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晨读|最后的前线

晨读|最后的前线

所有人,都把生命置之度外,为的是保家卫国。

俄罗斯影片《最后的前线》开场有大片的感觉,在镜头不断切换中,呈现激烈的战争场景:大雨中,士兵操持火炮、射击;隆隆炮声里,火光闪闪,夹杂士兵的吼声;溅起的泥水,有士兵中弹……随着摄影机推移到一个指挥台,我们看到,原来这是一个由波多尔斯克军校炮兵学员参加的训练演习。

开场基调表明,会有更严酷的现实摆在这些学员面前。当时的情势是:1941年10月上旬,纳粹距离莫斯科不到200公里,苏联红军暂时没有军力阻止敌人进攻莫斯科,只能调动这个区域内唯一的军事力量——波多尔斯克炮兵和步兵学校的学员,到达伊林斯基前线,拖住敌人,大概五六天,直到援军到达。要知道,这些学员20岁不到,到目前为止,还从未上过前线。

电影里留着胡子、一脸严肃的炮兵学校校长对上级诉苦:“我们所有完备的武器都被送到前线,只剩下不到30门火炮,其中12门可用,也只能射五六轮。”但在上级“不惜一切代价顶住”的命令下,他向学员发出战前动员:“我们的父兄,用生命阻挡纳粹前行,现在该你们了。与法西斯的战斗,胜利或许就靠你们了,人固有一死,那就英勇就义,绝不投降。”

电影在呈现一场生死之战前,用很多镜头描绘这群学员的生活状态,他们年轻、幼稚,有时顽皮、不守纪律,比如,训练时,故意打坏联结目标的装置;为了心仪的女医务兵大打出手……战前最平和的画面是,随着歌颂幸福快乐的歌声,男孩女孩翩翩起舞,谈情说爱。但军号刺破青天,校长宣告:“小子们,童年结束了!”

和其他电影一样,战前告别令人动情:一位女军医嘱咐儿子天气冷,不要忘了带厚内裤;一位年轻的父亲向儿子行军礼,“做个英雄的儿子”;一位学员向女护士求婚……但战争还未开始,危险已经降临,先遣队在漆黑的夜里,遭到敌人飞机空袭,刚刚还在念诗的学员,转眼间失去生命,他不甘心地说:“这么死太蠢了,还没到前线呢。”而另一位士兵,冒险开着着火的弹药车远离大家,车子爆炸,士兵幸存。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其真实性在于,严峻的局面怎么形容也不过分。校长带领先遣队,午夜赶到伊林斯基,可防线一团糟,火炮碉堡没有装甲板和门,也没有伪装,几乎不堪一击。当地人说:“我们每天工作20小时,晚上还在挖坑,甚至老人和女人都参加了。我们没有装甲板,没有门。”校长说:“我有3500名孩子会赶来,很可能会死在战场上。”

这不是一部宏大叙事的电影,但本片动用一切手段,比如航拍、大远景、特写、慢镜头、快速切换,让电影呈现出一种大格局,其中,爱情、友情随着战争一同展现。影片着力描绘初级中士拉夫罗夫和女医务兵玛莎的爱情,还有拉夫罗夫和米蒂亚的友情,而后者恰恰是玛莎青梅竹马的发小,也爱着玛莎。在电影最后的场景中,他们全部牺牲。米蒂亚先被敌人击中身亡,拉夫罗夫发射最后一颗穿甲弹,击毁纳粹坦克,而玛莎保护拉夫罗夫发射,也中弹,与此同时,敌人的手榴弹引发爆炸。远景中,火光冲天,凝成最悲壮的一刻。

所有人,都把生命置之度外,为的是保家卫国。女军医的儿子受重伤还杀死敌人,临终前,让大家别告诉他妈妈,;向儿子行军礼的战士,牺牲前,把一家的合影放在枪炮前;向女护士求婚的士兵,在得知她牺牲后,也用生命炸毁了桥梁,阻挡敌人的进攻……电影这样告诉我们:“波多尔斯克学员以及所有红军战士和指挥员,在接到阻敌5天的命令后,他们坚持了12天。在战斗中,3500名学员中有2500人牺牲。他们阻挡德国军队到达莫斯科,改变了战争进程,他们将被永远铭记。”(刘伟馨)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晨读|最后的前线》发布于2021-10-12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