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邓丽君以《甜蜜蜜》《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长久》等脍炙人口的歌曲风靡大江南北,红遍亚洲各地。
前往各地演唱时,邓丽君无比自豪地承认自己是河北大名人,并且多次透露了想回祖国大陆的念头。
但是,邓丽君却终身未踏上大陆的故土。
2003年前后,《文萃报》突然刊登这样一则新闻,大致内容是20世纪80年代,邓丽君已经秘密与新华社香港分社达成联系……
绝色佳人,明珠陨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一年,蒋介石带着100多万军队、官员和家眷迁至台湾。此后多年,两岸人民只能隔海相望。
邓丽君的父母正在此时,被时代洪流裹挟着,落脚到了台湾云林县。邓丽君于1953年1月生在云林县的眷村,母亲赵素桂祖籍山东,父亲邓枢河北大名人,乃国民党中尉军官。
虽是军官,由于生活穷苦,母亲赵素桂甚至与邻居约定好,想把邓丽君送给他人抚养。当看见这个小女婴如此可爱,父母无论如何也难以割舍,送人之事就此作罢。
不知是喜还是忧,邓丽君在三四岁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她跟着家里唯一的收音机学唱歌,六岁就已经有公开表演的经历。
小学毕业后,邓丽君进入金陵女中读书。1963年,她参加中华电视举办的黄梅调歌唱比赛,一举拿下冠军;1965年,邓丽君开始频频在电台、歌厅演唱。
十二岁的她无法兼顾学业和唱歌,不得不辍学。投身歌坛的邓丽君,以平均每三个月的一张速度发行专辑。
由于那时的台湾经济高速发展,国民党当局却实行较为严苛的禁令,物质发展的同时,压抑的人们正在寻求精神与思想上的慰藉。邓丽君那婉转悠扬的歌喉与甜美的歌曲,化作一缕缕清风,让身处压抑中的台湾民众获得些许安慰。
正因如此,邓丽君事业蒸蒸日上。她还学习了粤语、英语、马来语、日语等好几种语言,最终成为国际巨星。
每逢前往日本,东南亚各国或香港地区演唱时,邓丽君从不忘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她经常以旗袍亮相,每次压轴都会演唱一首中文歌曲,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承认自己来自河北。
此种举动,饱含了她至真至诚的民族感情。
时代终将落幕!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泰国清迈旅游时突发哮喘,当酒店服务生发现她时,邓丽君已经进入弥留之际。在被送往医院抢救的路上,便已失去生命体征。
这么一位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离开人世之际身边没有亲人、更无爱人。
明珠陨落,四十二岁的邓丽君留给了后人无限哀思与遗憾。
邓丽君与新华社香港分社的交往
不知从何时起,诸多地摊文章包括网络上充斥着“邓丽君是国民党特务”的这种说法。经多方查证,此种说法应当是子虚乌有的谣言。
不过二十多年前,《文萃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详细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丽君与新华社香港分社秘密交往的过程。
彼时的邓丽君早已成为流行音乐的标志,她的风格让她在大陆拥有广泛歌迷。因此,邓丽君在海峡两岸,包括香港、澳门齐名,甚至就连当时文化部部长刘忠德都是她的歌迷。
1988年,大陆中央电视台向邓丽君发出参加第四届海峡之声音乐会的邀请。此前,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组曾多次运作,邀请她参加,却都没有成行。
如今披露的资料显示,邓丽君之所以难以回大陆演出,就是因为违反了国民党当局所谓的“三不政策”。
蒋经国甚至指派宋楚瑜劝阻大陆,劝阻邓丽君不要到大陆演出,使她失去了回到祖国大陆的宝贵机会。
在如此苦闷的情况下,邓丽君一次前往香港演出时,在一位友人的家庭聚会中偶遇了新华社香港分社文体部的彭燕燕女士。
虽然二人素未谋面,但邓丽君对这位新认识的朋友非常热情。临别时,她表示自己很想与新华社建立经常联系,却要对外界保密。
由于邓丽君的特殊身份,香港分社领导经过仔细研究后决定由文体部部长韩力,职员彭燕燕、牛钊,三个人负责与邓丽君接触。
与邓丽君交谈过程中,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工作人员发现她从不避讳自己家事,还说起小时候种过菜,穿有带补丁衣服的过往。
她也从不讳言对祖国大陆的向往。
谈及要到内地演出时,邓丽君总是非常兴奋。彭燕燕还给她进行了一番规划,如第一站到北京、第二站去上海,三、四站分别落户西安、广州,这样祖国东西南北都照顾到。
邓丽君立即表示:如果能回到内地演出,自己肯定要退掉许多相关工作,尽心尽力准备,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期盼与热爱。
还是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阻挠,邓丽君的演出计划与准备工作一直没有落实下来,心情十分郁闷的邓丽君再次找到彭燕燕、牛钊等人寻求解决之法。
众人一合计,建议邓丽君使用化名,拿着中旅社的“回乡证”进入内地,然后由彭燕燕全程陪同。
不过,这个“旅游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因为邓丽君害怕即使到了内地后再返回台湾,肯定会受到政治单位的审查。
1988年,邓丽君再次找到了新华社工作人员,提出想在祖国大陆买一套房子的念头。
牛钊询问邓丽君最喜欢哪一座中国城市?邓丽君脱口而出道——苏州。
那时的牛钊要回江苏休假,于是就顺便去了一趟苏州,他亲自为邓丽君挑选了一套两层楼的花园楼房,价格不超过六万元人民币。
因为那时便携式拍摄设备不流行,牛钊画了个草图带回香港给邓丽君查阅。邓丽君起初不相信六万元就可以买到一栋二层花园住宅,当牛钊再三解释清楚后,邓丽君迫不及待要汇钱,把那套房屋立即买下来。
可惜的是,此次“买房计划”亦未能成行。
从邓丽君秘密与香港新华社分社交往的过程来看,她天生对祖国与大陆人民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感。
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清明前夕,邓丽君的“衣冠冢”落户在上海人文纪念公园。她一生这么热爱大陆,离世后与许多大陆艺术界名人相邻,想来便不会寂寞。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邓丽君与新华社香港分社秘密交往内幕》发布于2023-7-23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