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灿烂的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传统节日就是其中之一。时至端午,很多家庭都开始在门口悬挂艾草,但是你知道挂艾草有什么讲究吗?老人忌讳的“三长两短”挂法是指什么意思呢?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古代中国人可谓用香的行家,咱们老祖宗从商周时期就开始焚烧香草来驱邪避疫、熏香养神,而艾草的使用就是来源于此。
端午之后天气变暖,各种蛇虫鼠蚁数量越来越多,而这时正是艾草长势正好的时候,古人发现它的香气可以驱逐蚊蝇,净化空气,所以人们就会把它挂在门口,将毒虫拒之门外。
你真的会挂艾草吗?
挂艾草是一种流传千余年的习俗,其中有不少讲究,如果挂错了可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情。
挂早不挂晚。民间认为,采割艾草的时间越早越好,因为阳光晒过的艾草水分流失,味道不那么浓郁,清晨露水未干的时候采摘的艾草最为珍贵。
切忌“三长两短”。挂艾草的时候讲究挂双数,尽量选长短一致的艾草,不要折断,整枝悬挂效果最好。
倒挂艾草。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艾草都是倒着挂的,过去老人说艾草与菖蒲如同剑一般,都是要倒挂。实际上,倒挂可以让它的香气挥发更慢,使用时间也会更长。
揭开香里的学问
看过上面挂艾草的讲究,你一定会发现,过去民间一些吉凶的说法,多数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只是披了一件传说的外衣。香品作为一种虚无缥缈之物,古人的想象更多,一些约定俗成的讲究自然也是不少。
比如老人会把烧到一半断火的香称为“断头香”,认为这样的香再点燃不吉利。从科学角度来讲,这样的香多半是品质有问题,杂质太多,或者研磨不够细腻。我一位朋友在香至尊沉香工作,这是一家古法沉香香铺,他家就是在古方配伍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加工技术,让香粉质地更细腻,沉香的香气特点得到更好地展现。
伴随国潮复兴,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遗忘于历史的传统和讲究,在用香方面的学问被重新拾起,艾草、香囊、线香等生活小物串联起香文化的发展脉络,香至尊沉香这样的老字号香铺在年轻人中间逐渐流行起来,来源于地道香材的香气唤醒了藏在每个人骨子里对于中国香气的喜好,赋予它全新生命力。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切忌“三长两短”?解读香里的学问》发布于2023-6-24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