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主席提出“解放全中国”的统一战略口号,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南下。
同年,主席战略前往河北西柏坡,在途径山西五台山时,主席登高远眺,不由地感慨道:“康熙是个雄才伟略的好皇帝,解决了台湾问题”。
在对康熙的夸赞中,我们可以得见,此时主席已将解放台湾,看作一种责任。
1949年2月,主席在会见苏共中央米高扬时说道,“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要解放的是全中国人民,台湾人民也是我们中国人民”!
这表明,新中国成立之初,主席对待台湾问题的态度非常强硬和坚决。时至今日,台湾问题已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每个中国人的心愿。
两大“谋士”对决
1949年,解放军渡过长江后,仅用了2天时间就攻克了国民党首府南京。
那时,蒋介石也清晰地认识到国民党政府的覆亡是早晚的事,他也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当时摆在蒋介石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西南,二是海南,三是台湾。
正在其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神秘的高人出现在了他面前,这个人叫作张其昀。
张其昀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绝对是一个高屋建瓴的人才。他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精通地理和历史。
素有蒋介石“总裁智囊”、“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的陈布雷,对张其昀非常钦佩和赏识。后将其推荐给蒋先生,蒋对其也十分尊重。
谈及3个退守之地,张其昀站在地理的角度上,首先排除了海南,他直言海南无险可守,是一条死路。
西南地区看似有三峡、大山天堑,但张其昀认为那些所谓的天堑,根本阻挡不住解放军。他从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气势上,就看出了解放军必胜的信念和无坚不摧的气概。
最后,他对蒋介石说道,“最好的策略是退守台湾”。
1、以当时解放军的海军条件,不足以开展渡海作战。同时解放军的空军力量也薄弱,退守台湾不会形成威胁。
2、最宽处约410公里的台湾海峡,是天然的大屏障,进可攻、退可守。当时国民党还拥有较强的空军和海军力量,足以应付渡海来的进攻。
张其昀的分析十分到位,后来我军在攻台作战中就吃了不少亏。
1949年10月,在粟裕大将的指挥下,解放军发起金门岛战役。
三野第十兵团满编的3个团9086人,乘木船抢滩登陆金门岛后,由于后续兵力无法上岛支援,在坚持了三天三夜之后,全军覆没。
这样的惨败,在陆战中从未遇到过,哪怕是面对最艰难的抗日战争,也没有出现过全团覆灭的情况。
战后,粟裕忧心忡忡,重新更改了多次攻台方案,最终主席考虑到渡海作战的特殊性,都没有同意。主席认为,渡海作战需要全军配合,没有十全的把握根本不敢出动。
接着,抗美援朝爆发,我们只好转移了注意力,美军又将航母横在了台湾海峡,解放台湾只好暂且搁置。
其实,除了张其昀,当时我军方面也有一位“谋士”,叫作“杨杰”。
1948年底,在大陆还未完全解放,台湾和海南孤悬海外之时,曾任陆军大学教育长和驻苏联大使杨杰将军,就曾多次写信向主席建议:
大陆国民党控制区已是囊中之物,应先集重兵攻下台湾和海南,以打破美日可能的海洋阴谋,让蒋介石成瓮中之鳖,以防国际变局,彻底断绝蒋介石的后路,此后再攻取大西南、大西北。
主席深思熟虑后采纳了杨杰将军的建议,曾秘密起草过绝密文件给粟裕,让他组织和研究解放台湾的问题。
只赖当时我军的海军实力实在薄弱,于1950年5月攻克海南后,在对付台湾上一直捉襟见肘,有心无力。
不论怎么说,杨杰将军的远见还是很到位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为了阻止杨杰赴京参加开国大典,派毛人凤将杨杰暗杀在了香港。
主席对台预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主席调整国防战略部署,推迟解放台湾,全力支援朝鲜抗美。
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后,台湾当局试图勾结美方,甚至出现了“托管台湾”的说法。
主席知道后,不得不重新制定作战方案,当时蛮横的美国人直接将舰队停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试图威胁和组织我军。
面对这样的威胁,其实主席仍没有放弃和平统一的想法,多次与台湾方面进行沟通,收效甚微。
为了民族大义,及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主席曾提出,“可以放下曾经的恩怨,但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56年,印尼苏加诺访问中国,在谈及台湾问题的出路时,主席从容地回答:“台湾未来只有两条路,没有第三条可行,一是中国,二是美国。”
其实在那时,主席就预测到了中美之间的博弈,台湾问题一方面看我们的态度,另一方面就的看美国了,其实和台湾本身并没有太多关系。
60多年过去了,正如主席预测的一样,横亘在台湾问题之上的,只有蛮横的美国。
当时苏加诺面对主席的回答,一时一头雾水,主席看到后还曾补充道:
“台湾不是美国的,他们迟早会放弃,而我们绝不会放弃台湾,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当时主席也预测了中美博弈的结局,一定是我们胜利,毕竟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的领土,还有台湾生活着的人民更是与我们一脉相承的亲兄弟。
从1960年开始,主席为了向台湾方面表示,我们宽广的胸怀和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前后释放了六批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俘。
其中包括多位高级将领。最后一次释放,甚至破例将剩余的战俘全部释放了。
蒋介石到了晚年,也许也有了落叶归根的恻隐之心,同时看到我们一直秉承的“和平统一”方针的诚意,终于发出了愿意接受合谈的信号。
只奈,天不假时。
1975年蒋先生突然离世,接着我们伟大的主席也不幸逝世。接二连三的变故,使得原本和平统一的进程不得已又停滞了下来。
其实对于台湾人民而言,回归祖国,回归故土也是他们殷切的期望,也是几代人的梦想。
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莫过于于右任先生晚年的一首《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最后,愿台湾早日和平统一,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读者们,关于“解放台湾始末”,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1956年主席作出预言,台湾未来只有两条路,现在看来十分精准》发布于2023-8-7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