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莘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拉动自主品牌2021年市场影响力的重要原因,超高的市场份额体现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特别是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
但杨小林认为74.3%的市占率并不能代表自主品牌在产品上已经占据优势,预计未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也会恢复至30%-40%的正常水平。
裴达军认为,电动化浪潮下,合资品牌的绝对优势已经丧失,自主品牌有机会与外资新能源平分秋色。
新能源汽车确实给了自主品牌崛起的机会。随着国内相关产业链供应体系的日渐完善和强大,自主品牌有机会借此发展壮大,与外资品牌竞争,甚至可能出现强势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范文清乐观展望。
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重大变化,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的第一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954.3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4%,接近历年最好水平。新能源市场更为亮眼,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47.6万辆,同比增长170%,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占比高达74.3%,可谓“十辆新能源、七辆国产车”。
74.3%的超高市占率能说明什么?
对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小爆发,《环球时报》汽车周刊执行主编高莘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拉动自主品牌2021年市场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大比重的市场份额体现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特别是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与合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根据本地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在产品研发设计、供应链建设、服务创新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
《环球时报》汽车周刊执行主编 高莘
相比之下,车壹传媒联合创始人兼总编辑杨小林的看法比较谨慎,杨小林认为74.3%的市占率并不能代表自主品牌在产品上已经占据优势。第一,合资品牌尚未发力,大众、丰田、通用的电动产品才刚开始进入市场;第二,自主品牌销量上的优势只是暂时性的,市场一般是三分天下,自主品牌的先发优势更多体现在入门级的代步车型,预计未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也会恢复至30%-40%的正常水平。
车壹传媒联合创始人兼总编辑 杨小林
在电动化时代打破传统竞争格局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冠仍是比亚迪,全年销量达59.3万辆,但第二名特斯拉也紧追不舍,达到47.3万辆。面对合资巨头的电动化转身以及势头正盛的特斯拉,自主品牌未来的处境如何,能否打破燃油车时代的竞争格局?
《车市裴聊&兵车行》总编辑裴达军认为,燃油车时代合资企业在自主品牌一片荒芜之时占尽市场、技术优势,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核心领域走在前列。但当下的电动车是由大数据、智能电子系统和软件系统定义的,合资品牌的绝对优势已经丧失,只要做好自己的产品,做好迭代,做好智能化的实用落地,具有较高设计制造工艺水平的自主品牌就能与外资新能源平分秋色。
《车市裴聊&兵车行》总编辑 裴达军
“新能源汽车确实给了自主品牌崛起的机会。随着国内相关产业链供应体系的日渐完善和强大,自主品牌有机会借此发展壮大,与外资品牌竞争,甚至可能出现强势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每日经济新闻》汽车频道主编范文清乐观展望。
《每日经济新闻》汽车频道主编 范文清
为了打破旧竞争格局,杨小林建议企业应持续品牌向上路线,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创新,坚持研发投入,另一方面要结合市场,打造适应本土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优势,还能在30万-50万元级别的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届时自主品牌的产品结构才能发生质变。
造车新势力怎样成为主流企业
说到品牌向上,许多造车新势力在一开始便选择中高端细分市场切入,如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抬升了自主品牌的价格区间,虽然2021年“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销量接近10万辆“盈亏线”,但要想成为市场主流,仍尚需时日?
对此,高莘表示,与目前的主流产品相比,造车新势力确实满足了一些未被主流产品覆盖的细分市场需求。未来,造车新势力若要形成更大规模,则需要覆盖更多细分市场,直至市场需求实现大范围改变。在此过程中,造车新势力要一直起到引领和开辟作用,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生态建设。
此外,杨小林建议,造车新势力要在产品定义和用户体验上更具前瞻性,了解用户需求,同时在用户运营和售后领域也要持续创新。
实际上,“均价43万元的蔚来和30万元左右的理想,在同价位产品中销量表现较好,同样价格的合资产品,销量还不及新势力。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新势力中一定会有成长为中坚力量的企业。”裴达军表示。(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梦宇)
来源:中国经济网 陈梦宇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财经类汽车主编谈:十辆新能源,七辆国产车!》发布于2022-2-5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