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三件事情证明,毛泽东比周恩来更适合当“头头”

三件事情证明,毛泽东比周恩来更适合当“头头”

网上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说毛泽东“头头”的位置是周恩来让给他的,这种说法既严重不尊重历史,更不尊重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位伟人。我们仅从三件事情就能证明,毛泽东比周恩来更适合当“头头”!

三件事情证明,毛泽东比周恩来更适合当“头头”

毛泽东(油画)

1931年12月,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抵达瑞金,在他没抵达中央苏区之前,是毛泽东担任了代理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抵达瑞金后,执行临时中央规定的“攻打大城市”的任务,经开会商讨后,决定攻打赣州。

尽管毛泽东不管是私下还是在会上都明确表示坚决反对攻打赣州,毛泽东认为赣州易守难攻,且南北都屯集着敌人重兵,以红军目前的力量和技术装备很可能会久攻不克,所以还是不打为好。如果非要攻打,也只能围城打援。

但遗憾的是,毛泽东的意见成为绝对少数,红军不但攻打了赣州,也没有听取毛泽东的意见实行“围城打援”。等到攻打赣州失利了,又心急火燎地调毛泽东火速赶往前线救急。虽然后来听了毛泽东的建议,解了赣州之围,但毛泽东依旧处于被冷落、被排挤的地位。

紧接着,毛泽东领东路军打下了漳州,歼灭了敌人第49师大部,俘敌近1700人,缴获各种枪支2100余支、各种火炮6门、子弹13万发、炮弹近5000发、无线电台1部,甚至还缴获了2架飞机,这次的胜利影响很大。而且还为红军筹集了100多万元款项,动员了近千名群众参加红军。可以说,这在当时是非常重大也非常珍贵的胜利。

可是,即便毛泽东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临时中央对他依旧是排挤、打击和冷落。特意到上海汇报工作的项英,从上海回来后,带回了临时中央对毛泽东的批评意见,他们认为赣南会议批评毛泽东“狭隘经验论”还不够,要把对他的批评提到“反对机会主义路线”的高度,并因此还严厉批评了以周恩来为首的苏区中央局。

得知临时中央对自己的批评意见,毛泽东愤而复电苏区中央局进行申辩,并指出临时中央对政治的估量以及作出的军事战略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此举招致临时中央更加严厉的批判与打击。

苏区中央局没能顶住临时中央对毛泽东的错误批评,5月11日,在毛泽东缺席的情况下开会作出决议,说临时中央是完全正确的,苏区中央局是错误的,并表示要彻底纠正这种错误,毛泽东对这个决议非常不满。

从这件事情来看,对于上级的错误,毛泽东始终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哪怕后来遭到更严重的打压,被免除了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完全被边缘化了,他也依旧不改初衷。但周恩来对上级错误的就没能顶住压力,没有坚持正确的意见,从这件事情来看,毛泽东比周恩来明显更适合当“头头”,很显然,敢于坚持自己正确意见的人才适合当“头头”。

三件事情证明,毛泽东比周恩来更适合当“头头”

毛泽东率领红军直下漳州(油画)

1934年10月,因临时中央的“左”倾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惨败,中央红军和党中央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计划西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这就是被迫进行的“长征”。

蒋介石判断出红军西进的意图后,迅速部署“追剿”和堵截,想要一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随军行动的毛泽东看出蒋介石的目的,提议趁敌人各路军队尚在调动之际,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歼灭敌人一部即可以扭转战局,化被动为主动。

但毛泽东的建议遭到了博古和李德的拒绝,他们一味消极避战,坐失反击良机,紧接着就遭遇了“湘江战役”的惨败,红军大幅减员,从出发时的86000余人锐减为30000多人。此战的惨败让广大指战员对“左”倾错误领导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而博古、李德也因此彻底丧失了信心,红军的指挥权实际上已经转移到了周恩来手里。

很显然,假如周恩来对处于极度危险之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前途有自己明确的主张,那么这个时候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红军的指挥权实实在在就握在了他的手里。也很显然,假如周恩来有这个能力带领红军走出困境,那么他完全可以无可争议地成为全党、全军的“头头”。

但事实证明,周恩来不具备这个能力,只有毛泽东才具备这个能力。部队在行进过程中,蒋介石已经察觉出中央红军主力要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图,迅速调集20万兵力组成4道封锁线进行堵截。博古和李德仍然坚持按既定计划行进,这就无异于“自投罗网”,主动往蒋介石布置好的包围圈里钻了。

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毛泽东坚决主张部队要放弃原定计划,改变战略方向,立即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不能再往北走了。好在周恩来虽然没有自己的主张,却能够分辨出毛泽东的主张是正确的,并对毛泽东的主张表示赞同。

就是从这时起,一直到“遵义会议”召开,在这一路上关于中央红军下一步行动方向的问题上,周恩来多次明确赞同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也由于周恩来对毛泽东的大力支持,让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迅速崛起,进入党和红军的领导层,从此开始慢慢带领红军走上一条正确道路,摆脱危机,转危为安。

由此可见,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对关于红军到底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周恩来没有自己的明确主张,而毛泽东有着自己明确而又清晰的主张,并且毛泽东后来也的确成功带领红军走出危机和困境,转危为安。从这件事情来看,毛泽东比周恩来明显更适合当“头头”,很显然,危急时刻能让革命转危为安的人才适合当“头头”。

三件事情证明,毛泽东比周恩来更适合当“头头”

中央红军长征(油画)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根据党中央的安排,周恩来在武汉工作了10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他是长江局的副书记,而王明是长江局的书记。周恩来在武汉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有过一些失误。

对自己的失误,周恩来非常坦荡,1945年4月,周恩来在中共第7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中就坦承,在武汉时期,包括他在内的领导都有错误,就是着重在相信国民党的力量可以打胜仗,而轻视发展共产党自己的力量;在战争上强调运动战,轻视游击战。

在武汉工作期间,长江局曾以王明、周恩来和博古等名义致电中央,并发表了《我们对于保卫武汉与第三期抗战问题的意见》,其中有些意见是错误的。虽然这些主要是王明的思想,但周恩来身为副书记,而且署了名,他自然也要承担责任。

后来,王明以传达共产国际指示的名义批评中共中央过于强调独立自主时,周恩来也认为不能把全面抗战同片面抗战对立起来,说把独立自主发展到各方面会妨碍统一战线等等,这些都是他在武汉时期出现的失误。

周恩来无疑是非常杰出的党的领导人,但他在对大局的把握方面,与毛泽东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正是因为这些差距的存在,让他在武汉时期身处复杂局势之中时,因缺乏经验而出现了失误。

当时的中国已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必须实行全民族抗战,民族矛盾是高于阶级矛盾的。武汉失陷之前,国民党的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国共两党的关系也还比较好,在这种形势下,怎样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对国民党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怎样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周恩来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经验,所以出现了失误。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王明于1937年11月从莫斯科回国时,是扛着共产国际的“钦差大臣”的招牌的,他在会议上大肆宣传“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的主张都是共产国际的指示,这让他的话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周恩来也一度受了王明的影响。此后,周恩来自己还多次谈到武汉时期的这些失误,把这些失误引为终身不忘的教训。

周恩来是一位杰出又坦荡的伟人,他的杰出并不代表他就是完人,他在武汉时期所出现的失误,本质上其实就是对大局的是非的判断和认识上还不够深刻导致的,而这也正是他与毛泽东相比存在的差距,从这件事情来看,毛泽东比周恩来明显更适合当“头头”,很显然,对大局的是非有着深刻的判断和认识的人才适合当“头头”。

三件事情证明,毛泽东比周恩来更适合当“头头”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

综上所述,周恩来尽管也非常杰出,但在上述三件事情上,我们还是能明显看出他与毛泽东相比存在的差距。我们从上述这三件事情也可以明确看出,毛泽东比周恩来更适合当“头头”!

参考文献:

《毛泽东传》: 金冲及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周恩来传》: 金冲及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三件事情证明,毛泽东比周恩来更适合当“头头”》发布于2023-6-11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