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夏天,美国洛杉矶的一名青年接到了家中养父的来电。养父告诉他,他的亲生母亲来见他了!这名青年就是张闾琳。张闾琳已和父母分别21年,他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张闾琳激动不已,放下手中的工作就往家里赶。刚到家门口,他就见到了一位神色焦急的中国妇女。见张闾琳走来,这位妇女便激动地上前抱住他,哽咽得说不出话……为了见面的这一刻,张闾琳的父母等了整整21年。而他们的故事,还要从1940年说起。时局动荡,临危托子张闾琳是张学良与赵一荻相恋后唯一的儿子。张学良虽在1914年时就和原配夫人于凤至完婚,且两人曾育有三子一女。但张学良的这三个儿子都没能平安终老。他的长子张闾珣天资聪颖,也很好学,但张闾珣从小就比较敏感。在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失去自由后,张闾珣十分担心父亲的状况,为此熬坏了身体,最终于1981年9月病逝。张学良的次子张闾玗性格开朗大方,但他去到美国后就染上了烟瘾,每日要抽掉近十支烟,最终因患肺病病逝。而老三张闾琪为人比较老实,也十分懂事。但他还未成年就患了肺结核。张学良为了治老三的病操碎了心,却还是没能避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这三个儿子全都不幸去世后,被监禁的张学良倍感心寒,他只有与赵一荻生的儿子张闾琳了。但在1940年时,张学良被转移到贵州软禁。赵一荻知道后担心张学良在监禁之下过得不好,便决定“自投罗网”,去蒋介石建筑的囚牢之中陪伴张学良。赵一荻不愿让儿子一起去受苦,于是她在经过考虑后,决定将张闾琳托付给美国朋友伊雅格。伊雅格曾在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手下做过军需官,两人交情颇深。恰好当时伊雅格夫妇准备回到美国旧金山,于是赵一荻便让儿子和他们一起离开。临别之际,张闾琳知道了母亲的用意,自出生后就没见过父亲的他突然抱住母亲的腿不肯撒手,还大哭着说要和母亲一起去陪父亲。赵一荻看着眼前还未满10岁的儿子,心痛不已,但为了丈夫张学良的安危,她只有忍痛和儿子告别。在伊雅格夫妇出国前,赵一荻还特别叮嘱他们,为了不暴露张闾琳的身份,给伊雅格一家招来杀身之祸,她希望伊雅格夫妇不要让孩子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为了保护张闾琳,伊雅格夫妇在去到美国后为他改名为“克尔”,还告诉他平时不能说中文,要用英文进行对话,避免旁人猜疑。渐渐地,张闾琳能够熟练掌握英文了,多年生活在国外的他也被看作是伊雅格夫妇收养的孩子,却无人知道他的身世。相隔两岸,千里寻亲1946年10月,张学良被秘密转移至台湾继续幽禁。在台湾的这几年里,他和赵一荻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们住的是废弃的炮台,刮风的时候还常有风从破洞里飘进来,赵一荻就拿被子给张学良捂得严严实实的,不让他受凉。1954年冬天的时候,台湾高雄的炮台里来了位启蒙老师。他就是国民党原驻美国的“大使”董显光。董显光是宋美龄派来的,和他一起的还有其夫人赵荫芳。董显光此行,表面上是为教张学良英语而来,实则是为了帮蒋介石弄清楚张学良在幽禁期间有没有向他“投诚”的意思。董显光但令蒋介石没想到的是,董显光夫妇在炮台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张学良和赵一荻不是蒋介石口中的小人,他们待人十分善良。所以董显光夫妇渐渐也就和其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当董显光夫妇要回到蒋介石处述职时,他们见张学良和赵一荻外出不方便,便询问他们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这时,赵一荻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将自己想找回儿子张闾琳的事告诉了董显光夫妇。董显光夫妇正好要在赴台北几日后去美国,听说他们的孩子被朋友带去了美国,便欣然答应帮他们寻找。赵一荻说出了当时伊雅格夫妇的地址:旧金山湾区格林大道 309 号。董显光夫妇记下地址后就离开了。自董显光夫妇离开后,张学良和赵一荻每日都在等待着他们的来信。他们终于在6月的一天收到了从美国寄来的信件。张学良和赵一荻打开信封后,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中西装笔挺的男青年有着明亮的眼睛,而他的眉眼、神情等,和张学良有众多相似之处。他们高兴坏了,反复拿起照片查看,并十分确定这就是自己分别了十多年的儿子张闾琳。张学良和张闾琳他们也从信中知晓了董显光夫妇寻找张闾琳的曲折经历。原来,当年伊雅格夫妇住的地方发生过一场火灾。董显光夫妇还以为他们在火灾之中遭遇了不幸,他们去旧金山市政局里查看当年因火灾去世的人员名单,幸而发现名单中没有他们的名字。但找人的线索就此断了。董显光夫妇询问了众多美国好友,都不知道伊雅格夫妇去了哪里。无奈之下,他们求助于美国国务院。国务院也将此事登记了下来。几个月后的一天,董显光夫妇突然接到了国务院的电话,电话那边表示已经查到了伊雅格先生的住址,并且还将地址给了他们。董显光夫妇照着这个地址终于来到了伊雅格的家。在说明来意后,伊雅格也告诉他们,他的养子就是张闾琳。于是董显光夫妇连忙将这一消息告诉张学良和赵一荻,张学良二人知晓此事后激动不已。但由于张学良还处于被蒋介石软禁的阶段,无法去美国与儿子团聚,便由赵一荻一人奔赴美国与儿子相见。分别21年后,赵一荻发现,张闾琳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未接触过中文,已经不会说汉语了。但他经好友多年的悉心培养,已经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航天技术研究员,现供职于加州的一个空军基地。张闾琳也在读大学期间,认识了自己的妻子陈淑贞。赵一荻见儿子身姿挺拔、自信懂礼,也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便觉得十分欣慰。她很感谢伊雅格多年来为抚育张闾琳所做出的努力,并在其后得知伊雅格的妻子埃娜在来洛杉矶不久后就因病去世了。她向曾经的好友表达了哀思,随后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在美国的这段时间里,赵一荻告诉了张闾琳她在台湾的地址,之后她因要回台湾陪伴被幽禁的张学良而不得不告别多年未见的儿子,匆匆回国了。时隔54年,替父回乡赵一荻回国后,张闾琳屡屡寄来信件,询问父母的近况。他还在信中告诉张学良和赵一荻,他的妻子陈淑贞已经怀孕,不久就要生产了。张学良和赵一荻听后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回信给张闾琳,让他照顾好妻子,二人就开始憧憬起抱孙子的时光了。在董显光夫妇的帮助下,蒋介石对张学良的幽禁宽松了许多。张闾琳的妻子生产一年后,他带着妻儿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了台湾。时隔二十多年,张学良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第四个儿子,他颤抖着手招呼儿子进门,眼里装满了泪水。张闾琳带妻儿看望父母张学良见张闾琳还带了孙子回来,便温柔地抱着孙子,逗他玩儿。张学良和赵一荻的内心在这一刻充满了幸福。张闾琳和妻子在台湾住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张学良还给孙子起了名——张居信。后来,张闾琳的妻子又生了个儿子,他们也在儿子出生后不久就来到台湾给二老报喜。后来这个孩子被取名为张居仰。兄弟二人的名字合起来就是“信仰”,可见两个小孙子的名字饱含了张学良对他们的美好期望。张学良希望他们心中有信仰,坦坦荡荡做人。这也是他一生所坚守的。张闾琳和孙儿的到来,让早年丧子的张学良心中有了些许安慰。但他心中还有一个愿望未能实现,那就是回到故乡沈阳。由于张学良身体欠佳,他无法动身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而一直以来见父亲如此思念家乡,张闾琳心中也动了回故乡的念头。1990年时,张学良终于恢复了人身自由,但他在国民党的阻挠下无法回到故乡。于是去美国探亲了,后移居美国。但即使身在美国,张学良也多次向儿子倾诉自己的思乡之情。1994年,张闾琳决定替父回乡。在离乡几十年后,他终于在这年的5月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沈阳。踏上这片故土之时,张闾琳已是64岁的老人。回首父母苦苦寻他,以及父亲常向他倾诉的回乡愿望,他不禁潸然泪下。彼时还未熟练汉语的他更是无法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有任泪水浸湿了衣襟。张学良、张学森和张闾琳夫妇久未回乡的张闾琳还欣喜地发现,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在逐步发展。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就追平了国外的航天技术水平,他心中高兴不已。这次回国,他还依父亲嘱托,带着妻子去元帅林凭吊了祖父张作霖。一年后,张闾琳夫妇再次回到故乡,代父亲为他曾经的部下以及战友阎宝航先生祝寿。而张学良因身体原因没能回国看看。2000年,国民党下台,赵一荻也病逝了。2001年10月,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父母虽已离世,但张闾琳和他的两个儿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弥补父亲晚年的遗憾。张居信和张居仰在父亲张闾琳的教导下十分乖巧懂事。成年后,大儿子张居信曾获得美国全国科学奖,他和父亲一样,在电脑工程方面进行着研究,并于2004年被聘请为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小儿子张居仰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就读新闻学专业,同样十分优秀。左一张居信、右一张居仰参观东北大学2005年,75岁的张闾琳携妻子再次回国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庆典。张闾琳也从不会说中文到自学后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交流,他还坚持让儿子和孙子学习中文。几十年前未能在祖国怀抱中成长的儿女们,心中的信念和血液中流淌的基因未曾改变。即使身在国外,他们也以别样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张学良第4子:流落美国54年,64岁回大陆时,已不会再说汉语》发布于2023-6-16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