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中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超六成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不愿选择当“蓝领”,“去工厂化”“去基层化”的就业趋势愈加明显,新型的电商类岗位受到职业院校学生追捧。
近年来,制造业招工难的报道频现,工人短缺成为许多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重大问题。宏观来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超过4000万人,劳动供给总量持续减少。当代年轻劳动者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制造业就业吸引力大幅下降。新业态迅猛发展也对年轻人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快递员、外卖送餐员、主播、网红等职业被不少年轻人追捧。随着中老年劳动力逐渐退出市场,制造业如不做出调整和改变,未来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
具体而言,大量年轻劳动者不愿进入工厂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就业观念的转变。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去几十年人们的择业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赚钱养家糊口之外,当代年轻劳动者更加在意自由的工作方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做制造业工人,则意味着要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从事重复性很强的工作,这不仅枯燥无味且很难得到能力的提升。
二是制造业企业工资收入相对较低。目前多数制造业企业工资收入并不具有竞争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报告显示,2020年制造业工人的年平均工资为61324元,换算成月平均工资为5110元。这一工资水平包含了技术类工种,而需求量更大的普工,其月平均工资水平不足5000元。加之制造业存在生产淡旺季,淡季时普工仅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月工资。从调查获得的市场工资水平来看,目前外卖送餐员、快递员及网约车司机等职业的全职从业人员月平均收入为6400元左右,一二线城市可达8000~10000元。相比之下,制造业工资水平明显偏低,很难留住劳动者。
三是制造业企业工作条件相对较差。较之过去,当前制造业企业工作环境改善十分有限,大多数厂房没有配备制冷和取暖设备,有的甚至连风扇都没有。部分行业存在严重的刺激性气味,生产过程中面临有害粉尘等问题。此外,多数制造业虽采用了自动或半自动化机械设备以减少工人的体力劳动,但工人的工作时间仍较长。一些工厂采取长白班模式,旺季时工人可能需连续一两个月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一些工厂在生产旺季人手不足时,可能采取两班倒模式,工人还需上夜班。相比白领和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制造业工人不仅工作环境更恶劣,而且工作时间相对较长,自由度较低。
四是劳动权益较难得到有力保障。虽然《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使用派遣制员工的比例做出了严格限制,但是制造业企业不遵守这一规定的情况仍很普遍。制造业企业大量通过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以劳务派遣、劳务承包等形式用工,这些中介公司大多不给工人交社会保险,工人工资中本应作为社会保险费用的部分,往往被中介公司赚取差价作为公司利润。
五是职业前景与上升通道并不乐观。在当下制造业企业中,普通工人的职业上升通道较为狭窄,工人在企业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些企业随时可来随时可走的灵活用工方式,令工人缺乏归属感,企业对工人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技能培训等更是十分有限。制造业基层劳动者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得职业发展或晋升的机会。
上述一系列因素,使得制造业企业长期处于工人短缺状态,不仅增加了企业招聘成本,更加剧了制造业“招工难”,威胁到我国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短期内制造业企业将会面临成本增加、经营压力上升、企业难以为继等困境,长期看大量企业很可能转而寻求智能设备替代人工劳动,或在东南亚等国进行投资转移,这会对我国制造业就业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和后果。
眼下,制造业企业的认识仍停留在劳动力供给丰富的时代,即依赖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通过不断压低人工成本,招聘廉价劳动力获取竞争优势。破解制造业招工难,需要管理者深刻认识就业市场发生的新变化,改变经营理念和策略。
首先,企业应改变重物不重人、忽视人力资本投资的理念。在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力供给趋紧、人工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机器替代人工是大势所趋。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研发体系和智能制造依赖一流的人才,包括一流的产业工人。因此,企业需要大力提高对人力资本投资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工人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投入。通过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工人工资收入,是稳定制造业就业队伍的方向,也是提升制造业就业质量的根本。
其次,要提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提高劳动要素在分配中的占比。要切实发挥工会作用,增加制造业工人在生产活动中的话语权,通过建立合理的工资协商机制,解决工人群体合理关切,有效提升工人待遇。
另外,一些制造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能力亟待提升。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工人的特点,在管理上做出相应改进,如:积极改善工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根据工人需求在工作之余增加适宜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岗位技能培训,拓宽工人晋升渠道等。
最后,政府也应当给予制造业一定的政策倾斜,如允许企业对生产设备采用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改善工人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发展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提供适当支持等。
(作者 曾湘泉 熊督闻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来源:工人日报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制造业“招工难”怎么破?》发布于2021-10-1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