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受雨水冲刷、风蚀,东北黑土层的平均厚度已经由上世纪中叶的60厘米-7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厘米-30厘米。
同时,受农机具碾压、有机肥源不足等因素影响,黑土地土壤结构退化、土质硬化,黑土区耕地依然存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导致耕地地力下降和黑土地环境质量存在着潜在被污染风险的问题。
近年来,针对黑土地生态问题,国家也纷纷出台多项保护政策。
“从多地的实地调研情况看,农民参与土地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包括土地收益低、黑土保护对技术、资金等要求高、新一代农民的土地情结变淡等。”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他认为,当前,农民依然是主要的土地耕种者,也应该是耕地保护利用的主体,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是黑土地保护见实效的关键。
黑龙江每亩耕地收入不足1100元,农民失去“养地”动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土地作为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
近年来,冷友斌从多地实地调研时发现,现在的农民参与土地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土地收益低,黑土保护对技术、资金等要求高,农民的土地情结变淡等,都是造成问题的原因。”
首先,当“种粮不赚钱”在肥沃的黑土地上也成为普遍现象时,农民自然失去了“养地”的动力。冷友斌介绍,2021年,黑龙江地区平均每亩耕地的粮食产量为721斤,按照当前的粮食价格计算,平均每亩地的收入不足1100元,除去农资和大型机械投入,纯收益寥寥无几。
其次,黑土地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大、难度大、见效慢。黑土地保护涉及到种植技术、农机设备、灌溉水利、种子等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对于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来使用土地的农户来说,是力不能及的。
冷友斌发现,部分农民的土地情结正在变淡。“在上一代农民的认知里,保耕地就是保收成、保饭碗。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部分新一代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与父辈们相比,种地意愿不强,对土地的情感也在变淡。”他说。
黑土地也要“创品牌”
黑土是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形成一厘米黑土需要200年-400年,109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区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优势资源,在全国农业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冷友斌眼中,实施“黑土地标志农产品”工程,可以快速提升黑土地经济效益。“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创品牌’。黑土地上可以长出很多明星产品,但还没有形成地域品牌,也缺少真正能够叫响全国、影响世界的产品品牌。”
冷友斌进一步举例子说,日本北海道和中国黑龙江都在北纬47度,但提到北海道,人们自然想到风景好、海鲜好。日本北海道每亩地的收入约为黑龙江的1.92倍。目前的黑龙江,还很难让大家产生类似的联想。
冷友斌建议要把黑土地的品牌打出去,整合区域力量,在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基础上,围绕乳制品、大米、玉米、大豆等优势农产品,实施“黑土地标志农产品”工程,叫响区域品牌。打造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特色、高端食品品牌,来提高黑土地的经济价值。
他呼吁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科研和技术力量,对黑土地的农产品按照质量进行分级,充分挖掘黑土地主打农产品的特色营养指标,然后建立标准,扩大宣传。
他希望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大家建立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打造全国知名的黑土地品牌,以品牌为引领提高产业链的整体价值。要在种养环节积极吸纳农户参与,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的成果,调动他们参与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
尝试种养结合新模式,保护黑土地
近年来,随着前后两轮的国务院黑土地保护试点工作,冷友斌通过自身实践,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施用有机肥、深耕深松等,这些措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我们也尝试种养结合的模式,保护利用黑土地,同时解决牧场的牛粪处理问题。”冷友斌说
据介绍,早期,冷友斌及其团队利用氧化塘、堆肥的方式,实现粪肥还田。随着牧场规模越来越大,问题出现了,氧化塘、堆肥的方式达不到环保要求,于是他们又开始研究如何将废弃物转化成能源。
2016年,冷友斌引入专门的公司,和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通过发酵技术,把牛粪和玉米秸秆一起进行厌氧发酵来制沼气,然后提纯成生物天然气,沼液和沼渣二次发酵成有机肥。
目前,已有一个项目投产,每年大概生产5万吨有机肥,还田后能让1.4万亩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增加1%,增加黑土层的厚度和松软度。
责编:孙庭阳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当“种粮不赚钱”,谁来保护东北黑土地?全国人大代表冷友斌这样说》发布于2022-3-14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