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导语

泾河龙王中了袁守城的“算死草”之毒,身家性命在魏征之手,故而转求唐王李世民,请唐王保他一命。唐太宗心生怜悯,特意嘱咐魏征,魏征也满口答应。结果,泾河龙王还是被魏征给“梦斩”了。这才引起了“唐王游地府”的故事发生。

细品整个过程,魏征有故意作为,悖逆唐王,把李世民往阴曹地府的阴沟里带的的重大嫌疑。

泾河龙王私自克扣雨点,篡改降雨时间,触犯天条,危在旦夕。魏征在家里摆设香案,擦拭宝剑,磨刀霍霍,跃跃欲试,剑指泾河龙王。老龙王托梦唐王,李世民早朝不见魏征,命黄门侍郎官快马加鞭,十二道金牌督促魏征还朝上班。

唐王命魏征手下留情,不要对泾河龙王下手。为确保万一,唐王特意摆出一盘棋,和魏征对弈,保证魏征没有时间针对泾河龙王。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作为臣子的魏征,居然敢在唐王面前失态,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睡了个回笼觉,还在梦中斩杀了泾河龙王。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更为令人不解的是,唐王由此被拘魂,来了个地府一日游,回头还不能对魏征说什么,没有任何不满情绪。咄咄怪事,究竟为什么?

原来魏征除了是天庭的人曹官,唐王驾下的宰相,还有另外一重不为人知的身份。这个身份决定了他必然会这么做,唐王实际也受益良多,无话可说。

提纲挈领:泾河龙王的惨剧为什么会发生?唐王游地府的策划目的究竟是什么?

要想搞清楚魏征的有恃无恐,顶着唐王这个雷也要斩杀泾河龙王,我们不妨来个倒推,看这个事件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

袁守城为什么会算死泾河龙王?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剑指唐王李世民。把水搅浑,把泾河龙王和唐王牢牢捆绑在一起,把唐王推向九幽地府的无底深渊。泾河龙王只是个媒介,一个冤大头,唐太宗才是真实目标。前者是饵,后者是鱼。

安排唐王游地府剧情的目的又是什么?

观音菩萨联手地藏王菩萨和十殿阎罗,请君入瓮,用这个特殊手段威逼唐王就范,来达成西天佛祖如来的西天取经计划,三藏真经的佛法东渡。其目的是为灵山一系寻找一个金饭碗。

三藏真经是个宝,是度厄芸芸众生的慈悲大法,是为上乘大法,大乘佛法。

所谓西天拜佛求经工程,必然是个双方契合的契约,对西天和唐王都有利,才有实施的可能性。强买强卖的模式在文明社会是行不通的。

佛祖给出的是三藏真经,唐王凭什么会答应?

如来不愧为西天现任大老板,死死地拿捏住了唐王的心思。唐王有所求,宝宝心里苦,有话不能对外人讲。唐王做了十三年皇帝,看似舒坦,实则惶惶不安,夜不能寐,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缘何?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黄袍加身,得以称帝。唐王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变相废黜了老爸李渊,逼迫唐高祖以“禅让”,以做太上皇的方式把皇位让给了他。

来世莫生帝王家,来世愿做布衣民。宫廷皇权斗争实在太残酷了,父子不相认,手足自相残。

唐王良心未泯,心存不安,那段父子兄弟情仇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谁来替唐王把脉,给他治好这个失心疯,心头痛?如来佛祖的三藏真经可以度一切苦厄,化解唐王父子之间的深仇大恨。

最佳切入点在哪里?就在魏征身上。

恩怨情仇:为什么是魏征?他与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渊、前太子李建成的关系太微妙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被唐王李世民视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在西游中,被设定为大唐宰相,唐王的股肱之臣。

二者仅仅是这样的亲密君臣关系吗?并不是。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从演义小说《隋唐演义》,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得知,魏征崛起于隋朝,然后曾经效命于瓦岗军,以致追随大唐。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嫡系,多次劝谏李渊,屡屡针对李世民;要是他的计策被李建成采用,可能就不会有玄武门之变的惨剧发生。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爱惜人才,这才把魏征收入囊中,最终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唐王和魏征就是这样一种关系,前面是对手,后面是君臣,问题集中在前太子李建成身上。

从这个角度讲,唐王有意愿化解兄弟昔日恩怨,魏征也有这个心结,有这个责任,责无旁贷。

与此同时,粉墨登场的除了魏征,还有崔判官,袁守城和他的侄子,那个大名鼎鼎的袁天罡。

他们和唐王又是一种什么关系?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和魏征类似。崔判官不是唐王的臣子,而是唐王的老爹李渊的得力干将,唐高祖的旧部;袁天罡起初也是隋朝命官,后被唐太宗重用。

唐王需要被“度厄”,洗涤灵魂,这几位大人物正中下怀,也好借此了却一段夙愿。

冥冥之中,观音菩萨大手笔。机会来了。

具体怎么个操作手法,能够各得其所,使得各位终了两代君王与父子兄弟间的恩怨情仇,也能自安了断?

看魏征的操作手法有多惊艳。

稳如老狗:魏征的顺势而为,借力打力,顺应天命,与唐王的会心一笑。

魏征以“梦斩”的形式斩杀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向唐王索命,直接导致唐王游地府的故事发生。

秦琼敬德是秦王府的嫡系,是为两位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恭前门把守,后门由魏征坐镇。唐王却被黑白无常给带走了。你说放水的是谁?只能是魏征。

唐王病入膏肓,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其中惊恐可想而知。埋怨魏征是一定有的。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魏征是怎么做的呢?

崔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 ,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陰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陽世,定取龙颜转帝都。——《西游记》

魏征关键时刻祭出了一个杀手锏。唐王被牛头马面带走,没关系,掌人生死的地府生死簿在崔判官手里。崔判官前世是唐朝重臣,是“太上先皇”李渊驾前的礼部侍郎。魏征和他是八拜之交,是知己。

有了这层关系,可保唐王性命无忧。

此时的唐王又是一种什么心态?

唐王恍然大悟,原来门道在这里——魏征胆子是真大。魏征斩杀泾河龙王,做推手,暂时把唐王陷于不义,陷入深渊,又搬出来父亲的旧部崔判官,自己又是太子李建成的部曲。感情这哥们儿在搅浑水,想做和事佬。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唐王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答应魏征,来了个地府一日游。

只见那街旁边有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西游记》

幽冥地府鬼门关前,唐王的宿命之主出现了,他们是李世民的老爸李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拉扯唐王,叫冤索命。摆明了给唐王上课,给他演戏看。叫你来不是没有原因的,你好好想想,仔细品品。

十殿阎罗查验生死簿,崔判官大手一挥,李世民十三年基业变成了三十三年,唐王有惊无险,再度返阳。

崔判官是李渊的人,和李世民有仇,为什么会这样做?

魏征和崔判官是结拜兄弟,情同手足。此时的魏征已经是唐王麾下的当朝宰相,位极人臣,位高权重。魏征对他念念不忘,常年祭祀,对他的子孙后代更是关照有加,无微不至。

这是什么?互相需要,抱团取暖。满满的人情世故。山高皇帝远,有了这层关系,一个小小的地府判官居然能在阎罗王眼皮子底下做小动作,把三界主宰玉帝都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回头看,算死泾河龙王的袁守城是谁?钦天监正堂主管袁天罡的叔叔。

从袁天罡到袁守城,从泾河龙王到魏征,再到崔判官与唐王李世民,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就形成了。

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陽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西游记》

崔判官给出的最终条件是什么?

唐王摆设水陆大会,超度李渊和李建成、李元吉等人。

然后观音菩萨说了,小乘佛法是做不到的。三藏真经在灵山,可以彻底解厄,化解唐王父子兄弟间的夙愿。那就派遣唐僧去西天取经吧!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

唐王得到的好处是什么?

其一,了却夙愿,父子兄弟,终归是一家。

其二,换取三十三年的皇权宝座,他不香吗?

至于泾河龙王之死,对唐王来说,真的重要吗?魏征的操作手法是诡异了点,可效果大家有目共睹,那是相当的到位。魏征无过,反而有功。唐王当然不会怪罪他了。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唐王特意嘱咐,魏征为什么还要梦斩泾河龙王?读懂它就读懂了人性》发布于2023-5-21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