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回顾:卡车夫妻的真实生活:一天24小时都在车上,每到夜晚最难熬

回顾:卡车夫妻的真实生活:一天24小时都在车上,每到夜晚最难熬

6900个日日夜夜,不足六平米的家,485万公里的行程,一辆载重49吨的半挂。这是卡车夫妻老杨和苗会玲的故事,更是3000万卡车司机的真实日常。巾帼不让须眉的卡嫂卡嫂,顾名思义,就是跟着丈夫跑车的女人。没有具体的职业属性,却是卡车群体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卡车司机3000万,卡嫂2500万,跟车卡嫂有1000万。苗会玲就是这千万分之一。跟车的卡嫂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可是像苗会玲这样一跟就是19年的女人却少之又少。开过卡车的男人都知道,这样工作一般人根本干不了,因为太苦了。可卡车司机们也明白,卡嫂们的辛苦是他们的数倍。卡嫂坐在副驾驶室,看起来十分轻松,实际上工作内容琐碎又繁杂。苗会玲坐在副驾驶上,一会儿和丈夫聊聊天,一会儿给丈夫讲几个笑话,再或者冲上一杯咖啡,想各种办法给丈夫提神。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稍微疲劳恍神一下,可是要出大事的。开车超过四个小时便属于疲劳驾驶,苗会玲的丈夫老杨会把车开到高速服务区,稍微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苗会玲也到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她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人,拿着一筐青菜去了服务区洗手间的水龙头前,用清水认认真真洗干净后,回到卡车上给丈夫精心准备今天的午餐。苗会玲的老家在甘肃张掖,西北人擅长做面食,苗会玲也有一手好厨艺,剪鱼子、臊子面、拉面……为了让辛苦跑车的丈夫老杨多吃几口,苗会玲总是能翻着花样,做出一顿顿老杨爱吃的饭菜。虽然高速上的服务区有吃饭的地方,但物价实在太高,一个人一顿饭就要花30块钱,两个人一天再节省,也要花上一百多。老杨不舍得花钱,跑车的时候总是冲上一碗泡面对付一下。虽然节省了不少开支,但也让本就疲惫的他,因缺乏营养导致身体更加吃不消。自从苗会玲开始跟车以后,老杨就把后端改造成了他们的卧室。上铺像是他们的储藏间,放着随身的衣物,鞋子,以及柴米油盐和锅碗瓢盆。下铺是他们睡觉的地方,仅有一人宽,夫妻俩轮流睡觉。苗会玲就在这小小的移动“房子”里,一点点加入了各种调味的瓶瓶罐罐。她也从最开始的不习惯,慢慢熟练到在90迈速度的卡车上,熟练地揉着面团,给丈夫做老家的面食。其实两个人本来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在甘肃一个盛产农副产品的西北小城里,两口子靠着家里的农田耕种,以及丈夫开车的工资和苗会玲在县城里开的服装店,一家人的生活倒也能过得下去。看着儿子越长越大,夫妻俩渐渐发起了愁。靠着这点收入,怎么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在这一点上,夫妻俩目标一致,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努力往上读,如果能考上研究生就更好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2003年时,夫妻俩东拼西凑买了一辆7.2米的二手货车。彼时的货运还是一门新鲜生意,没有太多的同行,竞争力也相对较小。七年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卡车司机,货运也迎来了黄金时期。2010年,眼看着儿子小康读了高中,夫妻俩买了旧车后,又贷款25万买了一台半挂车,所有的努力都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很想睡个安稳觉不管跟车还是不跟车,卡嫂都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睡眠方面。老杨不太爱说话,也不善于表达,但苗会玲十分清楚,她嫁的这个男人一心一意都为了这个家。为了多拉一点钱,无论日程有多赶,老杨从没有抱怨过一句。每次把货款交到媳妇手里,看着苗会玲乐滋滋数钱的样子,老杨都觉得无比幸福。因此苗会玲也格外心疼老杨,担心他出事,坐在副驾驶上的她再困也不敢睡觉,想着办法给丈夫提神。有时候自己困得实在受不了,就拿出一个本子来,把跑这一趟用的油费,过路费等等记下来,算算能赚多少钱。等到老杨累得实在不行,到后半夜一股脑钻进下铺睡觉的时候,苗会玲心里提着的那一口气,仍然不敢松懈。夜深人静时,可恶的油耗子又该出来作乱了。油耗子就是那些偷油贼,因为卡车的车身整体面积比较大,油箱又恰好在驾驶座的视野盲区内,稍微不注意就会让油耗子钻了空子。这些贼都是老油条,他们选定目标后,几个人通力合作撬开油箱,或者在上边打个孔,顺下去一根管子,300多升的油就被抽个干净。而整个过程只需要短短两分钟。这一箱油大概要两千上下,卡车司机跑一趟赚的钱,也就够加一箱油。一旦让油耗子得手,这一趟就白跑了。苗会玲看着呼呼大睡的老杨,心里放心不下,强打着精神来到车外,让油箱始终位于视线之内。有时候天气好,她就直接睡在油箱上。如果不小心睡着了,常年跟车的苗会玲早就养成了半个小时,必定醒一次的睡眠规律。而这个习惯,导致他回到自己家中,躺在柔软舒适的大床上,也依旧睡得提心吊胆。只有当老杨精神特别好的时候,苗会玲才敢去后座,短暂的休息一会。跟车的卡嫂睡不上安稳觉,不跟车的卡嫂也一样。每一个丈夫不在身边的夜晚,卡嫂都辗转反侧,心里不停的担心着丈夫,想打电话看一下,又害怕影响丈夫开车。每天都在这样纠结和担忧的情绪中度过,不跟车的卡嫂也一样睡不成安稳觉。与其这样,还不如跟车,心里好歹放心些。一次特殊的经历刚开始买货车时,考虑到儿子小康才七岁,苗会玲决定就留在家里带儿子,老杨出去跑货车。第一次,苗会玲跟着老杨跑了一趟。苗会玲至今记得,那一次他们跑的路线是从陕西到拉萨,运送的货物是生猪。刚开始上路的时候,苗会玲还格外兴奋,可真正走到西藏,严重的高原反应让她开始慢慢吃不消。那个时候青藏线还没有修好,虽然老杨是一位有着多年驾龄的货车老司机,可这条坑坑洼洼的道路,还是开得十分惊险。西藏的天气一日多变,经过一段下坡路时,天空下起了大雨。苗会玲看着前边好几辆货车都冲了下去,吓得她坐在副驾驶慌了神。也是那一次的经历,让她萌生了跟车的想法。不管怎么样,路上有一个人说说话,总归是好的。可很快苗会玲就纠结了起来。儿子小康还这么小,如果自己也跟着跑车,儿子怎么办?苗会玲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哥哥和嫂子,哥嫂二人都认为苗会玲应该在家照顾孩子,不然孩子的童年会有缺憾。同时哥嫂二人也表示,如果苗会玲真的要去跟车,那就把孩子小康交给他们来带,一定会视若己出。有了哥嫂的承诺,苗会玲放心大胆地成为了一名跟车卡嫂。从小康七岁开始,一直到现在读了研究生,大部分时候陪在小康身边的人都是舅舅舅妈,但小康也一样想念爸爸妈妈。在这6900多个日日夜夜里,小康几乎没有一天不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每当小康打来视频,苗会玲就会把镜头对准老杨,老杨看一眼车前面,再看一看右边。一边是他的生活,一边是他的幸福。小的时候,小康也不能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陪在他身边,哭着找舅舅舅妈,无论如何也要把妈妈喊回来。小康质问苗会玲,别人都有妈妈,为什么偏偏自己没有?苗会玲心里亏欠孩子,和老杨商量要不然不跟车了。可那天晚上苗会玲在辅导作业时,小康突然让她走。懂事的儿子哭着说,比起让妈妈都陪在身边,他更希望爸爸开车路上能安全一些。一个人上路不放心。也是从那天开始,小康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他明白父母跑货车是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和教育资源,因此在学习上格外努力,后来高考考上了医学专业,又读了研究生。五年大学两年研究生,整整21万的学费,是苗会玲和丈夫老杨在这485万公里棋步星罗的公路中一点点跑出来的。隐形的工作对卡嫂而言,最辛苦的莫过于每天这些隐形的工作。卡车司机很辛苦,因为要坐在驾驶座上十几个小时不停地开着车。卡嫂的辛苦在于出力的活不少干,操心的活一样不能落。每当装车卸车时。苗会玲就和丈夫一起忙碌。虽然是个女人,可她的力气一点也不小。19年的跟车经历,让她的手上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货物的金额非常贵,每次出车都提心吊胆,生怕货物出现问题。有时候苗会玲就会爬到四米高的货顶上一点点检查着,在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她走得摇摇晃晃,让老杨担心不已,在下面着急呵斥,让她赶紧下来。老杨有一次从上面摔下来过,直接伤到了腰,很长时间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这段经历让他格外心疼老婆。生怕老婆也伤到了身体。坐在驾驶座上,除了要给老杨说话提神以外,苗会玲还要赶紧联系下一趟的货源,不停地打着电话。回到家以后,苗会玲还要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孩子。刚把家里的琐事做完,可能就又要出发了。苗会玲和老杨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无论是在卡车上还是在家里,生活作息已经完全紊乱。感觉这会儿不忙,或者肚子开始抗议,她就扎进厨房,生火做饭。两个人每天都呆在一起,时间久了,也难免磨牙拌嘴。有时候气急了,苗会玲就赌气跟丈夫说不再跟车,让老杨一个人出发。可还不等半日,苗会玲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担心地问东问西,让老杨不要疲劳驾驶,累了就赶紧休息一下。每当回忆起这些细节,老杨的嘴角总是忍不住扬起微笑。万事开头难苗会玲刚刚开始跟车的时候,很想给丈夫帮忙,联系一下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可是因为自己刚开始没有货源,也不知道该找谁,只能干着急。卡车司机们有自己独特的交际圈子,大家互相抱团取暖,互相帮扶成长。一位来自高台的大嫂是多年跟车卡嫂,当她见到十分生疏的苗会玲时,热情地上前帮助她。苗会玲害羞地表示自己不敢,也不知道怎么找货源。大嫂噗嗤一下就笑了:“怕啥,咱们又不是干坏事。走,我带着你找。”就这样在大嫂的一步步带领下,苗会玲从最开始的羞涩,不好意思主动问人寻找货源,因为太紧张说话而磕磕绊绊,慢慢也成长为了可以带着新人寻找货源的卡嫂,成了不少卡车司机口中的“苗姐”。跑的路子广了,人脉也多了,货源渠道自然而然多了。每当有其他货源的时候,只要自己跑不了,一定会分享在卡友群里,当然有时候她也会从群里寻找货源。有钱大家一起赚的想法让辛苦的长途路上,多了不少温暖。从2003年至今,十九年的寒来往,苗会玲和丈夫老杨一公里一公里跑出了儿子21万的学费,也在县城买了房子,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在中国,3000名卡车司机的共同理想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将来不再开卡车。2500万卡嫂的共同理想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归正常生活。为了弥补儿子的童年缺憾,行程不忙的时候,老杨和苗会玲会把儿子带在身边,在需要中转的城市转一转,当当成一场家庭的小旅行。儿子小康也在这样一次次特殊的旅行当中,对父母的辛苦有更深刻的理解,愈发懂事、成熟稳重,在学习上从不让父母操心。苗会玲对儿子的期待只有两个,一个是坚决不许开大车,因为他知道卡车司机有多辛苦,两口子这么拼命干活,就是为了让儿子避免步自己的后尘。另一个期待是希望儿子能够继续深造。原本是想着儿子能读到研究生,如今即将拿到硕士学位,苗会玲希望儿子有可能的话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小小的一家三口,虽然不经常聚在一起,靠着一方小小的手机屏幕分享着今天的快乐与日常,三颗心紧紧地聚在了一起。他们也有梦想跟车的日子苦,对男人来说最苦的莫过于长时间开车和出力干活。对卡嫂来说,除了这些琐碎的事情以外,最苦恼的莫过于没时间打扮自己。成为跟车卡嫂之前,苗会玲也是一个打扮精致的时尚女性,她经营着自己一家小小的服装店。生意虽然没有日进斗金这么红火,但每天都有同龄人,一起嘻嘻笑笑,一起穿衣打扮。自从跟着老杨上了高速拉货以后,苗会玲根本顾不上打扮自己,也没机会打扮自己。每当到了高速服务区,老杨一头扎进后座睡觉,苗会玲就要开始忙活着做饭。等到热气腾腾的饭菜上桌,老杨大快朵颐之际,苗会玲又要赶紧冲到服务区的卫生间将衣服洗一下,挂在大卡车侧面的绳子上随风飘荡。除了换洗衣服困难,洗漱洗澡也是一个难题。不是所有服务区都有热水供旅客洗澡,夏天的时候还好,随便一点热水,提到卫生间简单擦洗一下。可到了冬天,寒风呼啸而过,洗澡也只能等到回家了。如果没有热水,苗会玲可能好几天都没办法洗一次脸,更没时间护肤了。有一次,她罕见地穿上了一条连衣裙,同行的卡车司机见到后,跟他开着玩笑:“苗姐,你还记得你是个女的啊?”虽是玩笑话,苗会玲也只是哈哈一笑,老杨听了心里却不是滋味。别人家的老婆都在家待着,不说过得多滋润,最起码每天都能打扮下自己,跟姐妹们逛街聊天,自己的老婆却整日跟着自己风餐露宿。其实老杨不是没想过再雇一个人,但实在是不划算。请上了一个副驾,一个月要好几千的支出。除了工资以外,副驾在路上的吃喝住,甚至连抽烟的钱都要归东家负责。老杨这么一算,还了车贷之后本就不剩多少,再给副驾工资,两个人的吃喝烟钱,根本剩下不了什么。有些人请不起副驾,就自己一个人硬着头皮开。但也有不少卡嫂,是像苗会玲一样因为担心丈夫,选择常年跟车作伴。苗会玲知道丈夫的心事,她继续给丈夫说着开心事,一边又说起了那个未来的规划。等到有一天,他们都老了,干不动了,就把车卖掉买辆房车,夫妻俩重新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19年的时间,虽然去过了祖国的不少地方,但忙着运货都未曾见过景色。等到那一天,房车里的他们,再重新行驶在这些路上时,又将是别样的心情。后记只有卡车司机才知道,卡嫂是一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群人。她们是卡车司机最大的牵挂,也是最大的动力。虽然这一路上很辛苦,赚的也都是体力钱,可每每想到媳妇能在身边,两个人一起吃苦努力,看着媳妇拿到货款数钱时,那嘴角扬起的笑容,那一刻一路上所有的压力都烟消云散。而卡车夫妻的互相帮扶,一起加油打气,能让两颗心愈发凝聚。这或许,才是婚姻幸福的真谛吧。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回顾:卡车夫妻的真实生活:一天24小时都在车上,每到夜晚最难熬》发布于2023-8-1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