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京冀交界薄弱村的“逆袭”记

京冀交界薄弱村的“逆袭”记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题:从“上访挂账”到“民生示范”——京冀交界薄弱村的“逆袭”记

新华社记者陈旭、吴文诩

清晨7时左右,56岁的村民李保凤穿上环卫服,跨上电动三轮,准时来到每户村民家门前收集分类处理过的垃圾。

“全村几年前就自发参与垃圾分类,家门口放上小型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都要求分类放。”李保凤说,“房前屋后看不到半点垃圾,路上的烟头都不见了,农村简直比城里许多地方还整洁。很多人来看、来学,我们现在成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的示范村。”

谈起自己每天工作,李保凤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只见她熟练地拍了拍手套,把空了的垃圾桶码得整整齐齐。

秋风习习,河水汩汩。漫步在北京与河北交界处附近的顺义区李遂镇赵庄村,乡间的玉米地一望无际,乡亲的院落整洁宽敞,村内村外显得宁静悠闲。可让许多人意外的是,这座位于首都机场东南侧的平原小村,几年前竟然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上访村”。

时光倒退到十多年前,那时候的赵庄村完全是另一番模样。村民们原本住在潮白河畔,以种植玉米、小麦为生。但是,潮白河长期洪水泛滥,房屋悉数被毁,被迫整体搬迁。由于多次整体搬迁,许多村民饱受损失,不断到市里上访、闹访,成了远近有名的“上访挂账村”。

如何让村里100多户村民彻底过上好日子,成为时任镇村干部们最大的心头事。

2008年,因为村址上规划修建京平高速,全村再次整体搬离。赵庄村党支部书记段和权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次不仅要让村里人搬得出去,更要让村里人“越搬越好”。“潮白河洪水那会儿,是我爷爷带头搬村,现在该轮到我了。”段和权说,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新村很快落成。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村的发展靠的却是树立了良好风气!”54岁的村民李梦红一直在外工作,退休后她选择回到赵庄。她为记者梳理了家乡变化的点点滴滴——家家住上明亮的新房子,全村通了自来水管、污水管,建了村史馆、活动场,有老人的家里安了老年扶手,老人每月可领补贴,生了大病村里还给二次报销,今年公交车开到了村口,明年村里还将开卫生室……

在村史馆里,一幅1939年赵庄村民居住图详细标注着每户人家的姓名、居住区位。段和权介绍,这是首次百家宴的时候,村民段松海在走访了村里5位90岁以上的老人之后绘制的。一幅历史村居图,既浓缩着时间的厚重,也承载着集体的记忆,更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每年重阳节,村委都会组织百家宴。为了这场团圆饭,很多村民都主动来帮忙。远在外地的也要赶回来聊聊天、叙叙旧,吃上这口熟悉的味道。”段和权说。

赵庄村离北京市中心60公里,距河北省界不足1里地。作为区划交界难管村,一些基础设施配齐后,乡村振兴又该如何“突围”?

“我们的思路是,在现有条件下积小胜为大胜、步步为营。”李遂镇党委书记李泽钧说,建设和发展应倾听村民诉求,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保证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平原农村。

2020年,为解决赵庄村村民日常出行难题,李遂镇主动“吹哨”、实地勘查溯源,改造道路设施、增添公交线路,解决村村通路与主干道路口未设红绿灯的交通安全隐患,让村民们在家门口难乘车的问题迎刃而解。为了解决村里年轻人的就业问题,镇村两级班子还积极对接附近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今年雨水多,大伙看到村干部整夜在外巡查,怎能不让人住着安心?”70岁的村民何亚萍说,在全村人共同努力下,2020年赵庄村获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京冀交界薄弱村的“逆袭”记》发布于2021-8-26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