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古人用什么妙招度过炎炎夏日

古人用什么妙招度过炎炎夏日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虽然还未入伏,但是西安连日来的持续高温,已经燥热得让人苦不堪言。有网友调侃站在太阳下就能“着火”。

对付炎炎夏天,现代空调已经成为标配。那么,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古人们使用什么方法避暑?吃穿住又是如何解决呢?

古代“冰激凌”

“民以食为天”。夏天的“消暑神器”怎么能少得了人手必备的“冰淇淋”。也许大家都以为冰淇淋是“舶来品”。其实不然,我们聪明的古人早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吃“冰淇淋”。

古人用什么妙招度过炎炎夏日

来根兵马俑雪糕

要做冰淇淋,冰块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冰箱、甚至发电设备的古代,古人是如何藏冰用冰呢?

2004年,考古专家在汉长安城长乐宫遗址内清理出一座2000年前的建筑遗址,经考古发掘后确认,这是汉长安城遗址内首次出土的巨型皇宫藏冰遗迹。

据文献记载,未央宫中有凌室。凌室为“藏冰之所也”(《三辅黄图》)。作为中国古代城市中及其重要的设施,凌室冬天纳冰,春天启冰。所藏之冰,在宫殿则用于降温纳凉。长乐宫在汉初曾一度用作皇宫,惠帝以后一直是皇太后之宫。在该遗址不远处分布着多座同时期的宫殿建筑,凌室内的藏冰,应主要就近供应这些宫殿使用。

古人用什么妙招度过炎炎夏日

汉长安城遗址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人就发明了冰窖,也就是在冬天将冰块封存起来等到来年夏天的时候再享用。周朝还专门成立了采冰部门,并设立了专管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隋唐时期,人们开始凿深井储冰,也正是因为这种藏冰方式简单不复杂,在此后的朝代中一直存在着。

当然,聪明的古人不仅仅会藏冰,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从冰窖的储藏中,延伸发展出了冷饮。在唐章怀太子墓“仕女图”的6位人物中,其中有两位都捧着“酥山”。“酥山”相当于我们今天吃的冰淇淋。据考证,酥山的最底层应该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可见,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吃货们”在选择“吃食”这件事情上都是很讲究的。

古人用什么妙招度过炎炎夏日

唐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中仕女手捧“酥山”

据史载,南宋时期,我国先民们已经掌握了用硝石放入冰水作为致冷剂,同时以奶为原料,边搅拌边冷凝制作 “冰酪”的方法。一般认为,“冰酪”是现代冰淇淋的最早起源。元世祖忽必烈曾禁止宫廷以外的人制作“冰酪”。

怎么样,看完以后是不是觉得,古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创意还是很令人惊艳的。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为了一个“吃”,人们总是能发挥出无穷无尽的想象。

穿

古代“薄纱衣”

对比现代人夏天穿的一天比一天少,古人里三层外三层的长袍马褂在炎炎夏天又该怎么办呢?其实,古代人的穿衣风格和智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我国古人很早就能生产出非常轻薄的纱类衣物。据悉,纱衣最早只是用来披在衣服外面做装扮,增加一种朦胧美。后来因其轻薄,夏天穿起来非常凉快,纱衣逐渐成为古代富人们的夏季首选。

古人用什么妙招度过炎炎夏日

图中仕女着“清凉纱衣”

唐朝还有一个“锦衣五重”的记载:“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个穿着纱衣的唐朝官员,透过衣服还能看见胸口的黑痣,就惊叹地说,‘您胸口上的痣,怎么透过两层衣服还能看见?’官员听后哈哈大笑,请他靠近再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层之多。”可见,当时的纱衣有多薄。

也是因为纱衣容易透肤,使得它在当时成为一种非常大胆的穿衣风格。法门寺地宫曾出土一件紫红罗地蹙金绣(这是一种将图案固定在丝绸上的刺绣针法)半臂。据法门寺博物馆工作人员权飞介绍说,蹙金绣半臂是一件对开襟的短袖上衣,袖长只有14.1厘米,身长也仅有6.5厘米,按它的比例,衣长仅能过胸。

古人用什么妙招度过炎炎夏日

紫红罗地蹙金绣半臂

这样看来,古人的穿衣风格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刻板、保守,甚至有些时候比我们现代人都“前卫”。此外,古人的衣服都是“宽松型”,即便是“长袍马褂”在炎炎夏日里也是能带来丝丝凉意。

古代“空调房”

作为夏天的标配,“空调”不仅存在于现代,古代“空调房”的避暑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据《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郑伯有耆酒,为窟室。”“窟室”,也就是“地下室”。每到酷热的夏夜,在这种“考究”的地下室,放入冰块,就形成了天然的“空调房”,这是先秦贵族避暑纳凉最为流行一种方式。

古人用什么妙招度过炎炎夏日

汉长安城长乐宫建筑遗址

汉代皇宫还设有冬夏两用“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是皇家最高级避暑用房。从《汉书》记载来看,清凉殿内有多重降温装置——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还有人站在一旁对着扇扇子,制冷效果极佳,称“清室则中夏含霜”。如此一来,盛夏时节的清凉殿内清凉无比,如同含霜一般。

到了唐代,古人的降温方法已经从地下转移到了地上,在长安城出现了一种傍水而建的“凉屋”。通过水流转动扇叶,扇叶产生的风从水面吹向屋内,以达到降温的作用。唐代的一些宫殿还会在墙壁、屋檐上安上水管,在水管中灌入冷水,通过冷水循环的方式降低室内温度。

不得不说,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用在“避暑”之上也是“拼了”,发明的“避暑”“神器”更是让人脑洞大开。不过很显然,不管是吃、穿、住,这种尊贵的享乐,在古代普通百姓是无法拥有的。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古人用什么妙招度过炎炎夏日》发布于2022-6-22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