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1975年4月初的一天,万物复苏,雀跃莺啼,天地一片生机盎然。

已进入耄耋之年的毛泽东正在读书,此时工作人员告诉了他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去世了。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人员是带着有点高兴的情绪告诉毛泽东这个消息的。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异常平静,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从嘴里挤出三个字:

“知道了。”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

在毛泽东看来,蒋介石这位老对手的去世让他觉得有一丝遗憾,因为这样一来,国家的统一怕是又要延后了。

解放前,毛泽东和蒋介石是对手,解放后,两人又是促进两岸统一的重要推手,少了任何一人都不行,可现在斯人已去,如之奈何?

蒋介石的去世让毛泽东心中五味杂陈,若不是1969年阳明山的那次意外车祸,说不定老蒋还能再活个十几年。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爱捉弄人。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并没有浇灭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信心。

1979年,一篇《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布,直接轰动了全国,所有人都认为两岸关系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只可惜的是,不知是当时信息闭塞还是有人刻意封锁消息,此等石破天惊的声明,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蒋经国居然没做出任何回应。

毛主席去世后,让台湾回归的重任就落在了邓小平肩上。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说话

这再合适不过,因为邓小平和蒋经国在几十年前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那时的邓小平22岁,蒋经国只有16岁,都是满腔热血、风华正茂的年纪。俩人交流经验,畅谈理想,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

邓小平相信,身在台湾的蒋经国不会不希望回归祖国的,他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起来,当然想老了之后落叶归根了,就连他爹蒋介石的灵柩也还没下葬,就等着有朝一日两岸统一后魂归故里,葬入浙江溪口的蒋家祖坟。

果然的一件事印证了这种说法,蒋介石去世七周年之时,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看到了一篇经过香港媒体誊写的发表于台湾报纸的文章。

文章的作者是蒋经国,内容自然是纪念其父去世7周年的怀念之语,其中有一句话非常值得玩味。

那便是:“切望父灵能回到故园与先人同在。”

当时任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组长、周总理的遗孀邓颖超女士看到这句话后,当即捕捉到了蒋经国对台湾回归大陆的企盼。心情十分兴奋的她立即给中共中央打了一个电话,直言台湾问题或许已经迎来转机。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邓颖超

过去几十年,台湾在蒋介石手里避免了被美国人“分割独立”的命运,但统一之事却是一拖再拖,每次都是统一的曙光正要来临时,却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变故而希望破灭,犹如一阵风划过湖面,正要掀起惊涛骇浪之时便又归于平静。

而特殊时代的到来,让蒋介石对中国大陆多了一份怀疑和担忧,两岸关系的发展在那段日子几乎停滞不前。其实,蒋介石此人虽偏安小岛,却不愿对强大得多的大陆卑躬屈膝。毕竟他是军人出身,在他观念里,主动向曾经的对手毛泽东放低姿态无异于缴械投降。

可蒋经国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从写于蒋介石去世7周年的这篇文章就可以看出,为了两岸统一,蒋经国是愿意向大陆方面放低姿态的。

这也是邓小平相当欣赏他的一个地方。诚然,国共两党只不过是政治信仰不同而已,祖国的统一大业高于一切,若双方有分歧、有不同意见都可以坐下来好好谈,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有啥抹不开面儿的呢?

同时,蒋经国对邓小平的评价也相当高。

早在1978年邓小平复出时,蒋经国也刚刚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位置,这或许是历史的安排,又或许是时代的巧合,邓小平和蒋经国的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执掌两岸,可以想象彼此的心情该有多么复杂。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邓小平在主持会议

蒋经国掌权后,召开的第一场“紧急高级情报首长”会议就是讨论邓小平。当时会上很多人都认为,邓小平比毛泽东温和,所以今后的两岸关系将会缓和很多。

蒋经国却摆摆手说:

“你们的评估,我认为都太乐观,因为你们不认识邓小平,但我认识他,因为我们在苏联一起学习过。他其实比毛泽东更为厉害,未来两岸的情势将比你们想象的更为复杂。”

果然,当叶剑英在1981年提出两岸和平统一方案的“叶九条”时,海峡对岸的蒋经国就已经意识到,大陆与台湾的政治角力便无法避免。

不过在1982年,经邓颖超这么一汇报,蒋经国在报纸上的态度就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好不容易看到蒋家人的诚意,绝不能错过这个祖国统一的绝佳时机。

那时,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蒋经国这篇文章虽说发表在了台湾的报纸上,但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大陆方面看到,这好似是一种心照不宣的表达方式。如果大陆方面不能正确会意,那么不仅会错过两岸统一的机会,就连蒋经国本人心里也会不愉快吧。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蒋经国(左)

一封诚意满满的信

大家商议过后,认为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给蒋经国写一封诚意满满的回信,想办法刊登在台湾地区的报纸上。

关键是,这封信由谁来执笔?

一个名字闪过了所有人的脑海。

廖承志。

这个人,当年也和蒋经国一起在莫斯科留学,可能那时他和邓小平也是认识的。

廖承志是对台工作小组副组长,也是外交部顾问,但这还不是他最重要的身份,他最重要的身份是——昔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先生的儿子。

廖家和蒋家是世仇,源于廖仲恺遇刺事件,行刺阴谋的证据虽没有指向蒋介石,但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事儿跟老蒋绝对脱不了关系。

廖承志和蒋经国从小到大都是兄弟相称,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即便蒋经国平日里对他颇为照顾,即便连蒋经国也看不惯他爹的种种无耻行为,廖承志还是与蒋经国断了来往。

大革命失败后,廖承志对国民党失去了任何期望,转而加入共产党的阵营。

在那之后几十年,廖承志与蒋家人再无任何交集。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老年廖承志

不过,为了国家的统一,廖承志欣然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对他来说,这既是两岸的破冰之旅,也是他和蒋经国的破冰之旅。

实际上他早有此意,所以在当上副组长后,向中央提的第一条建议就是修缮浙江奉化的蒋家祖宅和祖坟。远在台湾的蒋经国得知此事后,十分感激,直言:“共产党做了件好事啊,这笔钱应该我来出的。”

不久之后,一封《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终于写成。

这封信饱含深情,于平实之中娓娓道来,完全是以兄长的口吻,从回忆起与蒋经国过去的种种求学经历开始,直至上升为国家统一的政治任务,着重陈述了共产党渴望再度与国民党开启合作的诚恳态度。

这封信,与《告台湾同胞书》一起堪称双星并耀,字里行间感人肺腑,无论谁读了都会潸然泪下。

“台湾终必回归祖国,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

这封信的结尾,廖承志写上了“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句,可能蒋经国读到这里,心胸想必会豁然开朗吧。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原文

要知道,自从两岸社会活动家曹聚仁、章士钊两位先生去世后,台湾便在后来近10年里失去了与大陆来往的渠道。不管蒋经国在1982年写的那篇纪念蒋介石的文章是否为“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管蒋经国对邓小平做何看法,老友廖承志这封诚意满满的信还是让他无比动容的。

或许,蒋经国也看出来了,这封信虽然署名是廖承志,但里面的内容绝对经过了邓小平的修改审核。

不止蒋经国,就连无数台湾民众也看到了这封信的内容。一时间,大家奔走相告,爱国热情和企盼两岸统一的期望在岛内被激发了出来。很多想家的台湾老兵甚至看到了有生之年可以返回大陆探亲的希望。

之后,两岸所有媒体、百姓都把目光瞄向蒋经国,看他如何回应。都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可能都在心里默念:“蒋经国可千万别掉链子,两岸统一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这次可千万别像过去那样又泡汤了。”

可事与愿违,掉链子的事还是发生了。

令人寒心的回信

这封故人之信,蒋经国读了很多遍,要说他对大陆感情浅薄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他和他父亲一样,虽然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但对祖国仍怀有浓重的乡情。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从左至右: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

只是,蒋经国的身体在进入80年代后便每况愈下。更揪心的是,他俩儿子蒋孝文、蒋孝武都不是可造之材,这使得岛内的政治局势错综复杂,那些心怀不轨的“台独势力”也有了露头的倾向。如若蒋经国在报纸上对这封信表达积极态度,其影响力不亚于在岛内引爆一颗重磅炸弹。

既然自己不方便表态,那回信一事蒋经国就只好找人代笔。

然而这里他竟走了一步昏招——他居然去找了继母宋美龄。

宋美龄当时在美国,按理说她在蒋介石去世后就对政治失去了任何兴趣,甚至彻底与中国断了缘分。宋美龄此人虽说也算得上是20世纪中国的知名女性,但她始终站在与共产党的对立面,即便其夫蒋介石已经去世好几年,她的“反共立场”始终没变过。

廖承志的信是布达腹心、襟怀磊落的坦诚相告,而宋美龄写的回信却是小肚鸡肠、不顾大局的个人宣泄,彻底搞崩了好不容易有了起色的两岸关系。

“经国主政,负有对我中华民国赓续之职责,故其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乃是表达我中华民国、中华民族及中国国民党浩然正气使之然也......然若能敝帚自珍,幡然归来......他日光复大陆......回头是岸,愿扪心自问。”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蒋介石和宋美龄

这回信着实令人大跌眼镜,宋美龄不仅重申了五六十年代台湾对大陆的“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提出了连蒋介石都已经放弃的“光复大陆”之荒唐想法,甚至还公然对我国政府挑衅,叫嚣让我们“弃暗投明”。

宋美龄这一封信,竟直接把两岸关系拉回了五十年代的剑拔弩张,是赤裸裸的嘲笑,完全无视了我国政府为两岸统一这么多年所做出的努力。

很多人都觉得,蒋经国找宋美龄写回信无异于饮鸩止渴。想当初写给蒋经国的那封信虽然署名是廖承志,但实际上是邓小平、邓颖超等中央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定稿的,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推敲。

中国政府对台湾诚意十足,对岛内同胞推心置腹,宋美龄不但不当回事,居然连官方回信这么重要的事都如此满不在乎,甚至还透着一股傲娇的不屑一顾,怎能不令人大失所望?

所以,不管蒋经国让宋美龄写回信到底是不是故意为之,无疑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因为这会让两岸所有同胞都觉得,中国之所以到80年代还没统一完全就是台湾的问题,中国大陆的诚意已经足够好了。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蒋经国(左)

这不仅会激发大陆百姓的愤怒情绪,连台湾同胞也会彻底伤透了心,到底图个啥呢?

在这种重要时刻“发泄”对大陆的“怨恨”,宋美龄也太大煞风景。

然而这时候,蒋经国却站出来解释:“她(宋美龄)所说的一切都是站在她的立场上,与台湾官方无关。”

笔者认为,这种解释纯粹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此重要的回复声明,难道宋美龄写好之后就直接发布了?发布之前蒋经国莫非连看都不看一眼?发布之后他才慌忙解释此声明并非台湾当局本意,这不是事后诸葛亮么?

台湾当局的做法让中共寒了心,合着我们这么努力想推进两岸关系,台湾当局竟一点诚意都没有,就连政治交流这种严谨务实的事情也能如此敷衍了事?

不过也有些人认为,宋美龄的回信虽令中央领导人倍感失望,但蒋经国让她代为回信的行为也是给他自己留下了余地。从这里看出,蒋经国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是希望其可以细水长流,毕竟分隔了几十年,双方不能一下子就把步子迈那么远,要不然台湾各界都还来不及反应,最好还是要有一个缓冲期。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蒋介石(左)、蒋经国(右)父子

这倒是可以理解,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

故有一点可以肯定,宋美龄的荒唐回信蒋经国没当回事,老友廖承志的循循善诱让他感受到了大陆是真心渴望统一的,在他的内心已经造成了触动。

“这现实吗?”

1982年10月,北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位客人名叫沈诚,是蒋经国的机要秘书。

他的到来让所有人都认为他是来给蒋经国访问大陆打前站的,于是中央给予了他相当高规格的接待,由负责对台工作的邓颖超亲自接见。

但商谈过程不怎么顺利,邓颖超反复跟他提及两岸和平统一的相关政策,可沈诚却屡屡顾左右而言他,给人感觉还是缺乏诚意。

不过邓颖超很快便打消了这个想法,如若蒋经国没诚意,那也不至于把自己的机要秘书大老远派来谈话了。所以只能说,台北的政治气候恐怕还不是谈判的时机。

邓颖超意识到这一点时,虽心中无奈,但也接受了蒋经国和沈诚的苦衷。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邓颖超(中)、邓小平(左)和宋庆龄在一起

当然会有人因此感到遗憾,首当其冲的便是给蒋经国写信的廖承志,继曹聚仁、章士钊撒手人寰后,廖承志也于1983年带着没能见到祖国统一的遗憾去世了。

眼看着为了两岸统一耗尽终生的先辈们一个接一个离开人世,邓小平在有生之年解决台湾问题的迫切希望越来越强烈,他也对多年的老战友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要实现统一,就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我们则更倾向于举行两党平等会谈。”

4年后(1986年),蒋经国再次将沈诚派到北京,与中央领导人举行第二次会谈。

其他的诸如通航、通商、通信等内容倒没什么,都很好谈,可后来沈诚转达了蒋经国的一个“特殊要求”,结果让包括邓小平在内的所有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蒋经国的“特殊要求”就是必须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这要求简直荒唐,意味着中国大陆必须放弃已经实行了近40年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与台湾的政治制度“接轨”。

邓小平听罢,想都没想就以四个字回应沈诚:“这现实吗?”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邓小平(右)

不得不说,蒋经国这种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不知道他到底是真有这样的想法,还是想用一个匪夷所思的理由来拖延时间。上次邓颖超跟他们谈判时就是这样,沈诚对我们的诚意完全不置可否,不知道蒋大公子究竟咋想的。或许是他是想尽自己一切所能,为台湾人民多争取些利益吧。

可蒋经国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点:谈判的前提条件是双方的“本钱”必须对等。而中国大陆的“本钱”明显比台湾要雄厚得多,若按这个规矩,台湾根本没资格与大陆谈判。

因此,大陆方面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台湾当局谈判,就已经很给台湾同胞面子了,也已经很看重台湾人民的利益了。

再说了,三民主义过去搞得人心丧尽,难道还要让全中国的老百姓再受一遍苦?

不过,邓小平还是耐心解释:“你们在大陆搞过三民主义,还搞了三十年,但结果呢?贪污腐败,积贫积弱,外不能御强敌,内不能富人民,历史早已做出了选择。”

邓小平一番话,令沈诚心悦诚服,从此再也没提过“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话。他回台湾后,将邓小平的答复一五一十告知了蒋经国,蒋经国听罢陷入沉思,感受到了昔日老同学的厉害。

同时,蒋经国也知道,几年前邓小平从美国访问回来后,就发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始终不肯让步,甚至对下属放言:“大家要做好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关系倒退的准备。”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为了台湾,邓小平连中美关系都不顾了,看看还有那个没眼力见儿的敢干涉中国内政。

邓小平的行为,得到了蒋经国的积极响应。

1987年下半年,蒋经国下令解除台湾本岛与澎湖列岛的戒严令,同时在国民党中央设立大陆工作小组,甚至决定了要在次年1月的国民党中常委会上讨论赴北京谈判的人选。

与此同时,蒋经国还决定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允许在台湾的国军老兵回大陆探亲。

蒋经国居然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让两岸关系达到了过去几十年都未曾达到的高度,关系迅速升温,种种惊喜不免让人感慨:蒋介石的这位大公子还真和他爹不太一样,是真心希望两岸统一的。

说实在的,只要大陆向台湾抛出的橄榄枝得到台湾的积极响应,一切事情都是好商量的,自家兄弟谁希望一天到晚剑拔弩张?不累吗?

出师未捷身先死

不管怎么说,1987年在两岸关系史上都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统一。此时的邓公虽年过八旬,但仍耳聪目明,蒋经国也才七十多岁,如果他能有他父亲那个寿命,再在台湾当个10年领导人也不成问题。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当时所有人都相信,只要两位老人牢牢维持住两岸关系,不被任何心怀不轨之人挑拨离间,想必用不了几年,宝岛台湾终将会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掉进祖国母亲的怀抱。

那时,两岸都已经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好了一切准备。

然而,蒋经国这边却有了变数。

他得了糖尿病,病得还挺严重,即便医生已经警告多次,但蒋经国仍像个嗜甜如命的孩子,还会为了吃喜欢的糕点和医生发脾气。

时间一长,他的血压和血液含糖量就高出了正常人的一多半,器官也出现了衰竭的现象。

虽然身体亮起了红灯,但蒋经国自忖身体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可是,老天爷也真是造化弄人,他虽护佑中华民族走向了新生,却总喜欢在台湾问题上设置绊脚石。

1988年1月13日早上9点,饱受多年糖尿病困扰的蒋经国在与病魔奋战了整整四小时后,突然咳血去世,他亲自参与推动的两岸谈判也随之终止,令人倍感惋惜。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蒋经国(右)

蒋经国的遭遇和70年代的章士钊一样,用一句诗就可以形容:

“出师未捷身先死。”

蒋经国死的时候很可怜,肠胃疼痛难忍,周围到处都弥漫着药味,更凄凉的是几个子女要么生病、要么外放、要么远嫁,一个都不在身边。

蒋经国死的时候没留下任何遗言,只在床单上留下了一摊暗红色的血——那是他临死前吐出来的。

为了两岸统一,毛主席和邓公两代领导人都尽了力,他们为此耗尽了心血,却都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蒋经国去世后,遗体也跟他父亲一样选择了“殓而不葬”,灵柩至今还停放在台北慈湖,只盼将来两岸统一后能魂归浙江溪口老家,实现“回到故园与先人同在”。

蒋氏父子先后的溘然长逝,让两岸统一失去了重要推手。如果蒋介石没有经历阳明山那场车祸,多活十几年的话,如果蒋经国能控制饮食,少吃甜食,保重好身体的话,说不定祖国的统一大业就能在90年代实现。

这一切都太可惜了。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

老年邓小平

上天赋予了邓小平90多岁的长寿,却没有将这一恩惠给予蒋经国,导致两岸关系至今还未解决。这也正如邓小平听闻蒋经国死讯后所说:

“若蒋经国健在,中国的统一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有过两次合作,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不会有第三次合作。”

随即,邓公仰天长叹:“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笔者只希望,我们这一辈人能看到两岸统一的那一天。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86年台湾联系大陆谈统一,蒋经国提一要求,邓小平驳斥:这现实吗》发布于2023-7-2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