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飞往美国,而他在出发前对大陆的态度与表述显示了异常。尽管赖清德一直尊敬美国,但近期美国对他的态度似乎有所冷淡,白宫内部甚至出现了质疑赖清德的声音。为何如此?
据路透社引用的美方消息源透露,拜登政府希望赖清德能够低调,以免使台海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中美之间的高层交往。国民党的国际事务部主任黄介正也表示,美方对赖清德的疑虑是存在的。特别是,赖清德曾多次不参加立法部门的会议,这使美方对其强硬的态度感到担忧。而当赖清德提及“走进白宫”的言论,这无疑加重了美方的担忧,使得对其的质疑之声迅速升高。
赖清德此次访美的“微妙”态度,从美方的接待细节中便可窥见一二。在他此行中,美方仅为其安排了一场非公开的晚宴,且明确规定各级官员不得与赖清德会面。此外,为了澄清外界疑惑,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特别指出,赖清德这次是以个人身份“过境”美国,与政治事务无关,完全符合“美台”非官方交往的原则,也不违背“一个中国”的长期政策。
因此,部分人认为,赖清德身上的“台独”色彩可能过于鲜明,使美国担心这可能对中美之间的高层交流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选择了相对冷淡的应对方式。
赖清德似乎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与美方的微妙关系,并因此在前往美国前做出了某种程度上的转变。长久以来,赖清德因其坚定的“台独”立场,在公众眼中与“台独”二字几乎划上了等号。然而,面对现实的国际政治压力,尤其是美国这一重要盟友的冷淡态度,他显然在“台独”与美国支持之间,选择了后者。
这种转变在他近期的发言中尤为明显。令人记忆犹新的是,赖清德曾以“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和“台独金孙”为荣,在台“立法”机构首度报告时更是明确表示:“我是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这一立场无论我担任何种职务都不会改变。”然而,面对当前的外交环境,他快速调整立场,否认了自己过去的“台独”标签,而是强调台湾只有“政治金童”,排除了“台独金孙”的存在。
这种骤然转变,无疑引发了外界对他立场的质疑与讨论。
赖清德近期的言论,尤其是以“土豆”和“马铃薯”之间的称呼区别为例,来解释台湾与大陆对“台独”定义的不同,无疑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进一步用此阐释了自己对“台独”的定义,强调台湾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表示两岸应该和睦相处,成为“朋友”。
然而,这样的解释和立场变化在部分人看来,并没有实质性的说服力,反而被认为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策略。有岛内民众直言不讳地批评,认为这种转变,或是他的这种言论,是人格分裂的表现。
总的来说,很多人认为赖清德在努力摆脱自己过去的“台独”形象,并试图淡化其政治立场的“绿色”,都是为了迎合选举,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选票。这种策略和言论,是否能够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还有待观察。
赖清德的行为和言论确实在两岸关系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此行美国,对于一些观察家和分析师而言,被解读为“倚美谋独”,进一步实现其“走入白宫”的“台独”承诺。然而,此举很可能加剧台海紧张关系,违背两岸长期追求的稳定与和平。
玩弄权术的人往往难以长久,并且和平统一是两岸关系中最为理智的选择。大陆对于赖清德的此行已有明确的态度,即他这次访问的背后目的是谋求“台独”,这无疑会对两岸关系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无论如何,赖清德的此次行动和其之前的“台独”声明,都将对两岸关系造成影响。而这将如何影响台湾地区,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与观察。#军情集结号#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风向有变?赖清德13日上午抵美,上飞机前对大陆交底,措辞不寻常》发布于2023-8-30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