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王鹤滨与毛泽东前言作为毛主席曾经的生活秘书,王鹤滨一直怀念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毛主席的衣着,毛主席的随意,毛主席的粗茶淡饭等等,都让他毕生难忘……“上级决定派你去做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王鹤滨担任毛主席的保健大夫,除此之外,还兼任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很长一段时间里,王鹤滨和毛主席两个人几乎是朝夕相处。王鹤滨出生在河北安新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943年,19岁的王鹤滨从晋察冀军区到了延安的中国医科大学。那时,毛主席有时会来学校讲话,王鹤滨看到毛主席朴素的穿着,听到毛主席深入浅出的讲话,这对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一度是个很大的震动。抗战胜利后,王鹤滨被分配到延安的兰家坪,那是中央门诊部所在地,也是军委卫生部所在地。那时,王鹤滨在军委卫生部的义诊科当科员,同时在门诊部当眼科医生。1946年的初夏,王鹤滨接到任务,要为毛主席检查视力。这次的检查毛主席事先并不知情,他们是“硬闯”进去的,因为检查很费时间,大家担心毛主席不接受。当时正值内战爆发的前夕,在这短暂的平静中,毛主席每天的工作却是更加辛苦。卫生处考虑到毛主席用眼过多,想要对他的眼睛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便采取了“突然袭击”的办法,好让毛主席不好推却。毛主席当时住在一处由三孔砖窑组成的平房内,而他办公的地方就在中间的窑洞。这天下午,王鹤滨和卫生部的副部长傅连璋一起,来到毛主席在王家坪的住地。等王鹤滨等人到达的时候,毛主席正在伏案办公,看到有人来了,便放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傅连璋走到毛主席身边,介绍说:“主席,这是王医生,今天要给您检查一下眼睛。”毛主席同意检查,也很配合,检查结果是轻微近视。查过以后,毛主席看王鹤滨很年轻,便关心地询问他在哪学习,王鹤滨回答说是在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当王鹤滨询问毛主席是否需要配眼镜时,毛主席十分和蔼地回答说,看东西不碍事,就不要配眼镜了。1949年8月下旬,毛主席及中共中央的部分机关搬进中南海。一天,中央办公厅行政处的负责人找到王鹤滨,郑重地通知他说:“上级决定派你去做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现在想了解一下你有什么意见?”对王鹤滨来说,这个消息来得十分突然,他整个人一下子有些胆怯起来。虽然王鹤滨曾经为毛主席检查过视力,近距离接触过毛主席,可做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却是项重大的任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想负担,是因为在王鹤滨看来,对于当时的全国人民来说,“毛泽东”这三个字意味着希望、理想和依托,而他的健康也自然成为了人们的财富。正因如此,做毛主席的保健医生既是一项巨大的荣誉,可与此同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却是是否有这样的水平来承担。接到任命后,王鹤滨犹豫了好一会儿,嗓子发干,声音也变得有些颤抖起来。紧接着,王鹤滨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和顾虑:“我去,但怕做不好……”“那就去吧,能在毛主席身边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只要你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就一定能完成好这个重大的任务。”就这样,王鹤滨成为了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并在后来还兼任了毛主席的生活秘书。第一次与毛主席正式见面的时候,毛主席对王鹤滨说:“王医生,目前我这里的事情不多,有时间你还要多照顾一下其他几位书记。”在此之前,王鹤滨对毛主席的性格、行事作风、兴趣习惯一无所知,也没有人告诉过他,作为毛主席的保健大夫,应该怎么样和毛主席相处,每天要为毛主席做些什么?正因如此,王鹤滨本来以为,第一次正式和毛主席见面的时候,他可能会对这些事情有些交代,起码聊上几句,却没想到毛主席只是简单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便戛然而止。图 | 王鹤滨王鹤滨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就在他内心紧张琢磨的时候,毛主席开口了:“王医生,在我这里工作不要拘束,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啊?”毛主席长长地拖出“啊”字后,自己禁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王鹤滨没有想到,领袖的口中竟然也会说出这样民间的语言,一时感到有些出乎意外。但他很快就明白了,毛主席会用这样的口吻,大概是为了冲淡他的拘谨,调节此刻屋里的气氛,便跟着毛主席一起笑了起来。后来,王鹤滨兼任了毛主席的生活秘书。有一段时间,毛主席毛泽东总是以没时间看《参考消息》为借口,让王鹤滨来读给他听,以这种方式培养观察认识问题的能力。毛主席对王鹤滨说:“你注意一下《参考消息》,有些国际性的动态呀,请你给我讲一讲。王鹤滨接受了这个任务,每当看到他感兴趣的国际评论,不管长短都会拿去,从头到尾念给毛主席听。毛主席听完,抽支烟之后就笑了,也没有说别的,王鹤滨很高兴,他觉得这可以让毛主席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转换一下脑筋。过了几天,王鹤滨又看了一篇文章,当他给毛主席念完后,毛主席又笑了,并对王鹤滨说:“不是你这样的办法,你应该用我的稿酬订一些报纸,不管什么样的,你都买来,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产生一种观点了。当你产生观点以后,你再给我讲你的认识。”王鹤滨当时没理解毛主席这话的意思,一直到他后来当了研究生才能体会:只有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找出适合你或者是你认为要发展的东西。原来,毛主席当时是在培养他观察问题的眼光。“你跟毛主席吃饭,不要总是埋头苦干啊”王鹤滨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后,毛主席有时会请他一起来吃饭,并亲自为他夹菜,王鹤滨以为自己是尊重毛主席,但是却因此受到了汪东兴的批评。王鹤滨在毛主席那里工作,吃饭时间到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不知道,值班卫士就通知他说:“王秘书,主席叫你去呢。”等王鹤滨去了以后,看见桌子上摆着饭菜和两双筷子,毛主席刚从办公室出来,一边系着扣子一边朝这处走来,用手一指,示意王鹤滨坐在他旁边:“ 别看啊,吃吧。”图 | 毛主席与王鹤滨王鹤滨不好意思吃,他觉得是陪毛主席吃饭,所以不敢随便夹菜。毛主席看见就说:“你们青年人喜欢吃肉,你来尝尝这个牛肉片,这个苦瓜我爱吃,你也尝尝。”说着,毛主席把菜夹到了王鹤滨的碗里,这种情况在后来发生了很多次。有一次,毛主席在丰泽园散步的时候,王鹤滨和汪东兴走在后面,忽然,汪东兴笑了。王鹤滨问他有什么好事,让他这么高兴?汪东兴说:“你跟主席吃饭,不要老是埋头苦干啊。”王鹤滨没有明白汪东兴这话是什么意思,很是不解地问:“什么埋头苦干呀?”汪东兴就对他解释说:“主席跟我讲,你陪他吃饭的时候,也不说话,光埋头吃,说你是咱们自己培养起来的人,不懂得待人接物这一套。”图 | 毛主席和汪东兴说到这里,王鹤滨马上明白了汪东兴话里的意思。那次,汪东兴还告诉王鹤滨,让他以后不要老让毛主席照顾自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期间,王鹤滨发现他的生活十分简朴,基本保持了苦难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普通百姓一样吃五谷杂粮,从没见过他吃任何保健品,也没吃过任何补品。作为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心里始终有两个遗憾:一个遗憾是没有帮助毛主席把烟戒了,另一个遗憾是毛主席在进城之后,由于体力活动减少的原因逐渐偏胖了。我们都知道,抽烟是毛主席的一大爱好,可是抽太多烟难免对身体不好,作为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王鹤滨自然不可能对此熟视无睹,为此,他曾经策划了一场促使毛主席戒烟的“运动”。图 | 毛主席在中南海散步(毛主席后侧为王鹤滨)在经过认真的思考过后,王鹤滨鼓动全体卫士,以及毛主席的女儿,和他身边工作人员的孩子:在毛主席吸烟的时候,采取劝说或者直接没收的方式,阻止毛主席吸烟。在医务人员的不断劝说下,毛主席本人也明白了吸烟的危害。他对此也作出了配合,并让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口袋里放一些瓜子、水果糖,在烟瘾上来的时候,以这些东西来替代。不过,毛主席最终还是觉得这个方法不太可行,他对王鹤滨说:“烟, 我吸进去的并不多,大半是在手中燃烧掉的。如果没有香烟在手上,或吸上几口,在思考问题时,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有了香烟在手,就好像补充了这个不足。糖和瓜子,起不到这个作用。”对于毛主席的这番话,王鹤滨十分理解,他觉得作为一个保健大夫,是要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自己的保健对象身心健康和愉悦,而不该是在你做工作后,使他们感到痛苦和不适。因此,王鹤滨最后不得不做出决定:结束这场戒烟运动。王鹤滨为什么离开中南海?1953年底,王鹤滨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提出去苏联继续学习深造的请求。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三次找王鹤滨谈话,直到看他打定了主意,才同意让他走。其实,除了希望继续深造这个原因之外,王鹤滨决定离开还有一个原因。早在延安时期,王鹤滨就和江青打过交道,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王鹤滨还为毛泽东等领导人和江青检查过身体。在王鹤滨的印象中,当时江青言谈随和,衣着朴实,给人印象还不错。1949年8月,王鹤滨担任毛泽东的保健大夫后,和江青的接触也渐渐多了起来。那段时间,他经常会遵照专家会诊做出的医疗方案,为江青作治疗。当时,王鹤滨为江青做得比较多的是静脉注射,而江青对他的注射也相当满意,称他为“神枪手”。但王鹤滨却认为,他为江青做的这些治疗,精神安抚的意义要远大于真正的医疗意义。王鹤滨当时为江青注射的都是维生素、葡萄糖之类的药剂,他本人将这些东西称作是“安慰剂”。而且,王鹤滨认为,江青的机体实际上并不缺乏这些,而是缺乏正常的工作。到了后来,江青的脾气越来越乖戾,有时甚至表现出来是有些骄横。当时,傅连璋主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他为了让毛泽东少为这些事情分心,对江青的健康格外关照。为此,傅连璋专门为江青安排了老护士高云清,后来又派来了保健大夫徐涛,使她享受到了较高的保健“待遇”。而王鹤滨与江青之间出现最激烈的“冲突”,是在全国的生产节约运动背景下,由于中南海里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们,自觉提倡节约生活开支这件事情引起的。为此,毛泽东曾专门找王鹤滨谈话,毛泽东要王鹤滨下决心,把生活开支往下压。可毛主席平时的生活已经很朴素了,王鹤滨感觉无法再压了,但毛主席还是要他想办法。最后,王鹤滨只好把过去敞开供应的水果,改为定时定量供应,但是这个改变却引起了江青的不满,不论王鹤滨怎么解释,江青都不满意,甚至指责卫士们随便吃水果。江青的态度一度让王鹤滨感到有些难以理喻,后来还是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出面,才把这件事平息下去。但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王鹤滨作为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免不得会与江青有接触,也会因为各种问题引起碰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王鹤滨心里生出了一个念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数十年后,当王鹤滨再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检讨说,他过去与江青的这次争吵,也说明他当年在处理事情上不够老练,那时他只想到是毛主席交给他的任务,却没想到这也是毛泽东家的内部事务,而江青是家里的主妇。王鹤滨觉得,在涉及家务的事情上,还是应该先和主妇商量一下,再做规定的。如果他当时能这样做的话,也不至于后来和江青产生那样尖锐的对峙。当王鹤滨向毛主席提出深造的请求时,毛主席以“我需要你在我这里工作”的话,两次否决了他的请求。王鹤滨认为毛泽东的身体情况还好,自己也年轻,应该抓住时机,掌握了更高的医术再为毛泽东服务,就又提出了第三次请求,毛主席终于松口同意了。毛主席问王鹤滨要学多长时间,王鹤滨回答说从大学学起,毛主席觉得时间太长,王鹤滨就说那他去做研究生,研究生三年多,本来是三年,后来呆了三年半。1958年,王鹤滨获得了苏联医学副博士的学位。王鹤滨回国后,先是在负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医疗任务的北京医院工作,后来到了二机部从事医务工作。1985年,在中国核工业部任安全防护卫生局局长的岗位上,王鹤滨正式离休。王鹤滨晚年并没有闲着,几乎每天都要写书、坐诊,仍然把他的许多时间用在以他的过人医学造诣,为大众解除病痛之中,他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这些,他还很喜欢写字画画。闲暇之余,王鹤滨时常会想起毛主席,他始终怀念着过去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他认为那是他人生中金色的时代,是最辉煌的时代:毛主席是个金光四射的人物。图 | 晚年的王鹤滨2013年,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回忆起这位伟人生活的点点滴滴,王鹤滨觉得,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1949年王鹤滨陪主席吃饭,汪东兴:跟主席吃饭,不要老是埋头苦干》发布于2023-6-16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