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3年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开播,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古玩热”,大批的人前仆后继的踏入古玩圈子,“鉴宝热”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市场鱼龙混杂,想要低价淘到宝贝并非易事,大多人都败兴而归。
可是北京一家文物店却用80块,从一位老太太手里意外捡了个“大漏”,后来苦苦寻觅却补偿未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80块卖掉喂鸡碗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一位江西的老太太抱着一个布包进了北京的一家文物店,在柜台上掏出了一只破旧的碗。
“我就想换点钱花花,多少钱你们定,家里急着用。”老太太急切地说。原来这碗本是他丈夫留下的,生前丈夫便告诉她,这碗可以换钱。
老太太觉得这碗在家里待了不少年头,约摸着至少是个古物,但看外表布满白色的斑点,脏兮兮的,感觉也不值多少钱,便拿去喂鸡了。
现在家里突然紧着用钱,她就把碗拿出来卖,想着多少换点钱花。文物店的工作人员看这碗满是污垢破烂不堪,便跟老太商量过后用80块买了下来。
在那个年代80块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老太拿着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但她没想到的是,这碗不仅仅只值百八十块这么简单。
价值上亿 全球仅三件
送走了老太之后,工作人员便重新将这个“喂鸡碗”重新清洗了一遍,结果在洗净碗底之后却发现碗底赫然写着六个字:大明宣德年制。
在场的人看到这几个字都大惊失色,如果这只碗是真品,那可是万金难求的宝贝。当天下午文物店就请来了多名权威瓷器专家,对它进行鉴定。
不久之后,这只碗的身份终于水落石出,这只“喂鸡碗”正是大明宣德年间景德镇烧制的洒蓝釉。到目前为止,被发现的明朝洒蓝釉只有3件,一件在1980年被拍卖,一件被天津博物馆收藏,还有一件就是老太太的这只“喂鸡碗”。
如此稀有的明代珍宝,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是国家一级文物,专家估价至少在1亿以上。
得知这只“喂鸡碗”真实身份的工作人员,为了给老太太一些补偿,费尽周折几经寻找,但因为当时年代受限,再加上老太太不是北京本地人,最后也没能找到她。
好在这只蒙尘了十几年,被当作“喂鸡碗”的洒蓝釉最终还是遇到了“伯乐”重见天日,被保存在首都博物馆中,示以众人。
无独有偶,在收藏圈子里,也有很多因为“不懂行”而痛失宝贝的例子。就拿我朋友来说,他做沉香收藏也有七八年了,但刚入行时因为自己的认知不够,在东南亚的偏远山区偶遇了当地香农却“不识货”,错失了入手野生沉香的机会。
现在因为沉香市场的大热,沉香价格不断飙升,再也没那么好的机会遇到好料了。后来他在圈内老香友的推荐下,看了《沉香投资收藏谜中谜》,才发现里面有不少关于沉香辨别的知识,还有很多行业内幕和套路,受益匪浅。
后来再遇到机会结缘新香便再也不打怵了,圈子里还有不少新香友入手香品之前还会找他“掌眼”,他也因此在这几年寻到不少好料。
在当今纷杂的古玩收藏圈子里,真假难辨,若是眼力不够不仅会被吃药打眼,没准还会“痛失宝贝”,作为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提高自己的认知才是重中之重,不然遇到宝物,也会跟你有缘无份。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古董辨别需“懂行”,沉香收藏需谨慎!》发布于2023-2-12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