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在中国版图的最西端

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交汇

帕米尔高原高高隆起

形成一道道壁立千仞的奇观

在雄伟冰峰的缝隙间

麦尔干·托依齐拜克驾驶皮卡车

载着我们一路前行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天山山脉(驼色)和昆仑山脉(黛色)在此交汇。 雷册渊 摄

离开国道,从村落驶出,几十公里的山路再也没有平坦过。

刚刚经历了颠簸的石子路,又被一条冰河挡住了去路,麦尔干挑了最平坦的地方,“轰”一脚油门冲过冰河去,转眼又钻进了高耸入云的大山……这条路,麦尔干走了30多年,他的母亲布茹玛汗则走了60年。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布茹玛汗·毛勒朵 司占伟 摄

这里是“中国西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乌恰县吉根乡。60年来,布茹玛汗·毛勒朵义务守护边境,在数万块石头上刻下“中国”二字。

乌恰县离祖国的心脏很远,却离主权很近。有人说:“在这里,每一座毡房都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个牧民就是一座活着的界碑。”

在西陲边境刻下数万块“中国石”

“无论发生什么,也不能把自己的家守小了”

在中国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中,新疆占了四分之一,其中,最西一段的1195公里位于克州境内。在这段曲折边境线的褶皱深处,有一个并不起眼的点——冬古拉玛。它是克州250余个通外山口之一,是帕米尔高原上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处边防要隘。

这里曾与世隔绝,人迹罕至。直到60年前,19岁的布茹玛汗跟随丈夫在冬古拉玛安了家,守护国土从此成了她一生的事业。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布茹玛汗·毛勒朵 司占伟 摄

故事要从更早的时候讲起。1942年,布茹玛汗出生在克州乌恰县吉根乡一个贫苦的牧民家庭。她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父亲帮别人放羊,每天换回的一点粮食“双手就能捧完”。她也记得,那一天,父亲和其他一些牧民被坏人抓去,绑到村口,用钉子钉穿脚板,只为叫他们乖乖听话。她12岁那年,嫁到第一任婆家,冬天一个人到河里去背冰,在天寒地冻的雪地里摔了一跤又一跤,被刚好路过的父亲看到,心疼地把自己接回了家……

新疆解放后,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庇护,日子终于一天天好了起来。父亲总对她说:“以前那些人是抢夺东西的强盗,只有解放军才能保护我们。”“身后这片土地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无论发生什么,也不能把自己的家守小了。”

“祖国”的概念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刻进了布茹玛汗心里。这种印记比书本来得更加直接,也更加深刻。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中国西陲第一乡——乌恰县吉根乡。 司占伟 摄

长大出嫁后,布茹玛汗和丈夫来到冬古拉玛山口,日复一日地在边境线上放牧,她始终记得父亲的叮咛——“你的身后是中国”。于是,夫妻二人一边放牧,一边义务巡边、护边——防止人畜越界,同时也为边防部队指路和提供生活帮助。直到平静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打破。

那一年,一场暴雨后的大洪水把布茹玛汗一家人围困在一块高地上,水退后才得以逃生。劫后余生的布茹玛汗心想:边境线上有国界却没有界碑,如果我们死了,新来的人又怎么知道哪儿才是中国呢?

于是,不识字的布茹玛汗向人请教,学会了柯语和汉语“中国”的写法。每次放牧时,她就在石头上刻下“中国”二字。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布茹玛汗·毛勒朵在冬古拉玛山口刻“中国石”。 资料图片

“大的石头就直接刻在上面,小的石头怕被风吹走,刻好了还要用其他石头固定。”布茹玛汗说,“最开始没有工具,只能用尖石头刻,一天刻一块。遇到风雪天,手伸出来一会儿就被冻僵了,要放进怀里焐一焐才能继续刻。后来有了铁锤和钉子,就能刻得快些,一天能刻好几块。”

说罢,布茹玛汗伸出右手。我们去摸,心头一震:老人中指和食指上布满茧子,这是多少刀刻斧凿才能留下的印记!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布茹玛汗大妈保留着当年刻“中国石”的工具。 雷册渊 摄

60年过去,如今,在冬古拉玛山口的边境线上,到处是刻着“中国”二字的石头,连布茹玛汗自己也说不清到底刻了多少块。15年前,《解放军报》的一名记者到边防哨所采访,看到边境线上的“中国石”,报道了牧民大妈布茹玛汗义务护边的故事,她的名字才为世人所知晓。

有人给布茹玛汗算了一笔账:她每天在冬古拉玛山口上走一趟,至少20公里,保守计算,这些年她至少走了几十万公里。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都刻进了布茹玛汗心里,她不止一次说:“我熟悉冬古拉玛山口的石头,就像熟悉自家抽屉里的东西。”

1986年7月的一天,布茹玛汗像往常一样放牧巡边,发现一块界碑似乎被人动了手脚。她用棍子反复丈量界碑与自己所刻的一块“中国石”之间的距离,确认界碑位置不对。她立刻赶回家中,跨上马背,一路奔驰60多公里,赶到边防哨所报告。

后来,经过仔细勘察,我方确定,界碑确实被人向我国境内移动过。经过协商交涉,界碑又回到了它原来的位置。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布茹玛汗·毛勒朵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主持人念颁奖词时,不懂普通话的她听出了“中国”和“柯尔克孜族”两个词,一瞬间有些想哭,但还是咬咬牙忍住了。

她说,自己没读过书,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中国在心中。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布茹玛汗·毛勒朵向记者讲述当年的护边岁月。 司占伟 摄

儿子12岁开始就和母亲一起义务护边

“边境走了几十年,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自古以来,道阻且长的帕米尔高原神秘而不乏故事。著名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在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在这部被列为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经典中,英雄玛纳斯及其7代子孙前赴后继,率领柯尔克孜族人民与外来侵略者顽强斗争,争取自由。

和平年代里,柯族人民延续着世世代代对家国的忠贞。

麦尔干·托依齐拜克是布茹玛汗的二儿子,他和大哥、妹妹都出生在母亲护边的毡房里。在他出生时,村里一位99岁老人为他起名麦尔干,柯语意为“猎手”,希望他成为一名像母亲一样勇敢无畏的人。布茹玛汗骄傲地说:“现在看来,麦尔干没有辜负这个名字。”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布茹玛汗的二儿子麦尔干·托依齐拜克,他从12岁开始就和母亲一起义务护边。 司占伟 摄

小时候,麦尔干总是不理解,妈妈为什么把幼小的孩子们留在家里,自己却跑去巡边、护边?除了管好自家的牛羊,妈妈为什么还要阻止邻居家的牲畜去山那边吃草?慢慢地,他似乎懂了。“每次上山,我们都能看见妈妈在石头上刻‘中国’。这两个字看得多了,祖国和家乡的意识才渐渐在我们脑子里生长起来。”

护边的道路不好走,那时母亲总是一早出发,直到天黑才能回家,每次到家都是嘴唇干裂、精疲力尽。麦尔干心疼母亲,12岁便辍了学,上山陪着母亲一起巡边、护边。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布茹玛汗和儿子麦尔干在巡边途中吃饭。 资料图片

不过,即便到了母亲身边,麦尔干也知道,母亲的爱不会只留给自己。除了家中的5个孩子,母亲还惦记着边境线上的“兵儿子”们。

冬古拉玛山口海拔4290米,地形崎岖险峻,天气变化无常,即使是在夏天,夜里的气温也会降到零度以下。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刺骨寒冷的狂风一场接着一场,把鸡蛋大的石头吹得满地乱跑。人在山梁上巡逻时,必须手脚并用,一边走一边抓住身边的荆条,稍有闪失,风就会把人掀下山去……

这里是边防连官兵巡逻的最后一站,战士们走到这里时,往往已是人困马乏、给养耗尽。所以布茹玛汗总会算好每月战士们抵达的时间,提前为他们准备好干粮、奶茶。

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至。

麦尔干还记得,自己16岁时的那个秋天,暴雨总是来得毫无征兆。那天直到天黑,原本预计当天抵达的8名边防官兵也迟迟不见踪影。布茹玛汗焦急万分,眼看情况不妙,便决定出门寻找。

她和麦尔干把馕和奶茶揣进怀里,披上塑料布冲进冰冷的暴风雨中。母子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摸索,途中几次差点滑下山崖,都被对方生生拽了回来。终于,他们在一处废弃羊圈里找到了被困的战士们,那时已是凌晨。

“啊?是大妈!”又冷又饿的战士们看到布茹玛汗和麦尔干,又惊又喜。等他们接过两人怀中的食物,才发现大妈已经冻得嘴唇发紫,无法站稳。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布茹玛汗·毛勒朵和边防战士们一起巡边。 资料图片

还有一次,浙江籍战士罗齐辉在雪地巡逻时被马掀翻,头撞到树干,失去了知觉。等战友们发现他时,他的双脚已经严重冻伤。战士们立刻抬起罗齐辉往不远处的布茹玛汗家赶。

看着罗齐辉冻得青紫的双脚,布茹玛汗心疼得红了眼圈。她一边把罗齐辉的双脚揣在怀里取暖,一边让麦尔干赶紧去杀羊——多年高寒山区的生活经验告诉她,若不及时将战士冻伤的双脚放进热羊血中浸泡,他的脚很有可能会保不住。

很快,热羊血端来了,布茹玛汗把罗齐辉的双脚放进去轻轻揉搓,之后又放入掏空内脏的羊肚里热敷。渐渐地,他的双脚恢复了血色和知觉……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布茹玛汗大妈和儿子麦尔干用羊血救治冻伤的边防战士。 资料图片

“在边境上走了几十年,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几天几夜也讲不完。”麦尔干说。两年前,母亲的双膝动了骨刺手术,虽然恢复了行动能力,走路却已离不开拐杖。即使这样,总是牵挂边境的她还是常常让麦尔干带她去山口上看看。

就像父亲曾经深深影响自己一样,在布茹玛汗的影响下,她的5个孩子全都成了义务护边员。

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义务护边队伍

“在这里,每一个牧民就是一座活着的界碑。”

麦尔干开车在山间缝隙中穿行,你能感受到这位48岁的柯族汉子由内而外散发的自由与豪迈。我们坐在车里,却好像是在跳蹦床:上下颠簸、左右摇晃,吃力地保持身体平衡。

麦尔干说,许多年前,这里本没有路,他和母亲赶着牛羊上山放牧、巡边,从早到晚要走上整整一天;而现在,即使山路崎岖,他也终于可以沿着车辙把车速提到每小时五六十公里,一路向西。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麦尔干大叔驾驶皮卡车向护边员执勤点运送物资。 司占伟 摄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山路费车,这已经是麦尔干换的第三辆车了。 司占伟 摄

山路费车,车辆的损耗大大增加,寿命缩短到五六年。这已经是麦尔干换的第三辆车了,可他全不在意。每个月他都会往各个山口的执勤点送人和物资,少则十几趟,多的时候如疫情期间,每天至少一趟。路途遥远,义务护边员的补贴只够加油,麦尔干却乐在其中。

每次出发前,母亲都会捧着馕站在门口,一边把馕递给他一边嘱咐:“路上小心,别饿着。”出发后,这个画面会长久地浮现在麦尔干的脑海里,让他感到温暖和心安。

从航拍器中俯瞰,我们眼前这些巨大山脉犹如一张张风干的褐色树叶标本,叶脉上落了白霜的部分就是一座座雪山之巅。在那些颜色深浅不一的脉络之间,最大海拔落差能达到6000多米。我们的车就像一只小虫,爬过一片树叶、然后又一片树叶,最后终于在两座平房前停了下来。一张张质朴的笑脸从屋内迎了出来,这里是距离乡镇最近的执勤房。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从飞机上俯瞰帕米尔高原的山脉。 雷册渊 摄

执勤房里,一张炕席、一个回风炉、一套餐桌椅、一部电话机,陈设简单、整洁。开口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边境上的普通牧民,现在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义务护边员。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巡边途中的义务护边员。 雷册渊 摄

46岁的买买提居马·努尔麦麦提是这里护边最久的人,巡边、护边20年;戈丹·塔西马麦提以前住在县里,女儿出嫁后,闲不住的她申请上山护边,她的嘴里镶着两颗金色的牙齿,笑起来格外明亮;50岁的艾尼瓦尔是布茹玛汗大妈的邻居,从小听大妈讲故事,6年前加入了义务护边的队伍,有次在山上被暴风雪困住回不来,生起篝火蹦了一夜,既抗冻,又防野兽。

义务护边队伍里最多的还是父子和夫妻。阿卜杜赛依提·吾如孜马麦提护边近20年,4年前光荣入党,见我们的时候,胸前别着崭新的党员徽章,2017年,他的妻子也加入了义务护边;特尼白克·拖哈拖荪同样和妻子一起护边,35年前,他的父亲曾骑着毛驴走在护边小路上;哈力别克·扎尔普别克有两个女儿,他希望自己能够支持她们好好读书,走出大山……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27岁的古力司坦·库尔曼白克也是吉根乡的义务护边员之一。 司占伟 摄

多年来,布茹玛汗大妈义务护边的事迹在西陲高原上传颂,越来越多的牧民在放牧时主动承担起义务巡边、护边的任务。2017年,乌恰县进一步完善义务护边员制度,改善护边牧民的生活条件。

有人说:“在这里,每一座毡房都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个牧民就是一座活着的界碑。”在这里,跟任何一个人聊上一会儿,你都能收获一份最质朴的热爱,这种情感关于故土,关于祖国。

去最远的山口,要驱车100多公里,抵达脉络深处的山脚,再徒步登山两小时才能到达。27岁的古力司坦·库尔曼白克从吉根乡考入武汉大学,又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义务护边员。在那个山口,他和同伴们仿照布茹玛汗大妈的样子,刻了一块“中国石”,还用油漆描了红。他们种了几棵树,省下洗脸水浇灌它们,第二年竟然真的发出了嫩芽……“执勤房门口有绿树、有‘中国石’,天气好的时候能看见满山丰茂的牧草和牛羊。守在那里,真的就像守护着自己的家。”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4月,帕米尔高原上正在开化的冰河。 雷册渊 摄

我们走出执勤房时,日影西斜,门前,冰川融水汇聚成一条大河,奔腾向前,仿佛孕育着“铁马冰河入梦来”式的豪情壮志。

在褐黄色的群山和皑皑白雪之间,最鲜艳的是房子周围的国旗。数了数,总共18面。

这里,是中国每天最后一缕阳光照射的地方。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

执勤房周围插着的国旗,是群山间最鲜艳的颜色。 司占伟 摄

(来源:上观新闻)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放牧巡边时发现界碑位置不对,一测真有人动了手脚!79岁的她,义务守护国境线半个多世纪→》发布于2023-5-27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