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不能让“轻松借钱”变成“轻松套钱”

不能让“轻松借钱”变成“轻松套钱”

文/郭元鹏

点开“去哪儿旅行”“哈啰出行”等App,显眼位置均可看到“借钱”;点开“京东”“58同城”“美颜相机”等App,显眼位置也能看到“借钱”......“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不少手机App存在与自身主要业务毫不相干的借贷功能,并以低息、红包等作为噱头引导用户开户。App“借钱”满天飞,背后暗藏多重风险。(7月6日 新华社)

生活中常用的App,俨然成了“金融App”,就连平时常用的拍照、办公软件都有借款功能,经常出现鼓励用户开通借款功能的弹窗提示,这是怎么一回事?

按理说APP在申办的时候,都有着自己的“经营范围”,在“经营范围”里从事经营活动就是合法的,而超出了当初审批的“经营范围”则违法。即便这个APP是合法的,也会因超出“经营范围”而变得不合法。那么,上述这些“合法的APP”何以在做不合法的事?答案十分简单,那就是与“借钱软件”联合起来进行营利。如此二者便有了利益的牵绊,正是因为“有利可图”才成就了他们之间的“携手合作”。

在消费观念已经深刻变化的今天,当人们已经习惯了“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消费模式之后,“借钱软件”的出现就是水到渠成的。而对于“月光族”而言,有了“轻松借钱”的服务,就可以实现“轻松花钱”了。可是,在“轻松花钱”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想想最后“还钱太难”的情况?事实上,如果群众没能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轻松借钱”就会成为一大陷阱。

同时,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轻松借钱”的APP,该打谁的“屁股”?固然导致这种乱象出现的责任之一,在于部分消费者的不理智,而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是谁在花言巧语“引诱借贷”“诱惑消费”?就像“去哪儿旅行”“哈啰出行”这些APP,借钱原本并不属于他们的经营范围,而他们为何想要开拓这个业务?又为何能够推广这个业务?

没有利益就没有“合作”,“越界APP”到底是利益共享还是坐地分赃?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如果仅仅是利益共享,完全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那就问题不大。而假如他们的“强强联合”只是为了“坐地分赃”,那么就需要揪出背后的推手。而调查显示,部分App中的借贷功能以低息为噱头吸引用户,实际上却埋着高息的深坑。某款App宣称借款额度最高达到2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只有7.2%;但按照App内的要求填写完各种个人信息后,年化利率一下子涨到了23.4%。用诱导的方式推广借贷成为了“拿手好戏”,让一些风险意识不足的人落入过度借贷的陷阱不能自拔。

因此,是时候在全社会开展必要的金融知识普及,严查坐地分赃的APP,不能让“轻松借钱”变成“轻松套钱”。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不能让“轻松借钱”变成“轻松套钱”》发布于2021-7-14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