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深化京津冀协同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深化京津冀协同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天津北方网讯: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是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京津冀是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如何通过深化京津冀协同,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极化”现象

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都表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由创新“极化”而诞生的创新集群,成为引领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斯坦福大学(HAI)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 2022年度报告》中指出,无论从学术论文、专利还是投融资数据看,美国和中国都是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不仅应用于经济领域,而且应用于社会和生态环境领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决定国家未来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二是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驱动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可控技术体系的雏形已然显现。在全球范围内,初步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和美国两大创新联盟。

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和国内产业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是我国创新战略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属于典型的创新集群。创新集群往往表现在区域层面,是创新资源在特定区域的集聚。

在国内区域层面上,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主要集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部地区的成渝和西安、中部地区的武汉和长沙、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和沈阳。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是最有可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地区。

从我国2200家人工智能骨干企业的区域分布看,集中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 2022》报告中,依据企业能力、学术生态、资本环境、国际开放度、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6项指标对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进行的综合评价表明,长三角地区总评分103.0分,位列第一;京津冀地区98.7分,位列第二;珠三角地区69.5分,位列第三;川渝地区29.2分,位列第四。

二、京津冀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北京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策源地。天津是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基础。河北则在钢铁、制药、汽车制造和现代农业发展上优势明显。天津和河北优势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不仅能够提升现有产业的产业竞争力,而且能够为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应用场景。通过优势互补,三省市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现科技创新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是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在“十四五”期间,三省市通过制定和实施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战略,在推动人工智能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同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新引擎。

作为北方经济中心,京津冀地区是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在全国2200家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中,京津冀地区企业数为652家,基础层企业占比2.91%;技术层企业占比14.88%;应用层企业占比82.22%。从应用领域看,652家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广泛分布在包括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智能医疗、新媒体和数字内容、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智慧金融、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商业和零售、智能安防、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政务和智慧农业在内的16个应用领域。除人工智能企业密集之外,京津冀地区同时分布着数量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

三、京津冀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具备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但是因为京津冀内部发展的不均衡和协同创新不足,制约着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步伐,影响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从国内技术合作关系的地域分布看,京津冀地区652家人工智能骨干企业技术合作关系数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从技术赋能关系看,技术赋能关系数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天津。

无论从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家数还是技术合作和赋能关系数的地域分布看,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在京津冀地区内部发展是不均衡的,主要集中北京、天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开始步入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受长三角和珠三角各省市制定的各种激励政策的影响,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北方地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出现了加速“南移”趋势。

从长三角和珠三角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前沿城市的实践看,积极发挥研究型大学、新型创新组织和平台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和推动优势产业的智能化,是实现当地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集聚创新资源和提升创新能力,先进地区通过创建政府主导的新型创新组织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智能化进程。在全国347家人工智能新型创新组织中,京津冀为33家,占比9.5%;长三角地区为262家,占比75.5%;珠三角地区为52家,占比15.0%。依托新型创新组织,通过打通研究型大学、平台和新创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边界,加速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进程。

从先进城市发展的经验看,优势产业应用场景的开放,是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开放应用场景加速产业智能化,一方面能够提升现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人工智能通用目的技术和现有产业技术体系的重组,进一步带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

四、依托各自优势推动京津冀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加速发展

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十四五”期间三省市要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深化京津冀协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第一,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目标,制定和实施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积极整合京津冀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资源,积极布局基础研究、创新应用和融合发展项目,形成区域内部合理分工和协作机制,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规模生产(应用)之间的创新循环,培育和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第二,充分发挥京津冀三省市在产业基础和应用场景领域的高度互补性,明确三省市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上,北京主要定位于基础研究和创新应用平台建设,天津主要定位于创新应用和融合发展领域,尤其是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车联网和智慧港口,河北则主要定位于融合发展领域,重点推进优势产业的智能化。第三,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天津和河北积极对接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应用场景开放,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尤其是通过对接15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同时,解决长期困扰两地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人才匮乏问题。

(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天津日报》第09版:理论创新)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深化京津冀协同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布于2023-2-20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