呼吸系进修,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向英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
当时全国及格线45分,他考了52.5分,而且他当时工作很忙顾不上复习。
很多人觉得43岁对一个人来说已经改变不了什么,或者也不想去改变什么,但钟南山院士回忆称:“虽然已经43岁,但我下了很大决心,强烈地希望能到国外学习一些先进技术。”
钟南山,他有一颗敢挑战自己的心脏。
“想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先解决听力的问题。”
钟南山深知这个道理。那时候,每天做完实验,他都要花一个小时来练习听力,不断地磨耳朵,反复听。
“我不断地听磁带,有泛听、也有精听,边听边写,做了几大本笔记后,我的听力渐渐好起来了。最关键的听力解决后,其他就好办了。”
短短的几句话的背后,是废寝忘食的努力和不舍昼夜的坚持。这时候的钟南山,已经43岁了。
与此同时,他的父亲也对他的英语水平要求严苛。
每一次收到从英国寄回来的全英文家书,父亲都会用红笔批改信里的语言错误,和回信一起寄返给钟南山。(钟南山父亲钟世藩早在30年代就取得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坚持了一年之后,钟南山的听写能力迅速提升,可以和英国人基本无障碍交流了。
当然,想要学好一门外语,拥有一个浸泡式的全英文环境很重要。
留学期间和老师互问互答,与同学进行日常对话,还有各种全英语医学专业讲座等等,都给了他以莫大帮助。在耳濡目染中,英语思维开始建立起来,不同场景的用语已然熟记于心。
后面他成为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荣誉博士,不仅主编《英中日图解医学词典》,更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各类研究论文。
2003年,钟南山院士曾到16个国家和地区做英语演讲。钟院士的英语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那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认可!
所以你看,钟南山院士35岁才成为医生,35岁才开始研读医学专业术语和专业英语,43岁留英考试外语不及格,留学期间用英语写家书还得老父亲批改,他也不算出色。
可如今他能够在采访时全程飚英语,能用全英文为学生讲授“呼吸疾病总论”,讲课效果让学生喊出:“我们打100分!”。
从对英语一窍不通到外媒镜头前谈笑风生,钟南山院士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 多听多练。
磨好耳朵是说好口语的第一步。泛听和精听相结合,听懂别人说什么,从别人的口语中获取信息,不仅能锻炼英文思维,更能帮助自己进行下一步交流。
2. 抓住一切开口的机会。
学语言不是纸上谈兵,一味对着文章埋头苦读是不行的。多说才能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出来,让自己融入各种情景中去交流,真正将英语日常化。
钟南山大学主修的是俄语,对于领域一窍不通。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上课都有许多困难。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目标明确,执行力极强的人,很清楚自己在面临各种场合时需要拥有的英语水平,但他更清楚,抓住一切开口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Easier said than done”(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人在学习外语过过程中多少会遇到结巴、语法错误或词不达意的情况时,如果因为害怕出错而不开口,则是因噎废食,永远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水平。
在学习任何一门新语言时,总会遇到“不适应”的情况。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说出正确的句子而组织语言的过程;
另一方面,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提升,我们不得不在痛苦中前行。因此,很少有人能日复一日的坚持,只要敢于开口说,口语的快速进步就指日可待啦。
3. 浸泡式环境。
一个浸泡式的全英文环境对学好英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置身其中,所有感官体验都是英语,包括所看、所听、所触等都是全方位英语环绕,每一个想法都须用英文表达,不知不觉间英文思维就建立起来了。
钟南山院士用行动证明了学好英语并不难,只要你肯付出努力。年至中年的钟南山都能零基础学好英语,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疫情仍未消除,钟南山院士至今仍奋斗在一线发光发热,我们也在家中抗击新冠肺炎,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时机。
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多给自己一些耐心,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输入和积累,认真和坚持,相信待到春暖花开,我们也将收获一份让人羡慕的英语成绩!
转自“毒舌英语”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钟南山35岁才开始学英语?84岁竟能全英文讲课!进步从不会太晚!》发布于2020-4-10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