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讲,“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天气日益寒冷,不少医院的老年感冒患者持续增多,有的因此引发了多年不发作的慢性疾病。冬季气候干燥,气温很低,生理机能处于比较迟缓的状态,在这个时期进行户外锻炼,要做到“两防两宜”才能达到健身目的。
热身防受伤
生活中,老年人是冬练最大的群体,而老年人抗寒、抗病毒、抗污染物侵害的能力相对较差,最好将晨练与晒太阳结合起来。
首先晨练前做好热身的准备:可先喝一杯白开水或牛奶、豆浆,最好吃点面包、饼干之类的食物。然后在室内走动走动,活络一下关节、肌肉,待太阳升起后,觉着有明显暖意时,再外出晨练。冬天早晨气温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黏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热身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脸、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臂和下蹲等。
健身防受凉
冬季进行健身运动,开始要多穿些衣物,热身后,就要脱去一些厚衣服。锻炼后,如果出汗多应当把汗及时擦干,换去出汗的运动服装、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热量散失。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由于人的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较少,加上脚的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时,特别容易感到脚冷。平时有些老年人喜欢穿健身鞋过冬,这样不好。因为胶底鞋导热快,不锻炼时脚掌容易受寒,以致引发冻疮、关节炎等疾病。
时间宜“赶迟不赶早”
冬季的晴日,气温的变化规律一般是早晨和上午较冷,下午较暖和。而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人体自身温度也遵循“上午低、下午高”的规律。老年人冬季健身时间选择下午的2:00~7:00是比较理想的。此时,室外温度比较高,人体自身温度较高,体力比较充沛,很容易兴奋,容易进入到运动的状态。而在早晨,由于气温较低,低温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造成局部冻伤和全身体温过低。在寒冷环境下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长跑等),体温散失过多,会出现头晕、协调能力下降、步履不稳等征象。因此,冬天健身宜“赶迟不赶早”。
强度宜“由小到大”
冬季锻炼时,运动量宜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先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肌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逐渐感到全身有劲,达到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退、厌恶锻炼,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改用另一种运动锻炼方式。
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人的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冬季健身要提高锻炼的强度和力度,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相应延长锻炼时间,用以改善机能,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
广西钟山县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陆明华
请带有效截图联系Email:Hi@yami.site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居家老人护理指南系列科普?|老人冬练 “两防两宜”》发布于2023-1-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