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声音在欧洲多有迎合者,一段时间来美国不再将与中国“脱钩”挂在嘴边,而是开始宣传新的“去风险”论调,但本质上,美国都是希望拉盟友与在某些领域与中国划清界限。近期,德国总理朔尔茨也提到了“去风险”概念。中国专机降落柏林,一番话引发德国政商界深思。
李强总理到访德国,一针见血指出所谓“去风险”实质
近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到访德国,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在德国期间,李强总理与德国政府及商业界人士充分交流沟通,期间李强总理也提到了近期西方盛行的所谓“去风险”问题。
李强总理说,“去风险”现在成为热词,去风险本身无可非议,但反对以“去风险”为名,行“脱钩”“断链”之实。
以汽车产业为例,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庞大,包括大众等一系列汽车常年在华畅销,但中国并不觉得这是“风险”。还有德国的西门子设备,这些都是国内医院常见的引进设备品牌,我们并没有觉得不安全,也认为这不应该是“风险”。对这些问题,中国从未搞所谓的“去风险”。
李强总理的一番话简单明了,用最直接的话表明“去风险”是伪命题。当前西方一些人热衷于拿“去风险”说事,并且毫不掩饰地将矛头直指中国,这不过是给“对华脱钩”换了一件外衣,本质上还是搞脱钩断链那一套。
“脱钩”更换外衣,欧盟酝酿加速落地一项法案
我们注意到,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期也多次提到有关问题,在前不久的欧洲议会上,他称不赞同欧洲“对华脱钩”观点,但鉴于“来自中国的对抗和竞争有所加剧”,要“明智地排除一些风险”。
表面上看朔尔茨的上述表态是在“替中国说好话”,但言语中仍然能看出,朔尔茨从根本上是认可美方提出的“部分脱钩”主张的。
根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委员会正酝酿加速落实一项新经济安全战略,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对对外投资进行筛选,以及对出口实施管制,欧盟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要“防止欧盟的技术被中国等国获取”,并防止其被其竞争对手用于军事用途。
事实证明,说一套做一套并不只是美国的专利,深受美国影响的欧洲同样深谙此道。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德国对华态度大变?中国专机前往柏林当天,朔尔茨表态,给美立军令状?》发布于2023-6-23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