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9月30日,战争史诗片《长津湖》将正式上映。9月28日,片方发布一支“两军对垒”预告片,揭示了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的美军的最根本原因。
陌生的异国战场,极寒的严酷环境,敌我装备的悬殊,后勤物资的缺乏,美军的嚣张进攻……种种艰难困苦都没有压垮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
战士们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后勤保障充足的美军直接较量,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提前看过影片的观众无不被这份英雄气概深深震撼和感动:“从小就知道抗美援朝对中国来说是以弱胜强的胜利,如今看完《长津湖》更加明白了我们为什么会赢!”
据悉,该片预售票房已突破8000万,稳居国庆档影片预售票房榜首。
当日发布的《长津湖》“两军对垒”预告片,将71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对比更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
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起初并不把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志愿军放在眼里,抱着“1个月结束战争回家”的空想,声称胜利指日可待。在悬殊的装备与物资差距之下,志愿军战士能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靠的正是敢打必胜的战斗信念、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精心筹划的一流战术。
预告片结尾,志愿军扯下北极熊旗的高燃镜头,与此前对手的嚣张气焰形成鲜明对比。如监制导演陈凯歌所言:“71年前,我们的对手看不起我们,不拿中国当回事。但是战争的结果教育了对手——‘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是不好惹的’!”
预告片中,连长伍千里与指导员梅生有这样一段对话:“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这句话体现出的不光是拼死作战的决心,更点明了这场战争必须要打的真正原因。为了背后的锦绣河山、百废待兴的家园,以及好不容易迎来和平年代的亲人们,视死如归的志愿军们选择了义无反顾地奔向战场!
影片历史顾问王树增表示:“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受尽屈辱,是跪着生活的,所以百年以来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仁人志士,不惜掉头颅也要挽救这个民族,要让这块土地上的广大人民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我充分相信,电影《长津湖》用画面、镜头、优秀的表演,全面深刻地、饱满地体现了当时历史片段中的人和事。”
此次发布的预告片透露了三大细节,令人惊心又揪心的同时,更加体会到胜利背后的伟大精神。极寒天气下,美军的热咖啡滴水成冰,穿着皮袄的美军都叫苦不迭,无法想象志愿军们是以多么顽强的意志,捱过这样的严酷考验。
美军吃着火鸡过节时,志愿军在山坡上躲避风雪,每天只能以一颗硌掉牙的冻土豆充饥。
美军拥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全方位的制空权和火力支援,我志愿军只能在有限的弹药补给条件下,靠昼伏夜出隐蔽行军以躲避敌军的空中侦察,寻找机会给敌人致命反击。
影片每个细节都体现出战场条件之艰苦,敌我力量之悬殊,然而面对这样的逆境,我志愿军的气势、智慧、行动力丝毫不减。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流血牺牲,绝不会在强大的敌人面前退缩,他们只有一个决心——保家卫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看完《长津湖》,更明白我们为何会赢!》发布于2021-9-2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