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10日在浙江杭州开幕,现场展出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文物二百六十余件,包含良渚玉琮、黄玉C形龙等重磅文物,呈现了中国早期文明面貌。红山文化的黄玉C形龙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的一支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由于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后而得名。这一地区发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陶器、祭祀遗址等。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至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史前玉文化发展的高峰。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得到了国际社会公认。两种文化虽相隔千年,但都有精美的玉器、分明的等级制度、完善的农业和手工业体系。良渚玉琮本次展览策展人岳晨晨表示,红山文化的坛、庙、冢和良渚文化的古城、水利设施,都是文明曙光最好的实证。现场展出了良渚文化大小不一的玉琮,其中就有“琮王”。良渚文化的玉权杖瑁、玉权杖镦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琮体四面上下各琢刻一个神人兽面图像。只见神人头戴羽冠,骑跨在神兽身上。而兽面两侧则雕着变形夸张的鸟纹。赤峰博物馆副馆长张小明告诉记者,作为红山文化最突出的物质成就,玉器也是六千多年前先民们社会信仰和精神领域的反映。良渚玉钺如在红山文化典型玉器中,就有一类著名的玉器“C形龙”。其体弯似钩,从右侧面看颇似英文字母“C”,故此而得名。其知名程度颇高,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现场展出了黄玉C形龙和中国目前发现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玉C形龙的复制品。还有一件玉玦形龙憨态可掬。它一般被认为是龙首形象,也有学者认为是猪首或熊首。红山文化玉玦形龙张小明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展现两种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不同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共性与特性,呈现中国早期文明面貌。文并摄/中新网记者 童笑雨编辑/崔巍
【来源:青瞳视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红山、良渚文物“合璧”展出再现中国早期文明》发布于2021-12-14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