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记者从中国反兴奋剂中心获悉,2021年该中心共实施兴奋剂检查26000多例,这是继2019年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全年检测量首次超过2万例之后,又一次刷新纪录,同时彰显了中国对兴奋剂零容忍的强硬力度。
与此相映证的另一组数据,是历年中国兴奋剂检查阳性率:2016年是1.01%,2019年下降到0.23%,2020年下降到0.16%,2021年下降到0.08%。
“检查数量在增长,阳性比例在下降,这是我们进行专业管理具体成效的体现。”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主任陈志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中国对兴奋剂“零容忍”的态度坚定而明确。
查出使用兴奋剂运动员,是在“去存量”,如何“遏制增量”?建立对运动员和辅助人员进行管理的长效治理机制是关键。陈志宇表示,有了自觉抵制兴奋剂的思想意识,有了防范兴奋剂问题出现的具体措施,有了预防兴奋剂误服误用的手段,才有可能使各级比赛和运动员都是干干净净,海晏河清。
运动队是反兴奋剂工作的主要对象,也是实现“零出现” 的内因和关键 。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反兴奋剂工作发展规划(2018-2022)》,提出在全国建成“纵横交叉,上下联动”全覆盖反兴奋剂组织体系建设,让运动队处于反兴奋剂的全方位监管之下。
陈志宇表示,“纵横交叉,上下联动”简单来讲,就是将反兴奋剂工作的组织体系纵向延伸到各省、横向推广至国家队各管理单位,保证每个运动项目集训队和运动员,在省队时既有省队管、也有单项协会管、还有反兴奋剂中心管,以此形成网格化、全覆盖、无死角的管理模式。
历时5年,截至2021年底,36 个夏奥项目国家运动项目管理单位和冬运中心各冬季项目协会已成立专门反兴奋剂部门,建成率达100%;31个省(区、市)中30个都已建立省级反兴奋剂机构。
事实上,从平昌冬奥会结束开始,在备战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和风险。陈志宇告诉记者,这期间,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在中国零星爆发,给反兴奋剂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例如,大量国家队在境外,加之疫情的影响,导致检查计划的实施经常变化,给监控的有效性带来一定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和风险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反兴奋剂中心逐项克服困难。疫情初期,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果断提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仍然想方设法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兴奋剂检查,制定印发《反兴奋剂中心2021年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保障备战运动员和兴奋剂检查官的健康安全,实现中心工作人员及兴奋剂检查官疫情“零感染、零传播”,这在年度检查总数达26000多例的前提下实属不易。
陈志宇表示,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工作的宗旨和原则是“独立、公正、专业、权威”。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将通过更高更严更全的措施、科学精准全面的反兴奋剂工作计划,确保我们参加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一定是干干净净参加比赛,一定能够达成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兴奋剂问题“零出现”的目标。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26000例兴奋剂检查检测,刷出新纪录、彰显强力度》发布于2022-2-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