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美援朝对新中国生死存亡意义重大,选总指挥必须审慎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决定参加抗美援朝。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打的第一场重大现代化战争,对手是武器装备非常先进、刚刚在二战中取得胜利并声威在外的美军。如果这场战争我们打败了,就有可能导致多国联军入侵中国,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政权的生存带来深重威胁。因此,如何慎重选择一位适当的总指挥,关系到新中国的生死存亡。这次战争,要么不打,要是决定打的话,就必须打赢。
二、粟裕具战术天才但伤势过重,林彪有怪病在身都不适合
在最终确定由彭德怀担任抗美援朝总指挥之前,毛主席心中已经初步考虑了两个人选。第一个是粟裕,他在多年战争中显示出非常出色的战术运用能力,尤其擅长在战斗中灵活变化,能够以少胜多,在各种困难条件下也能找出取胜的战术。但是,粟裕从小在南北战场上度过,身上都是战争留下的伤痕,身体条件已经无法适应持续的高强度工作。一旦连续工作几天不休息,他的旧伤就会突发,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另一个考虑的人选是林彪,他特别善于把握战场整体态势,进行稳定的指挥,但是林彪自己有一些怪病,比如怕热、怕光、怕风等等,很难适应战场环境,所以他放弃了抗美援朝的机会。
粟裕
三、陈毅主动请缨表示愿为国效力,毛主席欣赏但考虑委婉拒绝
在粟裕和林彪都无法担任重责大任的情况下,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主动请缨,表达了自己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为国家大义献身的报国志向。他还特意给毛主席写信,阐述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和一些建议。毛主席非常欣赏陈毅的这种爱国热情与胆识,因为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爱国的高级将领,战争的胜利就无可置疑。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毛主席还是委婉地拒绝了陈毅的请战请求。在回信中他表示,抗美援朝的总指挥人选自己已经确定,希望陈毅能担负起其他重要任务。
陈毅
四、综合考虑彭德怀最适合,可凝聚军心并指挥作战
毛主席没有选择陈毅的主要考虑是,陈毅已经在担任上海市长这个重要岗位,上海是国家的经济中心,稳定发展非常重要;此外,陈毅在政治和统战工作方面也具有特长,不一定十分适合担任重大军事行动的总指挥。在粟裕和林彪都无法承担此重任的情况下,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由彭德怀担任抗美援朝战争的最高统帅。因为在整个解放军的序列当中,彭德怀一直位列副司令员,仅次于朱德总司令,无论从资历还是从声望来看,都非常适合这个位置。彭德怀从红军时期起就在一线立下赫赫战功,拥有丰富的指挥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经验。他在军队中的威信非常高,能够凝聚军心,进行有效的作战指挥。
彭德怀
五、彭德怀指挥所向披靡,抗美援朝最后取得全面胜利
正如毛主席的预料,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进行了一系列卓越的指挥,使我军所向披靡,在与美军的五次战役中取得全面胜利。这不仅保卫了中国的安全,也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的威信,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为国内后续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争取了宝贵的和平时期。
六、强军必先强帅,人才选拔要兼顾能力与声望
通过这次抗美援朝总指挥的人选,我们可以看出,强军必须先强帅,而要选择一个适当的统帅,必须兼顾其能力与声望。林彪和粟裕虽然能力出众,但都有硬伤;陈毅爱国热情高涨,但不见得能胜任。彭德怀的综合实力最强,才被毛主席认可。这反映出毛主席卓越的人才选拔眼光。
七、新中国内忧外患重重,需要政治智慧化解各种危机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还面临经济困难和外部战争威胁等种种挑战。这需要政治智慧来化解各种风险。毛主席让陈毅继续担任上海市长,也体现了他对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不仅着眼军事,也兼顾大局。
#头条创作挑战赛#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抗美援朝,毛主席为什么婉拒陈毅的请战,而选择了彭德怀担任总指挥》发布于2023-8-14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