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最近,小时新闻记者迷上了几位北欧华人主妇的视频号,她们骑着单车在森林里“薅羊毛”沉浸式采蘑菇的视频,看着非常舒压和治愈。
羡慕别人家去野外采蘑菇的我,上周遇到浙江省农科院食用菌课题组的宋婷婷博士,她跟我分享了她在千岛湖山区收集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小视频,有各种牛肝菌、乳菇,还有五花八门的灵芝,馋得我边看边舔嘴。

野山菌可遇而不可求,而我们吃的蘑菇,大多是人工栽培的。
“你知道吗?食用菌其实容易富集重金属,现在环境科学领域已经开始利用它来处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在这几年,也算是有点小热门的科研方向吧。”
完全没想到,宋婷婷接下来跟我分享的不是好吃的菇,而是如此冷门的菇的“妙用”。

食用菌营养价值高,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糖和膳食纤维,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如果它真的是容易富集重金属的,那么我们吃的蘑菇、香菇,会不会也重金属超标呢?
作为一个正经吃货,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样有这样的疑问。

于是,我跟着宋婷婷去了他们课题组种菇的实验室,女博士首先让我参观的是保温柜,里面是正在发酵的蘑菇生长介质——稻草,还拌了不少菜籽饼。
发酵好的生长介质,按照一定比例搬入菌种,然后装在塑料箱,送进恒温高湿的室,蘑菇就开始扭结菌丝,慢慢长出白色的小蘑菇。
这种人工栽培方式,除了双孢蘑菇,还有大球盖菇也适用,我比较惊讶的是,竹林下生长的竹荪,实验室里居然用这种方法也种出来了,只是生产上的推广,还要对如何提高产量进一步地研究。
长在稻草草炭上的这种叫草腐菌;蘑菇界还有一大类叫木腐菌,比如我们熟悉的香菇、黑木耳、银耳、灵芝都属于后者。

木腐菌的人工栽培,主要介质是腐熟的木屑,把它做成菌棒接种,放在恒温恒湿的室内任其生长,到时间采摘就可以。
不管是草腐菌,还是木腐菌,它们的生长介质无非就是草炭和木屑,这些原材料都是非常干净的,而人工栽培的蘑菇外部的生长环境,就像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那样,也非常地清洁。

宋婷婷说:“科学证明,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包括栽培环境和基质。如果栽培基质中重金属含量高了,首先会抑制菌丝体的生长,进而影响食用菌子实体的生长形态和产量。”
所以说,食用菌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但这并不但表食用菌富含重金属。

食用菌只有长在污染环境中才会重金属超标,而目前市场消费的食用菌大多为人工栽培品种,栽培环境和基质质量可控,是很难会造成重金属含量超标的。
相对来讲,野生食用菌生长环境不受控,如生长环境受到矿场、煤电厂、电镀厂等工矿企业污染,倒是有可能造成其重金属含量偏高。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食用菌易富集重金属,还能用来处理土壤污染,还能放心吃吗?》发布于2021-9-10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