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孩子骨子里的自卑,可能源于父母的这些心理情结|精选

孩子骨子里的自卑,可能源于父母的这些心理情结|精选

文章授权转自 | 养育男孩(breedboy)

作者 | 鱼爸

01

总有不少的父母,会抱怨孩子的种种问题。

甚至想着要不要去找心理医生咨询。

可事实呢,更应该关注心理问题的,却是父母本身。

因为孩子的性格或是心理的问题,基本都源于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性格还有教育的方式。

比如,你内心最在意的那些东西,会经常在孩子面前不经意地透露。

勤劳的父母会经常说勤能补拙,勤劳是多好的美德。

而在乎交往的父母,会告诉正在读书的孩子,一定不要只知道读书,还要多锻炼交际能力。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被熏陶,习得父母的这种脾性秉性,在心理上趋同,在行为上模仿。

意大利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儿童是一个热情的观察者,他特别容易被成人的行为所吸引,进而模仿它们。

可以说,孩子的性格,都带着父母的印记。

特别是父母的一些心理情结,影响更深。

02

父母的自卑情结

心理大师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自卑情结,而这个自卑情结怎么对待,怎么处理,使人与人有了不同。

而这些不同往往体现在对待自己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上。

比如身高问题,很多人一辈子都因为自己身材矮小而自卑。

而有的人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可以让我弥补这种不足,让我变得优秀。

我们老家有一个老汉,只喜欢找人聊天,而且会经常谈论谁的孩子高,谁的孩子今后长不高的。

他自己个头很矮,你肯定弄不懂他为什么还这么热衷地谈论这个话题。

原因是他的儿子比他高,而且比很多同龄人都要高大,这可能让他在心理上得到了弥补。反而想急于跟其他人分享这个信息,目的就是让其他人看看,我的儿子是高个儿,你不要瞧不起我。

可是谁没事跟你比个头?只有内心在乎的,才会不停地去比比比。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父母如果自己无法超越自卑,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身材矮小的父母,会更在意孩子的身高。

不善表达的父母 ,更在意孩子的表达能力。

自己生活得不如同龄人,就想孩子不能这样。

带着自卑情结,而自己一生却有无法超越这种情结的父母,更是期盼在孩子身上得到弥补。

这种寄托是可以理解的。

可如果扭曲成对孩子的控制,那就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发展。

比如父母因为身高问题,经常有意无意地跟孩子谈起。

对孩子说个头矮有多不好,这样做,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而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也有可能转化成自卑心理。

另外,父母的这些自卑情结常常会在生活中投射出来,变成焦虑、打击。

比如“你怎么笨嘴笨舌的。”

“为什么你们班的同学都会,就你不会啊。真是木头脑袋!”

“不要太高兴,比你优秀的人还有千千万万,继续努力!”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克服自己内心的一些焦虑和自卑情结。

因为真的会传递出来,影响到孩子。

03

父母的悲观心理

一个总是在孩子面前表现悲观的父母,孩子也一定学会悲观。

如果孩子骑自行车摔倒了。

孩子已经垂头丧气或者抱怨车子不好骑。

安稳孩子之后,你走过去会怎么跟他说话。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骑了这么久还摔倒啊。”

“你的运动细胞真的不行啊,笨手笨脚的。怎么让我放心呢?”

或者可以跟他说:

“摔倒了没事,至少你知道下次可以怎么避免了。”

“没事,爸爸小时候骑车经常摔,好几次摔沟里了,但我也没放弃,越骑越好。”

我就是后面的这种爸爸。

每次小小鱼遇到挫折不想继续,或者受到了打击。

我总是会带着“不过我觉得也是不错的,你看我们得到了什么?”这种思维来跟他说话。

比如我们俩下楼玩,没多久就下雨了。

他有时会说:“爸爸,我们真倒霉,下雨了。”

这时我不会抱怨天气,而是找点能让人开心的事。

会跟他说“其实,我们坐在这亭子里感受下下雨天是什么样子,也很好啊。对不对”

每次面对我的乐观,孩子也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趣味。

从逆境中找到乐趣。

我觉得这挺好的,因为父母的乐观,更能让孩子养成乐观的性格。

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悲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只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他们都很多东西的兴趣都会降低。

徘徊、抱怨、逃避,会多余积极进取、自信向前。

04

父母要怎么来管理这些心理情结呢?

答案就是“接纳”。

能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接纳孩子?

能不能接纳孩子的不同和缺点?

比如很多做事一板一眼的父母,发现孩子是比较随性的,东西不喜欢整理。

总是把自己收拾好的屋子弄乱。

你会怎么办?

是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一通吗?

其实孩子的天性都有创造、打破,特别是男孩们,他们这类行为更多。

不要视为洪水猛兽,而是要区别问题。

整理收纳的习惯要培养,却也不要指责孩子的随心和破坏。

他们也许是在探索,或者是游戏。

特别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盲目地去判断,而应该多去观察。

发现孩子的性格特征,掌握得越多,教养的时候越轻松。

一定要记得,不是去改变,而是去发现孩子。

不要自己觉得好的性格就一定要孩子拥有。

难道外向活波的性格就一定比沉默、内向好很多吗?

有时,要问问自己,能不能接纳孩子的平庸?

比如孩子学习了围棋,去参加晋级赛。

原本信心满满的你,赛后发现孩子也只是普普通通,而不是天赋异禀。

你的内心能保持平和吗?

也许你会安慰自己说没关系,围棋只是兴趣班。

如果这样想,说明你还是没有接纳。

接纳孩子的普通,才能真正地接纳孩子的全部。

而且孩子的大部分东西就是普普通通的。

围棋如此,其他的学科也是如此。

一场比赛,总是只有一个冠军,其他有一堆陪跑的人。

可不能说陪跑的人就是失败者,就是不行,就不配参加比赛。

他们喜欢这样的运动,喜欢这种学习,能保持兴趣,并能从中获得自己的快乐。

这些不是更重要的吗?

而且,我们的人生就是由无数普普通通的事,普普通通的日子组成的。

同理,希望做了父母的你我,也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普通。

而不要自卑、不要悲观,也不要愤怒。

因为你的自卑、悲观和愤怒,都会在孩子的性格中留下痕迹。

而我们如果能给孩子一种平和、满足、安静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孩子骨子里的自卑,可能源于父母的这些心理情结|精选》发布于2021-6-18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