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说:“我累了,要休息休息。让年轻人带着中国女排去冲。”很大可能,郎导要卸任了。
从1978年入选国家队到现在,郎平一直在一线,整整43年。这43年,也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部历程。放眼中国体坛,仅此一人。个人事业完全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是郎平的幸运;有郎平这样一位优秀体育人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国家的幸运。
图说:郎平在赛场上为队员们鼓劲 新华社图
郎平要退休了,她留下了什么?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当然是精神。郎平是中国女排的标志性人物,是女排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拼博、敬业、团结、坚韧、胜不骄败不馁……郎平用自己的43年,参与构建了女排精神,诠释了女排精神。
43年,国家翻天覆地进步巨大,女排精神当然也不应一成不变。比如,从前提倡轻伤不下火线,现在,是不是更应该从尊重体育规律、爱护队员身体出发呢?朱婷有伤,并且伤情严重,不上场,甚至不去东京,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了郎平,女排仍要前进,女排精神仍要与时俱进。
其次,是国际视野。先后担任过美国和中国的国家队主教练,也只有郎平一人。她甚至在北京奥运会上带领美国女排战胜了中国女排。因为改革开放,郎平有机会出国闯荡,有机会转战欧美,了解发达国家的体育理念和团队构建模式,并把这些融入中国女排。电影《夺冠》生动地展现了这些故事。开放、多元、包容,而不是保守、狭隘、封闭,这正是郎平的过人之处。
希望,郎平好好休息,调理好身体,享受生活。
希望,郎平好好总结,把她的职业生涯写出来。这是郎平的故事,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江砚)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瀛奥运·场外音|郎平留下了什么?》发布于2021-8-2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