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钊
自从2009年11月11日淘宝举行首次“双11”以来,已经过去了12个年头。“双11”从一个普通的日子逐渐变成年度最大的电商“大促”,无数网民参与了这个每年几千亿元的大项目。今年,“双11”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年份,这是首个没有“二选一” “双11”。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的“双11”,呈现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现象:尽管“双11”的热度稳步上涨,网民们却开始回归理性消费。而随着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政策正在加速推进,电商平台的头部效应悄然减弱,新兴电商平台开始崛起。
11月11日,百度App发布的《百度热搜2021双十一大数据》显示,电商大促“双11”生命力旺盛,搜索热度同比稳步上涨25%。而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双11”的态度正从狂热转向理性,更倾向于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消费决策。
大数据发现,同比去年,比价网站相关搜索增长了28%,而退换货规则相关的搜索则减少了10%。今年“双11”热搜中也体现了不少网友的冷静观察,“‘双11’买东西真的比平时便宜吗”“‘双11’防套路指南”等问题相继入榜。
无独有偶,艾媒咨询11月11日发布的《2021双十一购物节消费者行为洞察》也显示,2021年,中国网民在“双11”购物节购物态度上,理性消费占比71.3%,野性消费占比近5.2%。
对此,艾媒咨询CEO张毅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民回归理性是必然趋势。在张毅看来,过去这么多年中,“双11”所营造的优惠策略、购物氛围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消费者对“双11”的新鲜感有所降低,会更趋于理性。此外,移动电商的发达让消费者能够每时每刻进行购物,在“双11”阶段的购物需求也会因此有所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由于反垄断政策加速推进,电商平台的头部效应减弱,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大数据显示,2020年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占比中,淘宝、京东等平台分别占比34%、27%,而在2021年,这两大平台的搜索占比是24%、18%。
实际上,今年第三极、第四极电商平台对“双11”明显更加上心了:拼多多今年首次官宣加入“双11”,并宣布“双11”期间加码百亿补贴力度,并重点倾斜百亿补贴等平台资源,全面助力优质国货和农产品品牌;抖音电商则特设“抖音双11好物节”专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推介国货、地方农特产等优价好物。
在这些真金白银的补贴、流量加持之下,第三极、第四极平台的在“双11”大促中的声量也有了实打实的提升。大数据显示,拼多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接机崛起,搜索占比分别为10%、9%、8%。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吕航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没有“二选一”后的首个“双11”:消费者趋于理性,新兴电商平台崛起》发布于2021-11-12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