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面世,且不说皇陵里文物,史料,将会对整个中国先秦历史的研究起到多大的帮助。仅仅是建景区收门票,其都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收入。秦始皇的号召力无疑是巨大的,仅仅是一个兵马俑就让游客们趋之若鹜,络绎不绝。如果是秦始皇陵打开,那么其估计会成为中国最火的旅游景点。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曾表示:
“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
这不是说说而已!
但是,为何秦始皇陵一直不挖?
因为怕啊,怕60年前的悲剧再度重演。当年的“定陵事件”至今仍然时每个考古人心中的痛。
当时在郭沫若和吴晗等人的坚持下,国家文物部门开启了对明十三陵的发掘考古工作。原本最初的选择是长陵,及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但是由于长陵规模太过宏大,考古人员选择先发掘较小的定陵(万历皇帝)练练手。
定陵被发掘之后,收获确实不小,不仅发掘出了三千多件有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还找到了许多的珍贵史料和物证。比如根据万历皇帝的尸骨得出了万历皇帝身有残疾等结论。
但是,相比于这些收获,显然失去得要更多。
由于我们得考古工作者们经验不足,团队更缺乏相关的技术条件。由此造成了大量的文物损失。那些深埋与地下数百年的文物,在没有科学保护的条件下,根本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
从陵墓中发掘出来的大量字画、丝绸很快便氧化、变色、破烂不堪。就连万历皇帝棺椁旁的陪葬木俑,开始进去时还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少男少女,结果到了考古队员们的手中,全部都萎缩成了可怕的老头老太。
这里不是说考古队员们不重视文物的保存,作为考古工作者,我相信她们比谁都明白文物保存的重要性。但是明白是一码事儿,能力又是一码事儿。以他们的技术条件,根本无法对现有的文物做到有效的保护。
当时主持发掘工作的负责人之一,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教授,看到那些损坏的文物,心痛不已,急得眼泪都出来了。但是没办法,他们无能为力,只能是看着这些文物被时间毁掉。
至此,定陵事件成为了中国考古界一次最为惨痛的教训。
而正是因为这次教训,让国家意识到了“蛮干”的危害性。于是文物局出台了一个硬性规定。那就是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除非这个陵墓被盗了,或者有着被盗的风险;以及面对天灾人祸,比如地震、洪水甚至战争等有可能导致陵墓损坏的时候。文物部门才会派出工作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不小心给挖出来了,导致陵墓有着被盗的风险。比如修体育场盖楼什么,这种工地上挖出帝王陵墓的事儿还是很有可能的。这种情况也会进行发掘。
总而言之,就是不会主动的去破坏一个陵墓的安宁。
对于秦始皇陵,最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以现在的工程技术条件,挖是绝对没问题的,谈不上什么劳民伤财。但问题是挖了以后怎么办?
首先,这些文物怎么保存?
定陵事件中,万历皇帝的家当距今不过四百年,尚且这副模样。秦始皇陵距今两千两百多年,谁能有把握说,能够保证里面的文物得到完好的保存?
再者,秦始皇陵规模宏大,地宫结构非常负责,如何保证在发掘的同时不对地宫本身以及地宫内的文物造成破坏?我想没有谁敢保证!
仅仅这两点,就足以让大部分的考古工作者望而却步。比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其陪葬品每一件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损坏国宝这个责任谁担得起?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郭沫若脸皮那么厚,毁了定陵还敢嚷嚷着挖秦始皇陵。这个骂名谁也背不起。
所以,秦始皇陵至今没有开挖!
当然,考古工作者们也不是完全没事做,他们围绕着秦始皇陵目前主要在做两件事儿。第一是探测,尽量的弄清楚地宫结构,以保证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对秦始皇陵进行有效的发掘。毕竟谁也不能保证,那些盗墓贼不会找上门来,或者说某些天灾人祸。所以第二个就是保护秦始皇陵了。
其实话说回来,秦始皇作为中华民族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说他是先祖也不为过,他的陵墓在那里安静的躺着,不受打扰,是咱们大多数人的愿望。毕竟从咱们民族文化角度来讲,挖人家祖坟,是缺德。更何况是挖自己家祖坟呢?不仅自己不能挖,别人来也不行。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痛心,六十年前的这场悲剧,让国家放弃发掘秦始皇陵》发布于2020-1-28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