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合法的网址链接正常访问,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无正当理由来限制网址链接的识别、解析和正常访问,应该说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也损害了用户的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屏蔽网址链接是7月启动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问题之一。当前正在按照专项行动的方案安排,指导相关互联网企业开展自查整改。
整改要求一经发出,互联网“拆墙”呼声不绝。目前,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三家巨头已经回应工信部要求,表示将积极进行整改。9月30日,根据腾讯最新消息,微信支付已与银联云闪付App正式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同时,微信小程序也逐步支持云闪付支付。
有关“外链屏蔽”的整治正在逐步推进中,目前各家互联网巨头的整治效果如何?如何实现进一步“互联互通”,推倒本应不存在的互联网高墙?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进行实地测试,并采访了多位专家观点。
“支付互通”先行,“链接互通”仍存乱码现象
9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App均已接入微信支付,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接入微信支付。阿里对此表态称,坚信分享、连接和开放是健康数字生态的基础。“我们会继续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此后的9月30日,腾讯宣布旗下微信支付已与银联云闪付App正式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微信小程序也逐步支持云闪付支付。首批上线小程序包括微信读书、腾讯视频、猫眼、京东、步步高、瑞幸等小程序的部分场景。
阿里旗下“饿了么”已经支持微信支付澎湃新闻记者打开“饿了么”平台测试,确实可通过微信支付付款,而淘宝、天猫、闲鱼、盒马等阿里旗下其余主流App还未支持微信支付。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微信一对一聊天实测:有的链接以“内容卡片”形式转发,有的以“乱码”形式转发除支付领域外,就整治“外链屏蔽”的要求,澎湃新闻记者实测了抖音、快手、B站、拼多多等互联网热门APP和微信、QQ、钉钉、飞书的互联互通情况,测试中发现,平台在转发中出现的“乱码”成为普遍现象。
通过微信一对一聊天打开淘宝链接,将会出现跳转页面,提示风险以核心社交软件微信为例,9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通过微信的一对一群聊分享淘宝链接时,会出现一个跳转页面,点击“继续访问”后才能打开链接。虽然链接可以打开,显示的却是乱码。在微信、QQ中分享抖音链接时,弹出的也是乱码,然而,通过微信、QQ分享来自拼多多、快手和B站的内容时,显示的却是“内容卡片”,不需网页跳转可以直接打开。
同样是“互联互通”,为何会出现“乱码”和“内容卡片”的区别?澎湃新闻记者就此咨询腾讯,截至发稿时并未收到回复。有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微信在转发抖音链接时所形成的乱码是由于字节内部的APP设置所导致,与腾讯无关。
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否认了该说法:“腾讯封禁了抖音分享到微信的接口,并封禁含有抖音域名的链接,为了满足抖音用户分享内容给微信好友的需求,抖音做了技术上的处理,形成乱码。”
该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腾讯不开放分享接口在先,抖音被迫应对,而并非主动、有意设置。目前腾讯依然未开放抖音分享到微信的接口,导致抖音一直不能直接分享给微信好友,只能以乱码形式呈现。这是明显的区别对待。”
“安全”与“开放”如何平衡
9月13日,面对工信部的整改要求,腾讯曾经回应:“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声明中特别强调了“以安全为底线”。
“互联互通”会对互联网安全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可能引发信息泛滥和个人隐私安全的问题?
“互联互通不会直接影响互联网安全。”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背后主要有两个理由,其一是大平台有相对成熟的监督、识别、防范、处置违法外链的技术手段和监管机制。其二,大平台互联互通之后,可以把之前对违法外链的监管标准规则相互统一,形成系统性管理违法外链的联合机制,这反而有利于强化对违法外链的统合性监管。”
“单纯以防范违法外链为理由拒绝互联互通,缺乏正当性。”翟巍说,“互联互通从宏观来看有利于强化安全保护机制,而有关责任分担的争议,目前可以考虑在民法典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框架下制定相关细化规则,做出定纷止争的规定,明晰划定各方主体的责任范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则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安全是互联网平台开放的底线。“无论是工信部还是企业的表态,都提到是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之下开放。”但是,对于“互联网安全”的定义却是需要商榷的:“安全究竟是什么层面上的含义?是由平台说了算还是监管层说了算?牺牲开放和公平换来的安全不是安全,只有开放之后达成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他提到,互联网安全应该是跨平台、流动的,而不应被固化在高墙之内。未来可以考虑通过建立一个公用的数据平台,形成个人“电子名片”,在各个平台上通用,不需要平台反复地提取个人信息,一旦在某个平台上捕捉到了违法信息,即可在各个平台上通用,这样可能会使互联网安全更进一步。
“互联网生而互联,这是基本面也是常规常态常识更是正轨,与此同时对互联互通的内涵外延要有清晰明确的理解。”互联网学者、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有些舆论称,解除网址链接屏蔽,将彻底改变互联网格局,将严重冲击甚至颠覆微信、淘宝生态,这些说法都言过其实、过于放大了;转发与分享流量,在各平台流量中占比甚小,转发与分享流量中被屏蔽的流量占比更小,叫停屏蔽,只是恢复互联网常态,对各相关企业影响没有那么大。”
在他看来,解除网址链接屏蔽只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迈出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在即时通讯以外,还有电商购物、游戏娱乐、新闻资讯、生活服务、在线视频等主要互联网垂直领域在内的诸多应用服务,其评论区、留言板、论坛、用户信息、账户简介等存在链接屏蔽或不允许用户添加链接信息、添加通讯方式的情况,一样需要解决互联互通问题。
“外链屏蔽”存在已久,互联网行业监管进入新阶段
“外链屏蔽”并非是新鲜事,谈及其历史,不得不提的就是2010年那场著名的“3Q大战”。2010年9月,360发布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扣扣保镖”,腾讯认为以上软件涉嫌抓取QQ数据截留采取反击。随后,双方战事升级,2010年11月3日,腾讯提出,让用户在360安全卫士与QQ之间“二选一”,“3Q大战”全面爆发。
从此之后,互联网巨头的互相屏蔽层出不穷,本应伴随自由、开放精神诞生的互联网,却始终笼罩在围墙阴影之下。
同样的案例在国外也常有发生。2015年,Twitter收购了视频直播应用Periscope,当时和Periscope一样红火的还有另一款视频直播应用Meerkat,Meerkat通过与Twitter同步,可一键将自己的视频直播内容分享到社交网络上。之后,为扶持Periscope,Meerkat被Twitter封杀,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除此之外,人们所熟知的苹果、谷歌等品牌也有互相封禁、屏蔽竞争对手的案例。
为何互联网企业热衷于“筑墙”?翟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本质还是有关流量的“零和博弈”,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流量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有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成年人每天接触手机时长为100.41分钟,2020年为100.75分钟,增长几乎停止。在这100分钟里,用户还会被各种视频、游戏、购物、短文等吸引注意力。
这意味着,流量市场的“增量空间”已经基本饱和,各大巨头只能靠争夺存量市场来获得业务增长,也就是俗称的“内卷”。在这样的情况下,“筑墙”成为最有效的手段,只要一方的流量获得损害,就意味着另一方的流量将得到增长。
但是,筑墙虽然可以稳固住巨头的地位,却对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最近十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很少见到新的创新,就是筑墙所带来的后果。”朱巍说,“巨头企业依靠贩卖流量、甚至惦记老百姓的菜篮子就能获得高额利润,就不会考虑投入资本进行真正的科技研发和创造。”
“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要分阶段进行,行业发展的上半场几乎没有监管,到了下半场,如果再不用宏观之手进行调控,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朱巍说,“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越早‘拆墙’,就越有利于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他认为,在互联网“下半场”中,最有可能成功的还得靠颠覆性的创新。当流量不再成为高悬的壁垒后,所有的企业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互联网巨头们也不能坐享其成,那么对巨头挑战的“下半场”可能才刚刚开始,“互联网的‘下半场’应该是一个由各种创新因素,各种激烈竞争产生的一个新的市场。”
翟巍则表示,目前,欧盟、美国在立法方面有新的进展,尤其是欧盟的《数字市场法》草案,专门针对超大型平台企业,对具有“守门人”角色的超大型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确保这些超大型平台企业进行公平竞争。“无论是中国、欧盟、美国,反垄断监管或者其他类型的市场监管,目的都是要以监管促创新,以监管促发展。”
另外,数据安全和隐私合规也成为如今互联网新形势下的重要问题。翟巍表示,今年11月就要生效《个人信息保护法》,在这个时间节点解除链接屏蔽,实现互联互通,有助于互联网企业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相互协调,共同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在全面互联互通的体系之下,我们互联网大型平台企业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高科技创新,集中于提升社会公共福祉,这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竞争当中获取核心竞争力。”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互联网行业如何“拆墙”?“安全”成焦点,乱码现象仍存在》发布于2021-10-3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