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志愿军在水门桥集结8个师,为何到关键时刻,兵力却始终不够用?

志愿军在水门桥集结8个师,为何到关键时刻,兵力却始终不够用?

本文转自:中国小康网

美军主力大部从水门桥溜走被认为是长津湖战役的一大遗憾,随着《长津湖之水门桥》的上映,这样的遗憾勾起了许多人的深思。在这之中,也有人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承担炸毁水门桥的志愿军1081高地(该阵地承担了关键的炸桥任务)在战斗中,竟然只有1个连外加1个排的兵力。在志愿军20军军部向所部60师的180团下达了强行破坏水门桥的任务时,该团得到了友邻1个营的兵力加强,在水门桥地区附近,180团实际上是有4个营共计3000多人的兵力。

长津湖战斗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在联合国军主力在长津湖地区被击溃后,联合国军开始四散逃跑,而我们当时在长津湖地区附近,共计集结了58,59,60,79,80,81,89,94共计8个师的兵力。虽然明面上,这8个师的兵力有10~12万人,但是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斗中,这些部队都出现了损失,还没有来得及从后方补充足量兵员,所以在战斗中,这些部队虽然都在水门桥附近,但也承担了在广大地区内围剿联合国军10多万人的战斗任务。长津湖战役时,美军共计投入了3万多人的兵力,加上李承晚军和其它国家军队,共计10多万人,而我方九兵团则只有15万人,双方比例是1.5:1,兵力优势并不足以弥补装备质量上的劣势。

此外也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由于白天美军会高频率出动侦察机和战斗机做战场侦察及攻击,我军很少在白天行军及战斗,这就使得夜晚被我军迟滞的联合国军在白天良好可视条件下依托机械化逃跑,无形中牵制并整散了我军的追击部队。所以,志愿军8个师虽然看上去似乎规模庞大,但实际上因为战场形势,各部已经分散,到了关键时刻,兵力肯定是不够用的。以1081高地为例,驻守兵力来源于2个团的各1个连队,所以外界凭番号认为是2个连,但实际上却是1个连加1个排,充其量就是个加强连编制。而且,就在1日,4日和5日三次炸毁水门桥之后,由于美军工兵的战场修复能力太强,所以我军又在6日和8日再次组织了爆破。

在接下来的2次爆破中,我们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水门桥的毁伤程度,尽可能不给美军留下修复的余地。在组织爆破时,由于兵力不够,不得不从1081高地上抽调人手前去行动。自此,我们也就知道了1081高地在联合国军凌厉攻势下,为何还要抽调部队了。因为在这片地区,我们就只剩下1081高地还有部队。而且,在1081高地分出部分兵力去炸桥后,陆战一师派出1个营的兵力,放弃汽车徒步从其它地方赶到1081高地搞偷袭,而此时1081高地上仅1个排级规模的志愿军在坚守。而且,由于温度太低,美军空袭猛烈,战士们甚至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就被美军得手。

所以,水门桥的遗憾是不得已的,根源就是我军当时装备太差,补给不好,不具有歼灭联合国军大部的基础条件。而美军方面也欣然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在美军的宣传下,水门桥成功逃脱是长津湖失败以来的第一场“胜利”,因为大部队避免了被歼灭的命运,给日后战斗留下了足够的有生力量。当然,我军最后还是取得了整场战斗的胜利,虽然歼敌数字没有达到预期,但也对联合国军造成了重创。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志愿军在水门桥集结8个师,为何到关键时刻,兵力却始终不够用?》发布于2022-2-12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