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一群解脱了学业束缚的年轻男女们开始迎接他们的“新生活”。与高中时代紧张压抑的生活相比,他们现在拥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和金钱。然而,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竟有很多女高中生在高考结束后扎堆涌向医院!她们到底想做些什么?这反映了中国教育中的哪些“盲点”呢?
来自杭州的刘女士最近非常困扰,她不明白为什么一直听话懂事的女儿在高考后与她频繁争吵。原本她计划七月带女儿去上海迪士尼玩,但现在整个家庭都因为女儿过于“爱美”而心情低落,旅行计划暂时搁浅。
刘女士的女儿小雅今年刚满18岁,身材高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对于刘女士来说,小雅一直是她的骄傲。而且,小雅今年的高考表现也很好,预计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因此,高考结束后,刘女士带女儿立即购买了最新款手机和电脑,并特批给了小雅2000元零花钱,还答应在填报志愿后全家一起去上海迪士尼游玩。然而,当刘女士认为已经很好地安排了女儿的假期时,小雅却提出了一个让父母难以接受的要求。
原来,小雅从初中时开始就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她觉得自己的单眼皮不够漂亮,鼻梁也塌,一直想做双眼皮和隆鼻手术。但在中学阶段,她不敢告诉父母,明白应该把学业放在第一位。
然而,高考结束后,小雅觉得有机会让自己变得更美丽,所以向父母透露了自己想整容的想法。刘女士和丈夫听到女儿的要求后感到震惊。在他们看来,女儿长得已经很漂亮了,虽然五官不算精致,但也算秀气。
听到女儿要整容,思想保守的刘女士和丈夫无法接受。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年轻的女孩要在脸上"动刀"?尤其是刘女士的丈夫与女儿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为了家庭和睦,刘女士只能暂时安抚丈夫,打算与女儿好好谈谈。然而,她面对坚定的女儿时也感到无奈,母亲只得同意带小雅去整容医院了解一下详情,之后再做决定。
小雅看到母亲态度有所软化十分高兴。她不再与父母争吵,每天都盘算着何时能和母亲一起去医院面诊。看到女儿如此,刘女士也很无奈,因为她既不赞同女儿整容,又无法压过女儿的坚持。于是,刘女士同意预约了女儿想做的两个整容项目。
其实,小雅和刘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将整容视为假期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一些"开明"的父母会将整容作为女儿成人礼的庆祝礼物。那么,为什么中学生热衷整容,这隐含了哪些社会问题呢?
其实,造成整容年龄逐渐低龄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正面的"爱美"引导。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许多网红因为拥有高流量逐渐获得了话语权。这些网红出于工作或个人需求,经常做各种整容手术。
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接收社会信息的阶段,经常看到网络上充斥着不同类型的整容信息,自然会产生向往的心理。尤其是那些依靠颜值出名的网红,无意中扩散容貌焦虑,导致这些中学生对自己容貌越来越失去信心,结果选择通过整容来提升颜值。
此外,中国长期沿用的应试教育也导致这些十几岁的学生把高考结束当作宣泄欲望的突破口。暑假期间,他们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甚至父母也更容易同意他们的要求。
然而,导致大量高考生扎堆整容的深层原因是中国的"美学"教育失衡。在这些年轻人心中,美貌变得千篇一律。只有大眼睛、高鼻梁才被认为是美的标准,单眼皮、塌鼻子就不会受到重视。
实际上,这种逻辑本身就有问题。美没有界限,没有标准。单眼皮小眼睛也可以很灵动,塌鼻子也可以很可爱。如果每个人的五官都变得一模一样,那种美又有何意义呢?因此,在对待青少年的美学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美丽,培养出个性化的美。
当然,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社会缺乏对中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一些学校和家长只关注分数,忽视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这导致一些学生会更加迷失自我,失去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更容易受到外部宣传的影响,产生容貌不自信,进而加入整容大军。
总之,在关注社会和教育因素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学校和老师应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心理疏导学生;政府也应加强对整容机构的监管。当然,这需要家庭的配合,才能帮助这一代年轻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高考结束,高中女生在医院扎堆,彻底撕开了中国教育的“遮羞布”》发布于2023-7-14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