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宋韵·镇馆之宝请出场|千年以后,它的美依旧无法复制

宋韵·镇馆之宝请出场|千年以后,它的美依旧无法复制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李蔚

在越来越讲究服化道的影视历史剧中,瓷器、玉器、青铜器等器具,往往被网友截屏,与博物馆里现存的文物比较,真的不差一二,漆器却鲜见。

为什么?漆器工艺之高,容易被人挑刺。还记得前两年的热播剧《军师联盟》吗?曾经,镜头中出现的漆器,被飘过的弹幕嘲为“塑料碗”。

想像一下,《韩非子》中郑人“买椟还珠”,那精美无比的“椟”就是一件漆盒。要找出这样的美物,岂不是愁坏道具组。

漆器,发源于浙江。秦汉时,髹漆酒具逐步替代青铜酒具,马王堆曾出土大量漆器食具。到了宋代,漆器发展到无与伦比的水平,杭州、温州更是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但漆器存世数量极少,出土也少。

但是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就能邂逅两件绝美的漆器——半个世纪前,这一套北宋识文描金檀木经函出土于温州瑞安慧光塔,它们代表了中国漆器的最高水平,至今无法复制,无法超越。

檀木识文描金经函 浙江省博物馆供图

檀木描金经函 浙江省博物馆供图

◆单品推荐:北宋识文描金檀木经函(一套两件)

◆推荐人:浙江省博物馆工艺部主任范珮玲

一套两件的经函

实证宋代漆艺的最高水平

上世纪60年代,温州瑞安仙岩寺旁,隔虎溪相望的慧光塔已在岁月中静立近一千年了,塔身残败不堪,犹如苟延残喘的老人。

上世纪尚未倒塌的温州瑞安慧光塔 资料图

1966年8月,当地几个农民经过时,瞥过去的眼光扫到了破败塔身中露出的东西。这一瞥,让69件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其中,除了三件为清康熙年间的,其余均为北宋庆历年间。

慧光塔出土的著名文物有五代吴越阿育王塔、北宋刻印书和手书经卷、北宋的识文描金檀木经函、堆漆描金檀木舍利函、莲花纹带盖金瓶以及双面绣经袱等。

这套经函,盒中套盒。

檀木识文描金经函(侧面)

大盒上的部分髹饰是立体的,以漆灰堆塑了佛像、神兽、飞鸟、花卉等,并镶嵌以珍珠;底纹以描金的技法,绘有花草、迦陵频加、各类乐器等;函底还有金书“大宋庆历二年”(1042年)。

小盒通体髹金,上面饰有缠枝忍冬纹、双凤纹、飞鸟纹、神兽纹等,采用了多种描金法,有贴金箔、毛笔描绘、晕金等。

明人黄成曾整理总结古代丰富庞杂的髹饰工艺,著成《髹漆录》一书,但其中提到的很多工艺在当世已找不到对应。

著名鉴定大家王世襄先生著作了《髹饰录解说》,将原书隐晦难懂的原文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文本。“浙江瑞安县慧光塔发现的经函和舍利函,是宋代识文的实例……它不是用漆写起,而是用灰堆起……不是文质异色,而是花纹及地子一律是紫色。”

檀木识文描金经函上的细节 浙江省博物馆供图

“这只经函上像标花蛋糕一样的髹饰工艺,就是《髹漆录》里的‘识文描金’。”范主任说,“识”读作“zhì”,识文就是用漆灰堆作阳线花纹或平地堆起显现阴线花纹,这种花纹是有立体感的,与平面的描金不同。

再翻开一本图册,里面有一页是小盒上描金花纹的放大版。范老师让我们细看,发现小盒上金灿灿的花纹是有浓淡的。“这其实是晕金的做法,会产生更雅的立体感觉。”

小盒上的工艺还有更厉害的地方。

檀木描金经函上的细节 浙江省博物馆供图

最常见的泥金或描金,是在胎上刷上漆,相当于上胶水,再贴上一层金箔,没有涂胶漆的地方,金箔就掉了,形成花纹;或把金粉调到很细腻混合在漆里,再涂到胎上。“无论是哪种做法,都会产生极细微的高度差,但是这只描金经函上的金纹真的是一丁点痕迹都没有,无论光从哪个侧面打过来,看过去就跟印刷品一模一样。”范主任说。

那会不会打磨过了?不可能,这是明金,打磨会磨掉金色花纹。

那会不会上了清漆?不可能,上了清漆,就不会有那么好看了。

“这一套两件的经函代表了宋代漆器的最高水平。哪怕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也没人能够做得出来。”

宋漆器追求极致

工艺到底高到什么水平

除了这套经函,浙博还有一件宋代漆器的珍品,藏在库房中。

“这是中国唯一出土的一件剔黑器物。”范主任说,在这件镜奁出土前,著名收藏家李经泽先生已经把全世界传世的剔黑文物都看过了,多年前,当他得知浙博有这样一件剔黑,快90岁的老先生立马赶来看,还把它印到了著书的封面上。

剔黑是漆器工艺中的一种。从工艺门类来说,宋代漆器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大类:描金、雕漆、一色漆(素髹),还有一种是镙钿,但没有出土的,只在日本有传世文物。

剔黑就是雕漆的一种。雕漆,是在器胎上一层层刷天然的大漆,刷到几十层上百层后,在漆层上雕刻。根据漆的颜色不同,又分为剔红、剔黑、剔黄、剔绿、剔彩。还有一种雕漆,只刻上有规律的纹饰,像如意云、鬼脸等等,这种雕漆就叫剔犀。

剔犀漆器盘 宋 浙江省博物馆藏

镜奁,装镜子的壳子。这件宋代漆器是2002年绍兴一家砖瓦厂取土时挖出来的。范主任刚拿到时,“这件剔黑跟新的一模一样,乌黑发亮,比我的皮鞋还亮,上面还有鲜艳的红色黄色。”但是,在脱水处理和取铜镜时,镜子弄不出来,最后送到浙博,镜奁已经有些许损坏,色泽也大不如前。

上:剔黑牡丹纹镜奁 下:镜奁上的雕漆细节 浙江省博物馆供图

“宋代的漆器,就是追求极致。”在范主任看来,一是宋漆质地特别好,行话叫特别坚,而明清的漆器,哪怕是刚出土的,看上去也是木魆魆的。二是器物造型特别好,常见花朵形,宋人推崇典雅的审美,哪怕是素髹,也不单调。三是工艺精益求精。有的漆胎,不是靠一块木头抠出来的,只有薄薄的一圈,比木头的刨花稍厚一点,最薄的甚至只有0.5毫米,一圈叠一圈,做成圈叠木胎,外面刷漆。“所以宋代的漆器很轻,几乎没有份量,也不容易裂。”

杭州和温州

是宋代的漆器制作中心

在宋代,大多的漆器都有款。为什么?

因为漆器是一种奢侈品。漆器用的漆叫“大漆”,一种天然漆,俗话“百里千刀一斤漆”,材料难得,制作更加不容易。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是禁止社会上生产漆器的,比如东汉。

但到了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非王公贵族也用得起贵重的漆器。当时,杭州和温州就是漆器的两大制作中心,漆器上留款相当于店家打广告。

资料显示,现今所出土160余件南宋时代的漆器当中,约140件出自浙江,其中超过100件来自温州,其次杭州约30余件。

《东京梦华录》中,孟元老记及:“大街以东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直至十三间楼。”及至南宋,温州漆器更是分布临安各处,《梦粱录》中提到的就有“彭家温州漆器铺”“黄草铺温州漆器”“水漾桥下的温州漆器铺”等。

上世纪70年代,江苏武进村曾出土大量留有温州款的戗金漆器,其中一件“庭院仕女图戗金莲瓣形朱漆奁”的盖内,书有“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

上牢,结实的意思。范主任说,“真实上牢”二字是南宋漆器上才有的,强调正宗质量好。

剔红凤穿牡丹纹椭圆盒 宋末元初 浙江省博物馆藏

遗憾的是,宋代的雕漆器物保存下来的非常少。

明代钱塘人高濂曾记述:“宋人雕红漆器,如宫中用盒,多以金银为胎。”然而至今未有相应文物佐证。而其他的文献著述,亦如《髹饰录》中亦称“宋内府中器有金胎、银胎者”。以讹传讹,后人因为深信漆器里的胎是纯金的,为获金胎,不惜扔进火里烧,所以宋代雕漆存世量少,研究也少。

“非常遗憾。除了墓葬出土,漆器完整挖出的也特别少,因为只要没有马上进行保护,可能漆器很短时间后就会变成木炭、漆皮了。”

在浙江省博物馆里的漆器馆里,还有一整墙图版展示着日本各地所藏的珍贵漆器。其中,一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南宋雕漆花鸟纹剔红长箱,上面以针刻的形式写有“洪福桥吕铺造”铭文。没错,这就是一件杭产漆器,洪福桥是南宋杭州城内的一座桥。

不止这一件,藏于日本的众多雕漆珍品,不少来自南宋临安,也许也可以这么说,当年的海上“丝路”,也是一条“漆路”。

凉彩绝艳,千文万华。认识漆中珍品,可以先与这套识文描金檀木经函,面对面,聊一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宋韵·镇馆之宝请出场|千年以后,它的美依旧无法复制》发布于2022-1-13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